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预防A群脑膜炎球菌引起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适用于6个月到15周岁少年儿童
接种后应在现场观察至少30分钟
定义
本疫苗可刺激机体产生针对A群脑膜炎球菌的免疫力,用于预防A群脑膜炎球菌引起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1-2]。
流脑是脑膜炎奈瑟菌所致的急性化脓性脑膜炎,主要经呼吸道传播,多发于冬春季节。主要表现为突发高热、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皮肤瘀点或瘀斑,严重者可有休克等表现,常可危及生命。
接种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是预防流脑的主要且有效措施。全程接种后,能产生抗A群脑膜炎球菌的持久免疫力。建议接种应于流脑病流行季节前完成[2]。
类型
本疫苗为多糖疫苗,是用A群脑膜炎奈瑟球菌培养液,经提取、纯化等步骤制得,有效成分为A群脑膜炎奈瑟球菌荚膜多糖[1]。
保护效果
接种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后能激发人体产生免疫力,当机体再次接触A群脑膜炎球菌时,能迅速产生免疫反应,抵抗感染,起到预防作用。
不同年龄段人群接种后维持免疫力的时长不同,2岁以下的儿童为1-2年,大于2岁的儿童为2-3年,青少年及成人为3-5年[3-4]。
价格
本疫苗属于我国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即一类疫苗),适龄儿童由政府免费提供接种。
青少年及成人接种价格为30元到70元一针,进口为100元。各厂家及各地医疗机构定价不同,所以价格略有差异。
接种人群
适宜人群
适用于6个月到15周岁少年儿童。
在遇有流行情况下,可扩大年龄范围做应急接种[1]。
禁用人群
已知对该疫苗的任何成分过敏者禁用。
患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和发热者禁用。
患脑病、未控制的癫痫和其他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者禁用[1-2]。
慎用人群
家族和个人有惊厥史者慎用。
患慢性疾病者慎用。
有癫病史者慎用。
过敏体质者慎用[1-2]。
特殊人群
儿童为重点接种人群,符合接种条件者,均可接种[1-2]。
接种程序
接种时间
基础免疫需要注射2针,从6月龄开始就可以接种第一针,间隔3个月再接种第二针;3岁以上儿童只需注射1次。
根据需要每3年复种1次[1-2]。
接种地点
本疫苗为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医院、妇幼保健院等的预防接种门诊均可接种。
可通过电话或者医院的公众号进行预约,预约后请按照预约时间到指定地点进行接种。
相互作用
该疫苗和其他疫苗的相互作用较少,可以与乙肝疫苗、卡介苗、百白破疫苗、麻腮风疫苗等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同时接种。需要注意,不同疫苗应接种在不同部位,也不能将多种疫苗混合在同一注射器内接种。
补种原则
流脑疫苗纳入免疫规划后出生的适龄儿童,如未接种流脑疫苗或未完成规定剂次,根据补种时的年龄选择流脑疫苗的种类。
小于24月龄儿童可选择相应的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补齐相应剂次。
大于或等于24月龄儿童如未接种过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可在3周岁前尽早接种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如已接种过1剂次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应尽早接种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但两次疫苗接种间隔不应小于3个月[6-7]。
不良反应
表现及处理方法
常见不良反应
接种后24小时内,在注射部位可能出现疼痛和触痛,局部有红肿、浸润等轻、中度反应。多数情况下2-3天内可以自行消失,无需特殊处理。
接种疫苗后可能出现短暂的发热反应。其中大多数为轻度发热(低热),持续1-2天后可以自行缓解,一般不需处理;对于中度发热反应或发热时间超过48小时者,可以使用退热药,对症处理。
罕见不良反应
发热时间长,高温不退,应及时就医,以防高热惊厥。
注射局部重度红肿等,应及时就医处理。
极罕见不良反应
过敏性皮疹:接种疫苗后72小时内可能出现皮疹,应及时就诊,接受抗过敏治疗。
过敏性休克:一般在注射疫苗后1小时内发生;需及时告知医生或就医,由医生进行抢救,可能需要注射肾上腺素进行治疗。
过敏性紫癜:出现过敏性紫癜反应时应及时就诊,可以需要应用皮质类固醇药物进行抗过敏治疗。
血管神经性水肿、变态反应性神经炎:需及时就医治疗[1]。
注意事项
接种前
了解自己的身体情况,接种前主动告知医生自己的健康状况以及服用的药物信息,接种医生会判断是否可以接种。
接种前注意休息,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最好不要空腹接种。
如果既往对本疫苗的成分存在过敏情况,不建议再接种此疫苗[1,8]。
接种后
接种后应在现场观察至少30分钟。
接种后应避免剧烈运动,多休息[1,8]。
贮存条件
于2-8℃避光保存和运输,避免冻结[1]。
参考文献
[1]
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说明书(国药准字S10820032、S10820031、S20013015等).
[2]
熊方武,余传隆,白秋江,等. 中国临床药物大辞典:化学药卷.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8.
[3]
中华预防医学会. 脑膜炎球菌疫苗的有效性、安全性和成本效益研究进展.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9.
[4]
中华预防医学会. 中国脑膜炎球菌疫苗预防接种专家共识. 中国疫苗和免疫,2019.
[5]
刁连东,孙晓冬. 实用疫苗学.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
[6]
中华预防医学会. 中国脑膜炎球菌疫苗预防接种专家共识山.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9.
[7]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及说明(2016年版). 中国病毒病杂志,2017.
[8]
王宇明,李梦东. 实用传染病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
最新修订时间:2023.06.19 22:15
小荷医典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