皮肤破损后出现皮下淤血,通常是由于受伤后,皮下的毛细血管破裂,血液从血管中漏出到皮下组织中而形成。处理措施包括冷敷、热敷、药物治疗等。
1. 冷敷:在皮肤破损后的 72 小时内,可以使用毛巾包裹冰袋对局部进行冷敷,有助于减少血液渗出,缓解肿胀和疼痛。每次冷敷 15~20 分钟,每天可以多次冷敷。
2. 热敷:在皮肤破损后的 72 小时后,可以使用温毛巾对局部进行热敷,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促进淤血的吸收。每次热敷 15~20 分钟,每天可以多次热敷。
3. 药物治疗:如果皮肤破损后皮下淤血严重,可以遵医嘱使用一些药物来促进血液循环,例如云南白药喷雾剂、红花油等。如果皮肤破损处出现感染,可以使用抗生素类药物,如头孢呋辛、阿莫西林等。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皮肤破损后出现皮下淤血,应该保持局部清洁,避免沾水,以免引起感染。同时,饮食方面应该注意清淡,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有利于恢复。如果症状严重或持续不缓解,建议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