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可由外伤、眶内肿瘤、炎症、全身疾病及先天发育异常引起
眼球向外脱出,严重者可见全眼球脱出,伴视力下降、眼痛等
解除眶内压力或增加眼球附着力,复位眼球,眼球无功能时摘除
部分患者经适当治疗后眼球复位
定义
眼球脱臼是指眼球从眼眶内不完全或完全脱出的一种现象,多由于外伤或疾病,造成眼眶塌陷或眶内占位,进而使眼球及眶内容物脱出。
眼球脱臼是一种严重的眼科急症,可引起视神经损伤、晶状体脱位等并发症,不及时处理可导致视力丧失[1]。
分类
轻度眼球脱臼
眼球与眼眶之间发生轻度分离,眼球仅轻度脱出眼眶,眼肌、视神经与眼球没有发生断裂,眼内组织如角膜、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仅发生部分损伤,可保留一定的视功能。
中度眼球脱臼
眼肌和视神经发生部分断裂,眼球部分脱出于眶外,视力可能仅光感。需尽早通过手术回纳脱出眶外的眼球,恢复眼肌和眼内组织的正常解剖位置,尽量保存眼球和仅有的视功能。
重度眼球脱臼
眼肌、视神经和眼内组织可全部脱出眼眶外,眼肌、视神经与眼球完全分离,视力完全丧失。
为了避免眼内炎发生,此情况应尽早摘除眼球,根据情况考虑是否植入义眼维持眼眶形态,改善外观[2]。
发病情况
眼球脱臼的发病原因众多,超过50%由外伤因素引起。
外伤导致的眶壁塌陷、眶内容积减少,或锐器伤造成眼球结构损伤等,均可造成眼球脱臼,但多数情况仅为轻度及中度,眼球全脱臼极少见。
眶内肿瘤、炎症、甲状腺相关眼病、颅内肿瘤等也均可引起眼球脱臼。而当某些先天性疾病导致眼球眶壁发育障碍或眼球附着物松弛,也可造成眼球脱臼,但少见[2]。
病因
眼球脱臼的原因众多,可由外伤、炎症、肿瘤或先天发育障碍等引起。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眼球从正常的眼眶位置脱离,引发眼球脱臼。
致病原因
眼外伤
眼外伤较为严重时可造成眼眶塌陷、眼球破裂、眼球内容物脱出。
当不同程度损伤眼球附着结构如眼外肌、视神经及筋膜组织时,可造成眼球脱出,离断越多,脱出越多,完全离断时眼球可完全脱出眼眶[3]。
眶内肿瘤
多为良性,发病缓慢。良性肿瘤以海绵状血管瘤为多数,恶性肿瘤包括平滑肌瘤、恶性血管瘤等,其他如视网膜母细胞瘤、脉络膜黑色素瘤等眼内恶性肿瘤也可向眶内扩散,导致眶腔缩小,眼球脱出[4]。
眶蜂窝织炎
多见于眼眶周围组织感染的眶内蔓延,如鼻窦、颌面部的感染。病原体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
眶蜂窝织炎主要表现为眼睑充血、水肿、疼痛。严重时出现眼球脱出、球结膜充血,眼球运动障碍甚至固定[5]。
眶内炎性假瘤
又称为眼眶特发性炎症,属于一种非特异免疫反应性疾病,可在眶内形成炎性假瘤或炎性肿块。
病变累及的部位不同,临床表现也不尽相同,严重时可表现为结膜充血,眼球脱出等,进而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6]。
先天发育异常
如眼球的固定附着结构如眼外肌、视神经及筋膜组织发育异常,可导致眼球位置无法固定而引起眼球脱出。
眼眶发育障碍引起先天眼眶小的患者也可因眶腔过小引起眼球脱出。
鼻窦肿瘤
引起眼球突出的常见鼻窦疾病包括黏液囊肿、腺样囊性癌、鳞状上皮癌等,当从鼻窦向眼眶内扩散时可引起眶腔缩小,进而导致眼球脱出[7]。
甲状腺相关眼病
由甲状腺自身免疫异常引起的眼部损害。
主要为自身免疫反应性T淋巴细胞分泌多种炎性因子,使眶周组织及眼外肌水肿;并使眶后组织容量增加,进而导致眶腔狭窄,眼球脱出[8]。
部分可呈家族聚集性发病。
邻近肿瘤侵犯
颅内肿瘤顺视神经管向眼内浸润,或眶壁外肿瘤浸润进入眶内,均可导致眶内容积减小,压迫引起眼球脱出,且颅内肿瘤浸润眶内压迫视神经时,视力可严重丧失。
高危因素
具有以下因素者,为眼球脱臼的高危人群:
严重头面部或眼部重伤,眶壁骨折。
眼眶部感染。
有眼眶肿瘤或颅内、鼻腔肿瘤病史。
甲状腺相关眼病。
自身免疫病史。
家族眼球脱出史。
症状
眼球脱臼主要表现为眼球突出、眼痛和视力下降,可能并发视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
主要症状
眼球突出
患者的眼球向前突出,甚至可以看到眼球的后部。轻度脱臼时,眼球可能仅有轻微突出;重度脱臼时,眼球可完全突出眼眶。
患者眼部外观改变,严重脱臼者可出现眼眶空虚。
视力下降
由于光线无法正常进入眼球,导致患者视力下降。视力下降的程度因脱臼的严重程度而异。
轻、中度脱臼可造成角膜混浊、结膜炎、眼睑闭合不全等并发症,并引起视力下降;重度脱臼时眼球与眼眶相连组织完全离断,全眼球脱出于眶外,视力完全丧失。
眼痛
眼球脱臼可能导致周围组织损伤,引发显著的疼痛。疼痛可能随着脱臼程度加剧。
双眼不对称
患者的双眼出现明显的不对称现象。受伤的一侧眼球位置较健康一侧明显突出。
眼球运动受限
眼部肌肉无法正常运动,导致患者无法自主移动眼球。在某些情况下,患者可能觉得受伤眼球受限,无法跟随健康眼球的移动[2-4]。
并发症
眼球脱臼可引起多种并发症,以下是常见的几种。
睑结膜疾病
由于眼球脱位导致眼睑的功能受损,可能会诱发睑结膜疾病,如睑缘炎、结膜炎等。
视神经损伤
眼球脱臼可能导致视神经受到压迫或拉伸,引发视神经损伤,进一步导致视力下降或失明。
晶状体脱位
眼球脱臼可能伴随晶状体脱位,这会影响到眼内结构以及进一步导致视力下降。
眼内出血
眼球脱臼可能引发眼睛内部的血管破裂,导致眼内出血,进一步导致眼压升高和视力下降。
就医
眼球脱臼是一种紧急状况,在专业医生未处理前,请勿试图自行回纳眼球,以免造成更严重的损伤。应用干净纱布轻盖眼部,尽快就医。
就医科室
眼科
出现轻、中度眼球突出、视力下降、眼睛疼痛等症状,应尽快到眼科就诊。
急诊科
眼球突出严重或伴有头面部外伤,建议及时到急诊科就医或拨打急救电话。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尽可能保证眼球的完整性,用纱布轻盖眼球,不至于眼球完全脱落,不可尝试拿掉粘在眼睛或眼皮之内的任何物体,并避免碰压眼球或揉擦眼球。
建议家人陪同就医,避免自行驾车或骑行前往医院。
记录脱臼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是否合并外伤。
就医前避免自行用药。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是否有眼球运动受限、复视?
是否有眼部出血?
什么情况下症状会加重或缓解?
眼球脱臼的程度?
是否有眼睛疼痛、视力下降、突眼?如有,持续多久了?
是否有头痛、头晕、高热、寒战等全身其他症状?
病史清单
是否有肿瘤病史或家族遗传病史?
既往是否有眼外伤、手术或其他眼部疾病史?
既往是否患有全身恶性肿瘤、颅内肿瘤、自身免疫病等全身疾病?
既往接受过哪些眼部和全身的检查?
发病后曾接受过哪些药物治疗?治疗是否有效果?
是否有相关家族史或相关遗传病史?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眼科检查:视力检查、眼压检查、外眼检查、裂隙灯检查、眼球突出度、眼底检查等。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生化检查、肿瘤标记物、病理检查等。
影像检查:眼B超、眼眶CT、眼眶MRI、PET-CT等。
诊断
根据病史、症状(如突出的眼球、眼痛、视力下降等),结合眼科检查(如裂隙灯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如CT、MRI等)发现眼球位置异常或其他伴随损伤,可以确诊眼球脱臼。
诊断依据
病史
有头面部及眼部外伤病史。
有眼部手术或眼部及全身感染病史。
有甲状腺相关眼病史。
有肿瘤性疾病病史。
有炎症性疾病或自身免疫病史。
有相关眼球脱位家族史。
临床表现
有眼球突出、眼痛和视力下降等症状。
眼部检查
外眼检查:初步判断眼球及眼眶情况,如有外伤时可判断伤情,如眼睑、结膜裂伤、出血、眼球是否完整、眼球附着情况及脱出度等,如单纯眼球突出可判断眼睑、结膜充血情况及眼睑是否可以闭合。
裂隙灯检查:进一步判断眼部及眼球内部情况,如结膜、角膜、前房、晶状体是否正常,是否存在外伤后出血或破裂,以及是否存在炎症或感染等情况。
眼球突出度检查:是定量判断眼球突出程度的准确方式,可以据此来衡量眼球突出的毫米数,并可进一步根据眼球脱出情况指导合适的治疗方案。
眼轴测量:用于判断是否存在高度近视性的眼轴延长,由于眼轴明显延长时有时可表现为眼球突出,但眼球并未存在相应异常,眶内容积并未缩小,因此可用于鉴别眼轴延长引起的假性眼球脱出。
影像检查
眼B超检查:用于判断眼内结构是否正常的方式,如存在眼球破裂、眼球穿通伤时可判断是否存在眼球异物及眼内结构是否存在异常等。
眼眶CT检查:可以对眼眶骨折的情况进行进一步评估,也可对眶内炎症、肿瘤等占位情况进行判断,以及对甲状腺相关眼病眼外肌情况进行评估,用以指导诊疗参考。
眼眶磁共振成像(MRI):可对更加精细的眼眶结构进行判断,对眼外肌、脂肪或其他组织情况进行评估,是对眼眶CT检查更进一步的补充。
全身其他部位影像学检查:用以评估眼部及可能存在全身恶性肿瘤眼部转移时的全身情况,用于恶性肿瘤的进一步治疗[9]。
其他检查
血常规:用于判断是否存在全身感染及炎症等表现,如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可提示细菌感染,淋巴细胞比例升高提示病毒感染等。
肿瘤标志物检查:用于判断是否存在某些全身或局部特异的恶性肿瘤,是用于指导诊疗及简易判断肿瘤类型及性质的方式。
病理检查:判断肿瘤性质及类型的金标准,通常在术前进行穿刺或术中切除肿瘤时进行,用于判断肿瘤良恶性,指导进一步诊疗。
鉴别诊断
高度近视和圆锥角膜均可表现为眼球突出。以下是两者和眼球脱臼的鉴别要点。
高度近视眼球突出
相似点:均表现为眼球突出。
不同点:高度近视引起眼球突出是因为眼轴延长,导致后方眶腔狭窄,而本身眼眶容积及眼球固定结构正常。眼球脱臼是本身眼眶容积变小或眼球固定结构松弛或损伤所致。通过视力检测及查体可鉴别。
圆锥角膜眼球突出
相似点:表现为眼球突出。
不同点:圆锥角膜的眼球突出是因为角膜结构改变所致,属于假性突出,其他眼球结构正常,眼球脱位则存在眼眶或固定结构异常[10]。
治疗
治疗目的:缓解症状,最大程度保留视力及外观。
治疗原则:尽快进行评估和眼球复位。绝大多数需通过手术治疗。
等待观察
对于不愿接受手术及症状较轻者可进行保守治疗,轻度眼球脱位可定期随访观察。如无出现明显进展可不处理,如逐渐进展或严重影响生活时可选择手术治疗以固定眼球。
手术治疗
适应证
眼外肌损伤或脱离导致的眼球脱臼。
眼眶骨折或周围组织损伤导致的眼球脱臼。
眼眶肿瘤或邻近肿瘤侵犯引起的眼球脱臼。
眼球先天发育异常导致脱出严重影响外观及生活时。
出现严重并发症,如感染、青光眼等,需要手术治疗。
手术类型
手术复位:在全身或局部麻醉下进行手术,将眼球重新放回眼眶内。手术可能包括缝合眼球损伤、修复眼肌损伤等。
眼外肌修复术:针对眼外肌脱离或损伤的情况,进行眼外肌修复术以增强眼肌力量,帮助维持眼球位置。
眼眶重建:对于因眼眶骨折或周围组织损伤引起的眼球脱位,可能需要通过眼眶重建手术修复眼眶结构,使眼球复位稳定。
眼球摘除:对于重度脱出者,眼球结构多已不完整,视力严重或完全丧失,眼球多无保留价值,需手术摘除。可摘除后植入义眼改善外观。
术后并发症
感染:术后感染是手术治疗的一个风险,可能导致眼部疼痛、红肿、分泌物增多等症状。
青光眼:手术受损的结构可能加重眼压增高,从而导致青光眼的发生。
视网膜脱落:手术过程中可能对视网膜产生牵拉力,导致视网膜脱落。
外观改变:眼球脱臼手术可能会对眼部外观产生影响,例如眼睑肿胀、眼球突出等。
术后注意事项
遵循医嘱用药,如常规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保持术后眼部清洁,严禁揉眼,避免眼部受到外力。
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避免头低位,以减轻眼部压力。
按照医嘱定期复查,密切关注术后病情的恢复。
在康复期间,进行必要的视力康复训练,促进视觉功能的恢复。
其他治疗
眼球脱位造成眼睑闭合困难,可造成结膜炎、角膜炎等疾病,因此可佩戴湿房镜、角膜绷带镜等保护,并予抗生素及人工泪液滴眼液保护眼表、预防感染及防止干燥[9]。
预后
眼球脱臼的预后受多种因素影响,如脱臼原因、程度、治疗方法和恢复情况等。
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和康复训练后,许多患者都能恢复一定的视觉功能。但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并发症,影响到视力和眼部外观。
治愈情况
不同原因所致的眼球脱位预后情况相差较大,它与造成眼球脱位的类型、脱位的严重程度、并发症及视力的损伤情况有关。
眼外伤:轻度眶壁骨折或少量固定结构损伤时多影响不大,通过手术或其他治疗后可痊愈,但中度及重度眼外伤时预后不佳,视力多无法挽回,严重者丧失视力及眼球。
眶内肿瘤:良性肿瘤通过手术摘除后眼球脱位可痊愈,恶性肿瘤则预后不佳,存在再次复发可能,如存在全身转移甚至可危及生命。
眶蜂窝织炎:经过一定积极治疗后多可痊愈,眼球脱出可完全消失,但如延误治疗或保守观察时可造成角膜炎、角膜干燥等并发症,造成永久视力下降。
眶内炎性假瘤:经过治疗后可明显改善眼球脱出甚至痊愈,一般无复发。
先天发育异常:通过手术纠正后可痊愈,但眼眶发育异常者通常较难治疗,可能需多次手术。
鼻窦肿瘤:良性肿瘤在手术后眼球脱出可消失,恶性肿瘤预后不佳。
甲状腺相关眼病:多数活动期控制症状后眼球脱出可改善,但无法痊愈,可后期行眼眶减压术使眼球完全复位。
邻近肿瘤侵犯:多数邻近肿瘤侵犯者为恶性肿瘤,手术切除后易复发,多预后不佳。
预后因素
影响眼球脱臼预后的因素有以下几点:
伴随眼球脱臼的眼肌损伤、眼眶骨折等其他损伤,或出现严重并发症,如伴有青光眼、视网膜脱落等,预后较差。
眼球脱臼的程度越严重,修复难度越大,可能预后相对较差。
眼球脱臼越早被发现并接受治疗,预后可能越好。治疗延迟可能导致眼部组织损伤加重或感染发生,影响预后。
危害性
眼球脱位不仅会破坏容貌、影响视力,当眼球突出严重造成眼睑闭合不全时可造成结膜炎、角膜炎、眼球固定等并发症,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部分眶内恶性肿瘤、鼻窦或临近恶性肿瘤扩散时手术难度很大,且较难治愈,复发率较高,全身扩散时可能会危及生命[1]。
如果眼外伤伴眼球严重脱位,视力严重或完全丧失,眼球多无保留价值时需手术摘除,会影响视力及面部外观,对患者心理影响较大。
日常
眼球脱臼患者日常应注意遵循医嘱用药和定期复查,避免眼部受到外力或接触尖锐物品,保持良好的眼部卫生,加强眼部保护。
如果出现不适,及时就诊并与医生保持沟通。
日常管理
生活管理
日常戴眼罩、涂眼膏。棱镜矫正复视。
注意眼部卫生。勤洗手,避免用手揉眼。
避免眼部接触尖锐物品和剧烈运动,尽量选择低风险的活动,如旅行时佩戴护目镜。
避免用力擤鼻涕。擤鼻涕时用力过大或频繁用力可能导致眼球移位。
参加康复训练以加强眼肌力量,预防复发。
心理支持
严重眼外伤及眼眶恶性肿瘤难治愈,可能会对外观及视力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威胁生命,因此应在确诊时耐心和细致地向患者解释,引导积极治疗。
患者可能会产生焦虑、紧张、恐惧、抑郁等消极情绪,需要及时向家人或朋友倾诉,也可以寻求医生的帮助。
患者的家人及朋友在日常生活中应多与患者沟通,鼓励患者,并积极争取社会支持,帮助患者建立自信。
随诊复查
定期到医院随诊复查。
若再次出现眼球不对称、眼球脱臼及眼红痛、视力下降、眼球运动受限等情况,应立即到医院就诊。
预防
避免外伤和剧烈运动。不幸发生外伤时,要注意保护头面部。
有细菌感染、眼部炎症、全身性疾病时应积极治疗。
既往眼眶及邻近肿瘤病史者需定期随访,预防复发。
定期进行眼科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眼部疾病,降低眼球脱臼的风险。
参考文献
[1]
杨培增,范先群. 眼科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2]
刘家琦,李凤鸣. 实用眼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3]
Traumatic Globe Luxation.[2023-05-26](https://eyewiki.aao.org/Traumatic_Globe_Luxation)
[4]
Gervasio KA, Peck TJ. Wills眼科手册. 曲毅,主译.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22.
[5]
Santos JC, Pinto S, Ferreira S, et al. Pediatric preseptal and orbital cellulitis: A 10-year experience. Int J Pediatr Otorhinolaryngol. 2019 May;120:82-88.
[6]
Narla LD, Newman B, Spottswood SS, et al. Inflammatory pseudotumor. Radiographics. 2003 May-Jun;23(3):719-729.
[7]
Bossi P, Farina D, Gatta G, et al. Paranasal sinus cancer. Crit Rev Oncol Hematol. 2016 Feb;98:45-61.
[8]
Bahn RS. Graves' ophthalmopathy. N Engl J Med. 2010 Feb 25;362(8):726-738. TAO
[9]
宋国祥. 眼眶病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
[10]
Santodomingo-Rubido J, Carracedo G, Suzaki A, et al. Keratoconus: An updated review. Cont Lens Anterior Eye. 2022 Jun;45(3):101559.
最新修订时间:2023.12.26 17:25
小荷医典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