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可暂时矫正屈光不正
适用于8岁以上的中低度近视患者
有眼部疾病或免疫力低下者禁用
需在正规机构验配并定期复查,眼部出现不适时需及时就医
定义
角膜塑形镜(orthokeratology lens)俗称OK镜,是一种特殊设计的硬性透气性隐形眼镜。
佩戴角膜塑形镜是一种矫正屈光不正的方法。通过镜片的机械压迫作用,可使角膜形态发生变化,提高裸眼视力。一般在夜间佩戴,白天摘下,可以保持一天清晰的裸眼视力。
角膜塑形镜一般用于近视度数在600度以下的人群。矫治效果与佩戴者自身角膜特性、近视程度及佩戴者依从性等诸多因素有关[1-2]。
功能
矫正屈光不正
可暂时矫正屈光不正。夜间佩戴,白天不需戴眼镜即可保持良好的裸眼视力。
减缓近视进展
角膜塑形镜不能治愈近视,只能暂时矫正视力。但对于进展性近视,可以减缓眼轴延长,控制近视度数加深的速度[1]。
角膜塑形镜只是暂时改变了角膜曲率。当不佩戴角膜塑形镜后,角膜的曲率会逐渐恢复,视力也会逐渐回归到使用角膜塑形镜前屈光不正的状态。
分类
从镜片设计的角度,角膜塑形镜可以分为CRT设计和VST设计两类。
CRT设计的角膜塑形镜
CRT的中文全称是角膜屈光治疗。镜片主要有三个弧区,三个弧区彼此独立。各个弧区可以独立调节。厚度较薄,一般约为0.16mm。CRT镜片的验配难度相对较低。
VST设计的角膜塑形镜
VST的中文全称是视觉重塑治疗。VST设计的角膜塑形镜有4个弧区或5个弧区,各个弧区之间彼此拼接,当某个弧区参数变化时,其他弧区也会受到影响。该类型镜片较厚,中央部位为0.22~0.25mm。VST镜片的验配对医师的要求相对较高。
价格
目前市面在售的进口角膜塑形镜价格大概在10000~15000元/副(两片),国产价格在4000~7000元/副。不同地区、验配机构价格不同,以实际定价为准。
原理
角膜塑形镜控制近视的原理可能如下。
生物力学效应
角膜塑形镜的设计是逆角膜形态的。通过镜片基弧区对角膜中央的压迫,使得角膜中央变平,使进入眼内的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上,从而实现矫正视力的作用。
目前认为眼睑张力、镜片压力、镜片与角膜之间泪液产生的液压膜力以及镜片周边泪液的表面张力都参与了角膜塑形的过程,而镜片周边的泪液表面张力主要起到稳定镜片的作用[3-4]。
脉络膜效应
脉络膜在眼睛自身稳态调节以及近视发展过程中有重要作用。有研究显示脉络膜厚度与眼轴长度呈显著负相关,统计发现眼轴每增长1mm,中央凹下脉络膜厚度可能减少58.2μm。
脉络膜厚度与眼轴长度呈显著负相关,而佩戴角膜塑形镜后,脉络膜会显著增厚。原因可能与佩戴OK镜后视网膜离焦状况的改变以及脉络膜随之对其做出的回应有关。
标准
角膜塑形镜须尊重中华人民共和国医药行业标准YY 0477—2016进行生产。
材料
目前市面在售的角膜塑形镜主要由透气丙烯酸酯类材料制成。
外观颜色
有蓝色、绿色、灰色。
是否灭菌
出厂时未灭菌,佩戴前需用护理液消毒处理。
有效期
未拆封有效期有2年、3年两种,更换周期为1年。
规格
分为日戴、夜戴和日夜交替佩戴。
包装
采用塑料盒或瓶包装。
大小
总直径在10.00~11.50mm,不同厂商生产大小不同,以实际为准。
透氧性能
单位厚度镜片氧气透过的量值。透氧率(DK/t)是评估角膜接触镜材料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衡量的角膜接触镜的氧气透过性能。透氧率越高,透氧性越好。
在睁眼状态使用的角膜塑形镜,其材料的透氧系数(Dk)标称值应大于 37.5×10-11(cm2/s)[mlO2/(ml·hPa)]。夜间佩戴的角膜塑形镜,其透氧率(DK/t)应高于125。
对比选择
角膜塑形镜为当前控制近视进展最有效的手段,小样本研究发现佩戴OK镜不会影响成年后LASIK屈光手术效果[5]。
角膜塑形镜适用于低中度近视,中度近视效果更佳,但价格昂贵,需要规范验配,重视随访。选择时要综合考虑发病年龄、家族史、近视基线度数、进展速度等因素。
以下为常用的几种角膜接触镜的比较[6-8]。
分类 | 普通软性接触镜 | 周边离焦软镜 | 角膜塑形镜 | 硬性透氧性接触镜(RGP) |
---|
适用人群 | 适合屈光不正者 | 适用人群广,高度近视和倒睫的青少年也适用 | 适用于近视低于600度,散光低于150度 | 对度数没有要求,可以矫正规则散光和不规则散光 |
特点 | 验配简单、佩戴舒适、价格便宜 | 能有效减缓近视进展速度 | 可以有效减缓近视眼眼轴增长 | 对圆锥角膜和不规则角膜也有矫正作用 |
佩戴时间 | 白天佩戴 | 白天佩戴 | 晚上佩戴,白天摘镜 | 白天佩戴 |
缺点 | 长时间不合理佩戴可引起眼部健康问题 | 透氧性差,日抛或者双周抛,使用成本略高 | 验配复杂,价格昂贵,需定期复查 | 验配复杂,初带异物感强 |
适用情况
适用范围
同时满足以下条件者,可佩戴角膜塑形镜[9]。
近视,伴或不伴规则散光,且符合以下情况:
近视和散光屈光度范围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注册适用范围之内,顺规性散光患者相对合适。
角膜曲率在39.00~48.00D之间。
正常大小瞳孔。
能够理解角膜塑形镜的作用机制和实际效果,并有非常好的依从性,能依照医嘱按时复查并按时更换镜片。
环境条件、卫生条件等均能满足配戴要求。
无影响佩戴的眼部或全身疾病。
未使用可能影响验配或镜片的药物。
禁用情况
存在以下情况者,禁止佩戴角膜塑形镜[9]。
8岁以下儿童。
使用影响或可能影响角膜塑形镜佩戴的、可能会改变正常眼生理的药物。
环境条件、卫生条件不能满足佩戴角膜塑形镜需要的。
患有全身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造成免疫力低下。
有眼前节急性、慢性炎症(如结膜炎等)。
角膜异常;角膜上皮明显荧光染色;曾经接受过角膜手术,或有角膜外伤史;活动性角膜炎(如角膜感染等),角膜知觉减退。
其他眼部疾病:如泪囊炎、眼睑疾病及眼睑异常、眼压异常以及青光眼等。
患有全身性疾病造成免疫功能低下,或对角膜塑形有影响者(如急、慢性鼻窦炎,糖尿病,唐氏综合征,类风湿关节炎,精神病患者等)。
有接触镜或接触镜护理液过敏史。
正在使用可能会导致干眼或影响视力及角膜曲率等的药物。
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少于2000个/mm2。
特殊人群
8岁以下儿童禁用。
妊娠期、哺乳期或计划怀孕的女性禁止佩戴角膜塑形镜[4,9]。
使用方法
操作说明
验配
验配前医生会向患者及家属讲解角膜塑形镜的功能、风险、注意事项、费用等。验配过程中如有不适、感觉异常应及时告诉医生。
检查项目:包括远、近视力,裂隙灯,眼压,屈光度,患者耐受情况,有无不良反应,确定最后处方。
试戴镜片:观察配适状态、视力、屈光度、患者耐受情况、有无不良反应。整个试戴评估可能需要多次摘戴镜片,进行参数的比较、调整,才能得出最终的订片处方。
使用指导:试戴镜片时,医生会向配镜者及(或)监护人展示规范洗手、摘镜片、戴镜片、清洁镜片的过程,并讲解紧急情况处理等知识。
正式使用:患者确定镜片后签订使用同意书。
戴镜
戴镜前应先剪除过长的指甲、清洁双手,尤其是接触镜片的手指更应反复冲洗。
将镜片从镜片盒中取出,用凉开水冲洗干净,凹面向上置于右手指尖。
右手中指向下拉开右眼下睑,左手中指贴近右眼上睑缘将上眼睑向上拉拢。
双眼注视前方镜子,右手食指把镜片对准右眼黑眼珠,轻轻把镜片放到角膜中央。
确认镜片已戴在角膜正中后慢慢松开拉眼睑的手指,可闭眼适应3秒左右,坚持向下看。
重复上述操作将镜片戴于左眼。
镜片戴好后,将镜片盒里的护理液倒掉并将镜盒用开水冲烫并晾干,以备下次使用。但禁止用开水或温水冲洗镜片。
请注意正确的眨眼方法:闭眼-停顿-睁开。佩戴镜片时,常做眨眼动作可感到舒适。
摘镜
摘镜前也应先清洁双手。
方法一(不用吸棒摘镜)
面朝镜子,无镜子时头稍低面部朝下,一手放在眼部前方以便接镜片。
一手食指放在外眼角处,同时睁大眼睛。
食指向外上方牵拉,随即瞬目,眨眼镜片就会被挤出,另一手接住镜片。
方法二(用吸棒摘镜)
眼注视前方镜子,确定镜片在角膜上,睁大眼睛或用手指立开右眼上、下眼睑(方法与戴镜相同)。
吸棒对准右眼镜片,吸着后将镜片移至颞侧(太阳穴方向)巩膜(白眼球)处,再将其吸出。不可垂直在角膜上直拉镜片,以免损伤角膜。
镜片摘下后经清洗(参见清洗及护理)后,凹面向上放入镜片盒内。
重复上述操作摘下左眼镜片[10]。
维修保养
每周需要用蛋白酶清洗一次镜片。
先用护理液清洗镜片,然后将镜片放入双联盒内,加入蛋白酶片,再加入护理液进行溶解,浸泡一段时间后(按照说明书上要求),佩戴前用护理液搓洗干净即可[11]。
定期清洗双联盒的内外侧,以保持盒子的清洁。可使用牙刷蘸牙膏刷洗双联盒的内外,或者三个月更换一次双联盒。吸棒可以用开水进行消毒。
如果镜片长期不用,可以用纯净水洗净,并用干净的软布或软纸擦净,干燥保存。不能使用自来水、矿泉水冲洗镜片[1]。
使用效果
正确佩戴正规机构配制的角膜塑形镜后能够有效延缓近视进展速度,夜间佩戴后能够暂时矫正视力,白天不需戴眼镜即可保持清晰的裸眼视力。
有效期
未拆封有效期有2年、3年两种,更换周期为1年。
对于使用时间,正常情况下,角膜塑形镜只有到了使用期限才需要更换。
从大部分用户的更换情况看,国内大多数人群一副塑形镜的使用时间在1~1.5年。
类别规格
按照佩戴时间分为日戴、夜戴和日夜交替佩戴。
注意事项
使用建议
须听从医生对镜片摘戴操作、护理程序的规范指导。
佩戴者须规律复查。初次佩戴者需在配镜后第1天、第1周、第2周、第1个月、第3个月和以后每2~3个月定期复查。复查项目包括视力、屈光度、角膜、结膜健康状况,配适状态、角膜地形、镜片状况等。
夜间佩戴时间>6小时,且<12小时。日间戴镜建议12~16小时/日[12]。
在每次触摸塑形镜前,都要用中性肥皂和流动的水充分洗手。
戴镜前避免使用冷霜、乳液和油性化妆品,因为这些化妆品中的成分可能会影响镜片的成功佩戴。
在干净、平整、柔软的桌面上护理或者摘戴镜片,以免脱落在地上或遗失。
养成习惯,每次佩戴前都要检查镜片外观是否符合要求;镜片有划痕、裂纹、破损、新品标签不清、外观出现异常、浑浊,均不得使用。若镜片有沉淀物则须处理清洁后再戴。
左、右眼的镜片的基弧与屈光度不同,如果发生错位,有可能干扰双眼视力或佩戴不舒适,甚至发生角膜的损伤,为了便于区别,左右眼会按不同颜色定制,如果佩戴的镜片发生混淆,应拿回验配机构进行检测后再进行佩戴[10]。
使用风险
角膜塑形镜与眼压:佩戴角膜塑形镜可能使角膜变薄,导致非接触式眼压降低,但眼内压一般不会发生变化[13]。
角膜塑形镜会使泪膜的稳定性降低,导致泪膜破裂加快、泪液脂质层变薄、泪液蒸发过快而引起干眼[14]。
如果验配不合适和使用不当,可能引起以下并发症:轻度角膜上皮损伤(0~1级)(发生率为64.0%),2级角膜上皮损伤(发生率为0.8%),角膜镜片压痕(发生率为17.1%),复视或重影(发生率为23.2%),眩光(发生率为26.0%)[15]。
角膜感染:少见但非常严重的并发症。镜片污损、过期、变形、护理不当和没有定期复查是主要诱因。一旦有角膜感染要立即停戴镜片,及时就医,合理应用药物治疗[1]。
贮存
镜片需用角膜塑形镜专用护理液对镜片清洗消毒后,存放在盛有护理液的镜盒中浸泡,镜盒中的护理液必须每天进行更换。
镜盒中的护理液必须要完全淹没镜片,才能起到全面、彻底的消毒作用,一般倒入镜盒三分之二即可,浸泡4~6小时后方可使用。
镜盒最好放在阴凉通风的位置,避免高温和潮湿的环境,以防止细菌滋生。
经常保持镜盒的清洁,每天不用时将镜盒冲洗干净后自然晾干,每周需要清洗一次镜盒。镜盒的使用周期一般为3个月,因此建议每3个月更换一次镜盒。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眼视光学组. 角膜塑形术的临床风险防控指南(2017)[J].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2017,19(8):449-453.
[2]
GB/T11417.1-2012 眼科光学 接触镜 第1部分:词汇、分类和推荐的标识规范.[2023-03-25]( https://std.samr.gov.cn/gb/search/gbDetailed?id=E116673E3F06A3B7E05397BE0A0AC6BF)
[3]
吴晋芳,张馨予,包芳军,等. 角膜塑形镜控制近视原理的探讨[J]. 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2022,30(04):41-42+32-34.
[4]
谭大鹏,殷小龙. 角膜塑形镜治疗近视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现状[J]. 实用临床医学,2018,19(01):96-99.
[5]
QueirosA,Villa-Collar C,Amorim-de-Sousa A,et al. Cornealmorphologyand visual outcomesin LASIK patientsafter orthokeratology:a pilotstudy[J]. Cont Lens AnteriorEye, 2018, 41(6): 507-512.
[6]
张妮,张乐. 儿童近视光学矫正方法研究现状[J]. 中国临床研究,2022,35(10):1454-1457.
[7]
ShenJ, ClarkCA, Soni PS, et al. Peripheral refraction with and without contactlenscorrection[J]. Optom Vis Sci, 2010, 87(9): 642-655
[8]
Benavente-PerezA, Nour A, Troilo D. Short interruptions of imposed hyperopicdefocus earlier intreatment aremore effective at preventing myopiadevelopment[J]. SciRep, 2019, 9(1):1145
[9]
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眼视光学组,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眼视光学专业委员会,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眼科专业委员会眼视光学组,等. 角膜塑形镜验配流程专家共识(2021)[J].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2021,23(01):1-5.
[10]
角膜塑形镜使用说明书(国械2008第3220205号).
[11]
角膜塑形用硬性透气接触镜说明书编写指导原则(2020年修订版).[2023-03-25](https://www.nmpa.gov.cn/xxgk/ggtg/qtggtg/20200706152201498.html)
[12]
国际角膜塑形学会亚洲分会. 中国角膜塑形用硬性透气接触镜验配管理专家共识(2016年)[J] . 中华眼科杂志,2016,52 (5): 325-327.
[13]
吴艳,杨丽萍,黄振平,等. 108例青少年近视患者佩戴角膜塑形镜前后的眼压分析[J]. 医学研究生学报,2012,25(09):927-929.
[14]
李健,董平,王承昕,等. 夜戴型角膜塑形镜对角膜形态及泪液的影响[J]. 国际眼科杂志,2015,15(02):205-207.
[15]
曹文萍,胡琦,李雪,等. 长期佩戴角膜塑形镜治疗近视的疗效及角膜并发症观察[J]. 国际眼科杂志,2016,16(04):726-728.
最新修订时间:2023.04.05 18:59
小荷医典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