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一类常见中药材,炮制后可入药,常被用于方剂、中成药中
南天竹的梗能清湿热等;根能祛风清热等;子能敛肺止咳等;叶能清热利湿等
孕妇禁服南天竹根;外感咳嗽初起慎服南天竹子,本药有毒,不可过量服用
中药介绍
南天竹梗
南天竹梗取自小檗科南天竹属植物南天竹的茎枝。
常用于治疗湿热黄疸、热淋、目赤肿痛等。
南天竹根
南天竹根取自小檗科南天竹属植物南天竹的根。
常用于治疗肺热咳嗽、湿热黄疸、腹泻等。
南天竹子
南天竹梗取自小檗科南天竹属植物南天竹的果实。
常用于治疗久咳、气喘、百日咳等。
南天竹叶
南天竹叶取自小檗科南天竹属植物南天竹的叶。
常用于治疗肺热咳嗽、百日咳、热淋等[1-3]。
主要药性
南天竹梗味苦,性寒。
南天竹根味苦,性寒。
南天竹子味酸、甘,性平,有毒。归肺经。
南天竹叶味苦,性寒[3-4]。
产地选材
南天竹主产于浙江、江苏、上海等地。
南天竹梗全年可采收,切段后晒干。
南天竹根9~10月采收,晒干或者鲜用。
南天竹子秋季果实成熟时或至次年春季采收,剪取果枝,摘取果实,晒干。
南天竹叶主产于浙江、江苏及上海等地。四季均可采叶,晒干[3-4]。
性状特征
南天竹子
浆果球形,表面黄红色、暗红色或红紫色,平滑,微具光泽,有的局部下陷,先端具突起的宿存柱基,基部具果柄或其断痕。
果皮质松脆,易破碎。种子两粒,略呈半球形,内面下凹,类白色至黄棕色。气无,味微涩。
南天竹叶
二至三回羽状复叶,最末的小羽片有小叶3~5枚;小叶椭圆状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全缘,表面深绿色或红色。革质。气弱,味苦[3-4]。
储存方法
储存在干燥容器内,放在通风干燥处,防潮,防蛀[4-5]。
古籍记载
《纲目拾遗》:“作箸,治膈食,膈气。[3]”
功效作用
治疗功效
南天竹梗清湿热,降逆气。
南天竹根祛风,清热,化痰,利湿。
南天竹子敛肺止咳,平喘。
南天竹叶清热利湿,泻火,解毒[3-4]。
主治病证
南天竹梗主治湿热黄疸、泻痢,热淋,目赤肿痛,咳嗽,膈食。
南天竹根主治肺热咳嗽,湿热黄疸,腹泻,风湿痹痛,疮疡,瘰疬。
南天竹子主治久咳,气喘,百日咳。
南天竹叶主治肺热咳嗽,百日咳,热淋,尿血,目赤肿痛,疮痈,瘰疬[3-4]。
作用分析
南天竹梗
清湿热,降逆气
南天竹梗味苦,性寒,有清湿热,降逆气的功效。
能用于治疗湿热邪气引起的全身发黄、小便热痛、眼睛发红肿痛,以及气机上逆引起的咳嗽、膈食等。
南天竹根
祛风清热
南天竹根有祛风清热的功效,能用于治疗肺热引起的咳嗽,热邪引起的全身发黄、疮疡等。
化痰利湿
南天竹根有化痰利湿的功效,能用于治疗痰湿引起的腹泻、风湿疼痛、关节活动不利。
南天竹子
敛肺止咳,平喘
南天竹子有敛肺止咳、平喘的功效,能用于治疗肺气虚引起的长期咳嗽、气喘、百日咳。
南天竹叶
清热利湿
南天竹叶有清热利湿的功效,能用于治疗湿邪下注引起的尿频、尿急、排尿时热痛、尿血等。
泻火解毒
南天竹叶有泻火解毒的功效,能用于治疗热邪引起的咳嗽、百日咳、目赤肿痛、疮痈等[3-4]。
临床应用
南天竹梗
湿热黄疸
治疗湿热黄疸,可以配伍茵陈、青蒿、大黄等。
热淋
治疗热淋,可以配伍头花蓼等。
膈食
治疗膈食,可以配伍桔梗等。
南天竹根
肺热咳嗽
治疗肺热咳嗽,可以配伍枇杷叶等。
治疗百日咳,可以配伍一煎球等。
治疗发热口渴,可以配伍水竹叶、水灯心等。
湿热黄疸
治疗湿热黄疸,可以配伍茵陈、金钱草等。
腹泻
治疗食积引起的腹泻,可以配伍炒麦芽。
风湿痹痛
治疗湿热下注引起的关节肿痛,可以配伍银花藤。
南天竹子
百日咳
治疗百日咳,可以加入冰糖炖服。
南天竹叶
目赤肿痛
治疗目赤肿痛,可以单用本药煎水外洗。
疮痈肿毒
治疗疮毒,可以单用本药捣烂外敷。
治疗风火牙痛,可以配伍蟋蟀草、铁马鞭等[3,6]。
现代研究
研究发现,南天竹子能抑制心肌,使心肌紧张度降低;南天竹子对As2O3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时具有减毒增效的作用[3,7]。
使用方法
中药的剂量是药效发挥的基础。剂量不同,不仅疗效会不同,其毒性也存在差异。中药材必须经过炮制才能用于配方和制剂,炮制方式不同,药效会存在差异。
南天竹可单独使用,也可以和其他中药配伍使用,或应用于方剂等,以下对部分常见内容进行举例介绍。
用法用量
南天竹梗煎汁内服时,成人每天的常规用量为10~15克。
南天竹根煎汁内服时,成人每天的常规用量为9~15克,鲜品30~60克,或浸酒服用,外用可以煎水洗、或点眼。
南天竹子煎汁内服时,成人每天的常规用量为6~15克,或研末。
南天竹叶煎汁内服时,成人每天的常规用量为9~15克,外用可以捣烂敷,或煎水洗[3,8]。
除消食药(应该在饭后及时服药)、镇静安神药(临睡前服用)等药物以外,一般药物无论饭前还是饭后服,服药与进食都应间隔1小时左右,以免影响药效的发挥与食物的消化。
炮制方法
南天竹梗
采收后洗净,切段,晒干。
南天竹根
采收后除去杂质,洗净,晒干,或鲜用。
南天竹子
秋季果实成熟时或至次年春季采收,剪取果枝,摘取果实,晒干。
南天竹叶
采收后洗净,晒干[3]。
组成方剂
百花膏(《解围元薮》)
药物组成:透骨草、忍冬藤、蒲公英、鹤虱草、九龙藤、野天麻、旱莲草、半枝莲、地杨梅、苍耳草、紫地丁、地锦草、薄荷叶、灵芝草、鱼腥草、见肿消、血见愁、淡竹叶、南天竹等。
功能与主治:清热祛风,活血通络。主治疠风。
制成中成药
南天竹可单独使用或与其他中药配伍使用,目前较少应用于中成药中。
安全用药
安全用药须知 温馨提示
使用南天竹时,需要关注其特殊人群的用药须知。
孕妇禁服南天竹根,外感咳嗽初起慎服南天竹子,以确保临床疗效、安全用药,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3]。
特殊人群
孕妇禁服南天竹根[3]。
儿童用药以及具体用量需咨询医生,并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用药禁忌
外感咳嗽初起慎服南天竹子。
有南天竹过敏史的人群,则禁止使用。
忌食辛辣、油腻、生冷、不易消化及特殊刺激性的食物等,以免影响药物的吸收,使药物的疗效降低,具体忌口请咨询医生[3,9-10]。
不良反应
南天竹子有毒,过量服用,能使中枢神经系统兴奋,产生痉挛。严重时,可导致呼吸中枢麻痹,心力衰竭,甚至死亡[3,9]。
参考文献
[1]
湖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 湖北省中药材质量标准[M].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8.
[2]
安徽省药品食品监督管理局. 安徽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M]. 安徽: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
[3]
南京中医药大学. 中药大辞典[M]. 2版.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4]
李经纬,余瀛鳌,蔡景峰,等. 中医大辞典[M]. 2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5]
钟凌云. 中药炮制学[M]. 5版.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21.
[6]
王建,张冰. 临床中药学[M]. 2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1.
[7]
孙菡,刘婧,吴志瑰,等. 南天竹不同药用部位对三氧化二砷肝毒与肾毒的保护作用[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20,26(09):136-142.
[8]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 中华本草[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9]
施洪飞,方泓. 中医食疗学[M]. 2版.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21.
[10]
周俭. 中医营养学[M].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
最新修订时间:2023.04.23 16:20
小荷医典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