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通过X线照射胸部结构并捕捉不同角度的图像,最终生成高分辨率的断层图像
帮助医生对胸部结构进行评估,以发现病变、诊断疾病、指导治疗和评估疗效
用于发现、诊断、定位和观察疾病及病程进展,有助于制定治疗方案
具有高分辨率、立体成像、非侵入性、诊断准确率高和检查时间短等优点
定义
胸部CT平扫指的是对胸部进行的计算机断层扫描,扫描不使用造影剂,又被称为“非增强CT扫描”。它能提供胸部结构的详细影像资料,有助于医生了解病情,并更准确地诊断和治疗疾病[1-2]。
检查目的
胸部CT平扫是一种非侵入性的医学影像检查技术,通过对胸部结构进行高分辨率立体成像,以便诊断和评估患者的疾病状态[3-6]。胸部CT平扫的主要检查目的包括:
评估肺部疾病:检测肺部感染、肺炎、肺结核、肺气肿、肺纤维化等疾病。
检查肺部肿瘤:早期发现肺癌、肺部转移瘤、淋巴瘤等肿瘤性疾病。
鉴别胸膜病变:评估胸膜增厚、胸腔积液、胸膜肿瘤等胸膜病变。
诊断血管病变:评估胸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静脉血栓等血管结构异常疾病。
观察纵隔器官:评估纵隔淋巴结、心包病变、食管病变等纵隔器官疾病。
了解肋骨和胸椎的结构:评估胸椎、肋骨骨折、骨质疏松等骨骼病变。
指导治疗计划:为胸部手术、放疗、化疗等治疗提供重要信息。
适用人群
胸部CT平扫适用于以下人群:
存在呼吸道疾病症状的患者:如咳嗽、喘息、胸痛、咳痰、发热等。
胸部X线片提示异常的患者:检查时发现肺部阴影、肺野模糊等问题,需要进一步确诊。
肺癌高危人群:如长期吸烟、慢性肺病史、家族肺癌史等。
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如胸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等。
其他胸部疾病病史或症状的患者:如胸膜炎、肺结核、结节性硬化症等。
有其他胸部手术史患者:评估手术效果或观察术后状况等。
检查和监测疾病治疗过程:结合治疗计划进行胸部CT检查,以评估疗效和改善病情。
无明显症状的健康体检者,以排除潜在的胸部病变。
禁忌人群
因为CT扫描使用X射线,孕妇暴露于放射线可能对胎儿造成伤害。除非在严重、紧急情况下,应在医生指导下谨慎进行,尽量降低辐射剂量。其余情况均不建议孕妇行胸部CT扫描。
检查风险
尽管胸部CT平扫是一种常用的、非侵入性的诊断手段,但仍存在一定的风险和不适感。
放射线暴露
CT扫描使用射线获得影像,所以患者在过程中会受到一定程度的辐射。
对健康成人来说,单次放射线暴露,对身体的影响相对较低,不容易造成伤害,但长期或大量接受CT扫描的患者可能面临较高的癌症风险。
对于儿童、孕妇和对辐射敏感的患者,应尽量避免或限制CT平扫。
不适感
在CT扫描过程中,患者需要平躺在检查台上,可能会感到局促不安。对于有幽闭恐惧症的患者来说,这种情况会更加严重。
此外,过程中还需要保持一定的时间不移动,以避免影响扫描质量,这可能会导致某些患者(尤其是儿童、老年人和行动不便者)感到不适。
参考价格
与当地医院等级、地区等因素有关,不同类型的胸部CT平扫价格也不同,通常为250~500元。
一般属于医保报销范围内的检查项目。
检查流程
胸部CT平扫是一种无痛检查,检查前无需空腹和麻醉,遵从操作者指导即可。
检查时间
胸部CT平扫一般需要预约,按预约的时间进行检查即可。
检查方法
胸部CT平扫是一种无痛、非侵入性的检查方法,患者一般无需接受麻醉。以下是CT平扫的检查过程:
患者在更衣室脱掉上衣和金属配饰(如项链、手表等)、带钢圈或金属扣的内衣,穿上检查服。
医护人员将患者引导至CT检查室,并协助患者平卧在检查床上。
在技术员的指导下,双手举过头顶,并进行呼吸训练。
胸部CT平扫一般需要几分钟,具体时间取决于检查项目和设备。
扫描结束后,医护人员将协助患者离开检查床并穿上衣物。患者在稍作休息后方可离开检查室。
注意事项
检查前
是否空腹
胸部CT平扫通常不需要空腹。
着装注意
穿着宽松的衣物,摄影前除去检查部位的厚衣服、饰物、膏药等影响检查效果的物品,女性需要脱掉含有钢圈的内衣[7]。
饮食及运动建议
胸部CT平扫通常不需要禁食或禁水。
其他
检查前须将详细病史及各种检查结果告知影像科医生,如有自己保存的胸片、胸部CT结果等资料需要交给影像科医生以供参考。复查者,需提供既往拍摄的胸部CT结果给医生以便对照。
体弱、儿童、神志不清者,需要健康人陪同。陪同者应穿好影像科工作人员提供的X线防护服。
不能合作的受检者(例如婴幼儿、躁动不安或意识障碍者),胸部CT平扫前需要在临床医生指导下使用镇静药物。
如果目前妊娠或备孕,请告知影像科医生,以便必要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检查中
在胸部CT扫描过程中保持体位不动。
检查时要听从医生或机器所说的呼吸口令,通常口令为:吸气-屏气-呼气,吸气-屏气-呼气。
注意两次屏气前的吸气尽量一致,以免影响结果的清晰度。随着技术的进步,CT机的扫描速度显著提高,目前大多数CT机可在一次屏气中完成整个扫描,大约10秒钟左右。
CT机上配有对讲机,在检查中如有不适,或发生异常情况,可立即大声呼叫或告知医生。
患者在这个过程中不会感觉到疼痛。由于CT机扫描孔径较小,部分患者可能会在狭小的空间中保持静止的时间较长,会感到紧张、压抑和不适,这些属于正常反应,在检查前放松心情和合适的沟通可以应对这些不适感。
检查后
CT平扫对人体影响较小,不影响正常生活。
出报告时间
胸部CT平扫通常在检查结束后的2~24小时内输出结果,具体以医院信息为准。
获取影像片后,应注意核实个人信息、检查时间、检查项目等。
影像胶片注意不要折叠、卷曲,不要沾水,不要日晒,在阴凉干燥处平铺保存。
结果解读
结果解读一般由开单医生完成。获取结果后需要及时就诊,由开单医生结合症状、检查结果综合分析[7-10]。
正常结果
如果无异常,报告单诊断处会显示:胸部CT扫描未见异常。
正常情况下,如果胸部结构没有发生病变,CT所见描述中,通常无以下词汇,如:占位、结节、毛刺、肿物、不对称、不规则、阴影、密度影、模糊、异常、增大、肿大、增厚、钙化灶、纤维灶、渗出、积液等。
异常结果
胸部CT异常结果需要主治医生结合症状及其他检查等进行综合诊断。在此仅针对其中较常出现的描述进行解释。
肺结节
结节是影像学上的一个描述性名词,指病灶的大小,而非性质。影像检查中,直径≤3cm的类圆形病灶通常描述为结节灶,直径<1cm的称为小结节,直径<0.5cm的称为微小或细小结节。
根据密度不同,结节分为实性结节、部分实性结节和磨玻璃结节。根据良恶性不同,肺内结节分为良性结节和恶性结节,良性结节可能由于肺脓肿、肺炎、错构瘤、腺瘤等引起,恶性结节则可能是原发性肺癌或肺内转移癌。
肺部占位
占位是影像学诊断中的专用名词,肺部占位是指在原本的肺组织里多了正常肺脏所不具有的实质性病变,可导致周围组织受压或移位。肺部占位分为良性病变和恶性病变。
肺钙化灶
肺钙化灶是指肺内出现的局灶性或弥漫性的高密度影,边缘锐利。很多病变可以出现钙化灶,通常钙化灶为陈旧病变的标志,一般没有特殊影响。
肺索条影或肺纤维灶
两者都是慢性炎症或其他疾病自然愈合后遗留的残影,如果病灶有新增需要关注。
就医建议
体检异常建议
当报告提示如下信息,可能有相应的临床意义:
肺内单发(或多发)结节影:提示疾病可能和结节的大小、位置、是否伴发不适均有关,有良性和恶性病变可能,一般都会安排进一步检查,明确诊断,及时治疗,定期复查。
肺内陈旧性病变(陈旧性结核并钙化):通常检查结果正常,陈旧的病变一般是治愈后的结果,通常已经发生钙化,一般不会复发。
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大泡:为有慢性或较稳定的病变,需要定期复查,并请内科医师进行综合判断。
慢性肺间质性病变、肺纤维化:通常是有慢性或较稳定的病变,需要定期复查,需要内科医师结合肺功能进行综合评判,可以进一步检查肺功能。
胸腔积液,胸膜增厚:可以理解为有慢性或急性胸腔病变,一般多为结核性病变或急慢性炎症,恶性病变较为少见,需要呼吸科或胸科医师进行临床综合判断,并做进一步检查确诊,及时治疗。
“肺内炎症”、“磨玻璃影”、“条索状影”
通常为急、慢性炎症改变,肺炎的可能性大,进一步的临床诊断和及时治疗可以得到良好的结果。
但有些炎症改变也有恶性的可能,尤其是老年人,肺部反复不愈的慢性炎症改变要密切注意,定期复查,及时确诊,及时治疗。
临床检查异常建议
临床检查发现异常,检查结果需要请主治医生进行解读,并得到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可能需要进行的检查有痰液培养、支气管镜检查、肺功能检查、PET-CT、心血管彩超、血管造影等。
医生会综合症状、检查结果等明确病因,并制定下一步的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
金征宇,龚启勇. 医学影像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2]
徐克,龚启勇,等. 医学影像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8.郑君惠.
[3]
蔡柏蔷,李龙芸. 协和呼吸病学:上册.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11.
[4]
陈清兰,胡成平. 呼吸疾病症状鉴别诊断学. 科学出版社, 2009.
[5]
Wood DE,et al. Lung Cancer Screening, Version 3.2018, NCCN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in Oncology. J Natl Compr Canc Netw. 2018;16(4):412-441.
[6]
高润霖. 中华医学百科全书:心血管病学.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17.
[7]
陈勃江,李为民,等. 健康人群体检肺结节全程管理模式的建立与思考. 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 2020;14(3):208-212.
[8]
Ohkura N, Tanaka R, et al. Chest Dynamic-Ventilatory Digital Radiography in Chronic Obstructive or Restrictive Lung Disease. Int J Chron Obstruct Pulmon Dis. 2021 May 18;16:1393-1399.
[9]
胡祖斌,杨文忠.妇女儿童常见影像学检查. 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
[10]
冯晓源. 现代医学影像学:上册.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6.
最新修订时间:2023.12.27 15:47
小荷医典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