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线理疗灯
英文:
Infrared physiotherapy lamp
概述
消炎消肿,促进伤口愈合,促进局部组织血液循环,缓解疼痛
属于非药物的物理治疗,副作用小
部分患者局部皮肤可能会出现红斑反应
皮肤感觉较差者注意治疗剂量,避免烫伤
定义
红外线理疗灯是利用特定波长的红外辐射,通过照射方式对患者体表进行有效治疗的医用设备[1-2]
通常红外线治疗设备选择使用的波长在760nm~1000μm范围。
功能
红外线辐射作为一种电磁辐射,具有光刺激和光生物调节作用[3],可以消炎消肿,促进局部组织血液循环,缓解疼痛,促进伤口愈合。
分类
按照波长分类
长波红外线:主要使用波长1.5~1000μm波段的理疗仪。
短波红外线:主要使用波长760nm~1.5μm的理疗仪。
按照使用场所及款式分类
家用式:尺寸相对比较小巧,多为台式。例如外形尺寸140×200×450(mm)
医用式:医疗机构常使用立式、推车式的治疗仪。例如尺寸387×400×1350(mm)。
按照灯头分类
圆形灯头式:照射面积相对较小。
方形灯头式:照射面积相对更广泛。
按照是否混合其他光波分类
单纯红外线式:只有一种红外线辐射。
混合式:将红光与红外线混合在一起进行治疗,也有将特定电磁波与红外线混合在一起的理疗灯。
价格
国产红外线理疗灯每台价格从数百元到数千元不等。不同仪器厂商定价有差异,且根据仪器功能及款式,主要针对使用的科室不同,仪器价格各样不同。家用版、小巧型的红外线理疗灯价格相对便宜。
红外线理疗单次收费大约20~100元,具体价格跟医院等级、照射时间、照射部位不同而有所差异。
原理
原理是通过治疗灯头发出760nm~1000μm范围的红外线光波,该波段穿透组织深度较浅,短波红外线可达皮下组织,长波红外线只达表皮。
照射过程中产生温热效应,使得组织温度升高,血管扩张,血流加速,并降低神经的兴奋性,因而有改善组织血液循环、增强组织营养、达到促进水肿吸收和炎症消散、镇痛、解痉的作用[2]
标准
红外线理疗灯须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医药行业标准 YY 0323-2018进行生产。
外观要求
外观:设备的表面应平整光洁、色泽均匀、无明显伤痕,文字标志清晰,操作机构灵活,紧固件无松动。
说明书:说明书应规定推荐的治疗时间、治疗频度、照射距离,介绍设备使用的注意事项和防护措施,告知使用寿命及机器保养等内容。
技术指标
有效输出光谱及功率:设备说明书要标注发射出的红外线光谱范围,标注输出功率或功率密度。
安全要求:设备的安全性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如:应符合GB9706.1-2007《医用电气设备第1部分:安全通用要求》的要求;又如要符合YY 0306-2008《热辐射类治疗设备安全专用要求》的要求。
工作噪声:在正常工作状态下,设备产生的噪声不得超出说明书中给出的声级,且不得超过60dB(A)。
对比选择
红外线理疗灯操作难度较低,对于治疗环境没有特殊要求,普通患者可以考虑选择家庭用的红光治疗仪,便利、能增加治疗频次,还能保证治疗私密性。
希望能获得更专业性、针对性治疗的患者,可以选择到医疗机构选择针对性的治疗仪,如头面部美容、乳腺疾病的治疗等。
适用情况
适用范围
红外线理疗可用于冻疮、带状疱疹、压疮等皮肤疾病以及皮肤感染性炎症[4]。也可用于缓解软组织损伤引起的疼痛,促进骨科、外科患者的伤口愈合。对于乳腺炎、乳腺增生[5],也能起到很好的辅助治疗效果,适用于医疗机构开展治疗服务以及家庭的个人治疗。
皮肤疾患
临床上,对于冻疮、带状疱疹、压疮等皮肤疾病,可选择使用红外线治疗,各种骨科外科的创伤性手术、产科的会阴部伤口,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同时,可配合红外线治疗[6-8]
乳腺疾病
对于乳腺炎、乳腺增生,选择药物治疗同时,可配合选择红外线治疗。
软组织损伤及骨关节疾病
红外线治疗可用于各类软组织损伤疾病、骨关节疾病,常配合其他外用药物,能够缓解疼痛,促进恢复[9-10]
血液透析动静脉瘘
对于血液透析患者建立动静脉内瘘之后,采用红外线照射治疗能够促进动静脉内瘘成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维持血管通畅[11-13]
禁用情况
精神异常或神志不清的患者不适合使用,以免被加热头烫伤。
特殊人群
严重心脏病患者在使用红外线理疗灯要注意体会身体变化,以防由于身体部位加温加热后,出现心率的增快,诱发心脏病。
躯体感觉功能减退的患者。如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偏瘫患者、脊髓损伤患者,在治疗时要勤观察受照处皮肤温度,避免烫伤。
使用方法
操作说明
按照设备说明书的操作规范,正常开机,设置治疗强度和治疗时间,暴露需要治疗的部位,根据治疗部位调整照射角度和距离,然后开始治疗。治疗结束,整理仪器然后关机。
维修保养
按照标准流程操作仪器,一般不会出现损坏。
对于常见的旋钮松动、滑轮卡阻等小故障可自行修理。
常年使用之后,可联系仪器厂家对输出功率等仪器指标进行检测查验,如有无法处理的故障,建议联系厂家售后或专业技术人员。
注意事项
使用建议
使用时避免长时间盯着照射部位观察,眼睛请勿直视灯头,必要时可佩戴眼罩、护目镜等,尤其头面部治疗时注意做好防护。
居家治疗,每日频次也不宜过高,每日两到三次即可,每次治疗时间20~30分钟。
部分患者在多次治疗后,局部皮肤会出现红斑反应[4],根据红斑反应情况,可以降低治疗剂量及治疗频次或暂停治疗,若红斑反应不严重,通常1~2天可自动消退。
使用风险
对于感觉减退患者或感觉减退的老年人,存在烫伤风险,保持好治疗距离,建议陪护者加强观察,防止发生烫伤。
使用过程中如出现心前区不适、呼吸不畅、头晕目眩等症状,要立刻暂停治疗,观察病情变化情况,若长时间不缓解,请及时就医。
参考文献
[1]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红外治疗设备安全专用要求:YY 0323-2018. 中国标准出版社.2017
[2]
黄晓琳,燕铁斌.康复医学(第6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3]
Tsai SR, Hamblin MR. Biological effects and medical applications of infrared radiation. J Photochem Photobiol B. 2017,170:197-207.
[4]
王宝玺.中华医学百科全书临床医学皮肤病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7.
[5]
程珂. 红外乳腺治疗仪治疗乳腺增生的疗效观察. 中国医疗美容, 2015, 5(4):3.
[6]
王彤. 红外线治疗危重症患者压疮的研究进展. 2022(12):46,51.
[7]
杨艳秋, 王春香, 刘波. 红外线治疗仪在术后伤口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4, 000(003):288-289.
[8]
刘晓宇, 卢英, 肖亚姿. 红外线促进会阴伤口愈合及相关护理.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1):3.
[9]
陈惠玲, 陈汝文, 黄益军,等. 中药涂抹联合红外线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的临床观察. 中医临床研究, 2015, 7(19):2.
[10]
曹松美, 马勇, 李广广. 中药外敷联合红外线照射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分析.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6, 20(24):3.
[11]
梁珊珊. 远红外线生物学效应及其在血液透析血管通路维护中的临床应用. 中国血液净化, 2014(7):3.
[12]
李德娟. 远红外线治疗仪照射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医疗装备, 2022(004):035.
[13]
Wan Q, Yang S,et al. Effects of far infrared therapy on arteriovenous fistulas in hemodialysis patients: a meta-analysis. Ren Fail. 2017 ,39(1):613-622.
最新修订时间:2023.03.24 18:18
小荷医典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对比选择
适用情况
使用方法
注意事项
Copyright©2022 xiaohe-jiankang.com 京ICP备19038866号-1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7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