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前臂过于外展而引起的外翻畸形
表现为肘部畸形、疼痛,严重者可有活动受限,小指、无名指感觉异常
多由肘外伤、骨骺感染、骨肿瘤、先天发育异常等导致
采取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
定义
肘外翻是指肘关节完全伸直时存在明显畸形,提携角(肘部的携带角度)大于15°~25°[1]。
肘关节伸直时手臂不在同一条直线上,前臂和上臂纵轴线相交会形成一个夹角。正常时夹角角度约为10°~15°。超过15°表明前臂外展太过,肘外翻畸形。
肘外翻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主要见于儿童,病变发生单侧和双侧。儿童主要表现为肱骨内外髁骨折、脱位不能及时复位或复位不良;老年患者可能合并肘关节骨关节炎,严重畸形患者可能出现尺神经延迟损伤[2]。
发病情况
我国无特定好发人群,但就诊以儿童为主,主要为上肢骨折后出现,常与骨折治疗后生长发育畸形有关。
你可能关注的问题
肘外翻对比正常情况是什么
肘外翻对比正常情况是指肘关节完全伸直时向外翻的角度,男性通常大于10度,女性通常大于15度。
肘外翻是肘部畸形的一种,可以由多种原因导致。肘关节正常情况下在完全伸直时会有轻度的外翻,男性约为10度,女性约为15度,也就是携带角。若前臂过于外展,也就是这个角度增大,称为肘外翻畸形。
主要病因包括肱骨下端骨折畸形愈合、外伤或感染造成外侧或内侧骨髁生长障碍等。临床表现为肘部外观畸形,常没有症状。严重畸形者,可能出现迟发性尺神经损伤,病程长也会引起肘关节骨性关节炎。
当肘外翻出现疼痛、肌肉萎缩等症状时,及时去正规医院就诊,并遵医嘱进行治疗。
病因
致病原因
外伤
外伤后发育异常:儿童期肱骨髁上骨折、肱骨髁间骨折、肱骨远端骨折后导致骨骼血供异常,造成肱骨内外髁发育不平衡造成。
骨折畸形愈合:肱骨髁上骨折愈合畸形,形成肱骨内髁长,外髁短,导致肘外翻。
外伤后复位不佳:儿童肱骨内外髁骨折、肘关节脱位未能及时复位或复位不良是肘外翻最常见原因。
感染
外侧骨骺的化脓性感染或者结核可能会导致肘外翻。
肱骨肿瘤
肱骨远端肿瘤,会侵蚀正常骨骼,导致骨质破坏,形成肱桡关节缺损,引起肘外翻。
桡骨小头切除术后
桡骨小头切除后,桡骨近端重要的机械阻挡作用消失,使肘关节和前臂生物力学发生异常。
先天性发育异常
肱骨外髁骨骺早闭,内侧骨骺生长过速,可出现肘外翻[3-5]。
症状
主要症状
肘外翻提携角不大时无特殊的临床表现。
肘部畸形
当肘关节提携角大于25°时,可出现明显的肘部畸形。
患肢处于屈肘旋前位。
疼痛
初期没有疼痛症状。
表现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当出现肘关节软骨的损伤时,可出现关节局部疼痛不适。
并发症
迟发性尺神经炎
严重肘外翻者,尺神经由于长期处于高张力牵拉状态,或外伤后因尺神经粘连,在活动时受到摩擦,可发生迟发性尺神经炎。
表现为尺神经支配区(小指及无名指的一半)刺痛、麻木、感觉迟钝。可能会出现腕屈肌萎缩、肌力下降、爪形手。
肘关节骨性关节炎
肘外翻提携角大于30°者,或从事重体力劳动者、长期负重者肘关节被反复刺激磨损,导致炎性增生,日久则会出现退行性改变。
表现为肘关节畸形、软骨下骨质硬化,骨关节边缘有骨赘形成,肘关节活动明显受限[6]。
就医
就医科室
骨科
若出现肘关节外翻畸形、活动受限,严重影响正常生活,建议选择去骨科就诊。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若肘关节出现明显外翻畸形,伴有疼痛,需减少肘关节的屈伸、旋转活动。
避免自行进行手法矫正或者按摩,以免加重病情。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肘关节异常什么时候出现的?
是否出现肘关节的疼痛?一般在什么情况下出现?向一侧弯曲时疼痛是否有变化?
肘部活动是否受限?
是否有其他肘部不适?
病史清单
是否发生过手臂外伤、脱位、感染?
是否从事重体力劳动?
是否患有肿瘤?
是否患有结核?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影像学检查:X线检查、CT检查、磁共振成像检查。
其他检查:肌电图检查等。
用药清单
近3个月的用药情况,如有药盒或包装,可携带就医
非甾体抗炎药:布洛芬等。
抗生素:头孢地尼、罗红霉素、阿莫西林等。
诊断
诊断依据
病史
既往肱骨远端外伤骨折史、前臂外伤史。
既往有结核感染史或肿瘤病史。
临床表现
症状
肘部外翻畸形:肘关节伸直、肘关节活动一般无明显障碍。
晚期肘关节的关节面损伤可引起疼痛。
肘部严重外翻者,手尺神经支配区刺痛和感觉障碍(小指及环指尺侧半)。
体征
肘关节提携角增大。
Tinel征可为阳性。
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
X线正位、侧位可以明确是否存在肘部提携角增大、肘关节骨性关节炎,是首选的检查方法。
通过测量肘外翻角度,可以判断肘部外翻程度。
CT检查
与X线检查相比,CT对于骨和关节解剖结构越复杂的部位,越能提供更多的诊断信息,尤其适用于四肢等部位的骨骼畸形。
CT和三维重建是肘外翻手术前的常规检查。CT能清晰地显示肘部关节情况,肘外翻,关节畸形等。
肌电图检查
可用于判断是否存在尺神经损伤。
若病情严重,且持续时间长,可有尺神经传导减慢表现。
鉴别诊断
肘关节脱位
相似点:肘关节畸形,可伴有疼痛。
不同点:肘关节脱位可出现肘关节肿痛,关节呈半屈曲状,活动受限。若肘后脱位,肘后方缺位,鹰嘴部向后突出;侧方脱位时,肘部出现肘内翻或者外翻畸形。根据病史、影像学可鉴别。
肘内翻
相似点:肘部畸形,严重者活动受限。
不同点:肘内翻提携角小于0°,尺骨轴线向内侧偏移,可以通过影像学检查鉴别。
治疗
治疗目的:改善症状,纠正畸形。
治疗原则:无症状者不用治疗,轻症以缓解症状为主,采取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必要时可以手术治疗[7-8]。
一般治疗
制动:不要频繁屈伸肘部。
早期可采用理疗、按摩等物理治疗。
药物治疗
非甾体抗炎药
神经压迫症状较重时会伴有疼痛,可用于止痛。
常用药物如布洛芬、塞来昔布等。
需要注意药物对胃肠道影响。
神经保护和营养药物
常用于慢性尺神经损伤者,可修复及营养神经。
常用药物有:维生素B1、B12、甲钴胺等。
抗生素
肘外翻畸形术前、术后使用,用于预防感染。
常用药物:头孢呋辛等。
手术治疗
用于矫正畸形、稳定关节、减轻疼痛和改变关节受力不均,防止关节退变加重。
手术指征
严重肘外翻畸形且畸形稳定两年以上者。
关节的疼痛和无力症状明显,影响肘关节功能者。
伴有创伤性关节炎者。
伴有迟发性尺神经炎者。
常用术式:肱骨髁上截骨矫正及尺神经前移术。通过手术截去部分骨骼纠正畸形,并将尺神经前移缓解受压症状。
可能会出现尺神经损伤、感染、血管损伤等并发症。
你可能关注的问题
做什么锻炼可以改善肘外翻
肘外翻的患者可以通过锻炼手臂肌肉力量,改善手臂肌肉的控制能力,从而改善肘外翻症状。
患者可进行上肢的抗阻力训练来改善肘外翻症状。如举哑铃、平板支撑、俯卧撑、拉单杠等练习来加强上肢肌肉力量,从而使手臂肌肉控制能力得到改善,以缓解肘外翻的症状。在进行锻炼时,应避免短时间内剧烈的运动或长期牵拉动作,导致肘关节的损伤。
如肘外翻的程度比较严重,或者已经引起功能障碍,通常仅采用锻炼的方式来恢复效果多不明显,需要配合支具固定矫正,必要时可进行手术矫正,以改善症状。
建议患者在专业医生和治疗师的指导下选择适合自身的方式进行锻炼,以避免因自行锻炼方式不正确引起机体损伤。
肘关节过伸或肘外翻怎么治疗
肘关节过伸或外翻可以采取运动疗法、肌内效贴、护具、手术治疗。
1.运动疗法:用哑铃做屈肘、伸肘的锻炼、平板支撑、瑞士球支撑训练,每天锻炼一小时,循序渐进增加运动量,通过锻炼可以使肘关节周围稳定性增加。同时也要做肩关节、腕关节训练防止肘关节代偿。
2.可以采取肌内效贴:限制肘关节的过伸和外翻。尤其对于运动员有帮助。
3.可以选择护具:比如肘套或支具固定。
4.对于严重的肘关节过伸和外翻可以采取手术治疗,比如截骨矫形手术。
出现肘关节过伸或肘外翻后,建议及时前往医院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的治疗,以免贻误病情。
预后
治愈情况
肘外翻经积极规范治疗后一般预后良好,可以缓解症状。
危害性
严重的肘外翻会出现肘部关节的畸形、疼痛等,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
肘外翻若不进行规范治疗,会出现肘关节骨性关节炎、迟发性尺神经炎,导致关节畸形、功能障碍。
日常
日常管理
饮食管理
营养均衡,每天多进食新鲜蔬菜水果。
注意补充含钙丰富的食物,如海鱼、牛奶、大豆等。
避免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生活管理
注意避免过度上肢活动,如打篮球,羽毛球等。
避免频繁屈肘劳动[9-10]。
心理支持
肘外翻可能导致患者产生抑郁、焦虑等悲观情绪,可向家人、朋友或医务人员倾诉,必要时进⾏⼼理咨询,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
病情监测
一般对无肘关节功能障碍和疼痛症状的肘外翻可不予治疗,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果出现肘部疼痛严重,屈伸、旋转等活动受限等,需及时就医。
随诊复查
遵医嘱按时复诊。
肘外翻术后一月需要复查影像学检查骨骼愈合情况,后每三个月复查一次。
复诊时,可选择体格检查、肘关节X线检查。
预防
避免外伤,如发生肱骨骨折、肘关节脱位等,应尽早进行规范治疗。
避免上肢剧烈活动,尽量减少重体力劳动。如果从事相关工作,需要做好上肢肘关节的防护。
需要定期体检,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如肘关节肿瘤、结核等。
参考文献
[1]
赵玉沛,陈孝平. 外科学:下册.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2]
Graf DN, Fritz B, et al. Elbow Instability[J]. Semin Musculoskelet Radiol. 2021 Aug;25(4):574-579.
[3]
Saeed W, Waseem M. Elbow Fractures Overview. 2022 Aug 8. In: StatPearls [Internet]. Treasure Island (FL): StatPearls Publishing; 2022 Jan–. PMID: 28723005.
[4]
张磊,何平平,等.内侧副韧带与桡骨小头对肘外翻稳定性的作用.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22,30(15):1401-1405.
[5]
Layson J, Best BJ. Elbow Dislocation. [Updated 2022 Aug 8]. In: StatPearls [Internet]. Treasure Island (FL): StatPearls Publishing; 2022 Jan-.Available from: https://www.ncbi.nlm.nih.gov/books/NBK549817/.(2022-12-20)
[6]
陈孝平,汪建平,等. 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7]
Fan C, Yushan M, et al. Treatment outcome of tardy ulnar nerve palsy associated with traumatic cubitus valgus by supracondylar shortening wedge rotary osteotomy and ulnar nerve in situ tension release. BMC Musculoskelet Disord. 2022 Apr 20;23(1):369.
[8]
Gupta RK, Khiyani R, et al . Cubitus Valgus with Tardy Ulnar Nerve Palsy - Functional Outcome of Milch Osteotomy without Anterior Transposition of Ulnar Nerve. Malays Orthop J. 2020 Jul;14(2):120-125.
[9]
田伟. 实用骨科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
[10]
王亦璁. 骨与关节损伤.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
最新修订时间:2023.02.14 12:03
小荷医典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