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兰特反射
又称:
加兰特婴儿反射、躯干侧弯反射
科室:
儿科
概述
当婴儿俯卧位时,用手指在其背部一侧脊柱旁轻轻划动,可引起其躯干向同侧侧弯
加兰特反射与婴儿大脑发育不完全、外界刺激有关,也可能因疾病导致
若出现加兰特反射缺失、过早减弱甚至消失等,应及时就医
生理性加兰特反射不需要治疗,疾病导致的需要对因治疗
定义
加兰特反射是指当婴儿俯卧位时,检查者用手指在其背部一侧脊柱旁轻轻划动,婴儿躯干会向同侧侧弯,此反射检查临床较少应用。
加兰特反射在婴儿出生时就存在,一般在3个月消失[1-2]
发生机制
足月婴儿在出生后由于大脑皮质发育不完善,对于外界刺激如接触、抚摸等造成的肢体反射性运动。
疾病因素可导致中枢神经或局部神经受损、椎体功能丧失,可能会使惊跳反射出现异常情况,如加兰特反射不能出现、过早消失等。
表现
正常情况下,加兰特反射是在婴儿背部侧面的皮肤抚摸时,婴儿身体摇晃到被抚摸的一侧的一种症状,通常在3个月后消失。
加兰特反射如果一直未能出现,或出现后发生延迟消失等情况,则提示神经疾病的发生。
症状特征
加兰特反射的消失时间不同,或者持续时间过长,均可能代表疾病发生,家长需要警惕,及时就医。
正常消失
正常情况下,加兰特反射一般于出生后3个月消失。
婴儿无其他异常。
反射缺失或过早消失
加兰特反射不能正常出现或过早消失,可伴有反应迟钝、肢体无力、嗜睡、惊厥等其他症状。
常见于各种疾病造成的反应低下,如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颅内出血、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异常等。医生常利用该反射排除出生时的脑损伤。
伴随症状
伴有四肢松软或紧绷、拥抱反射异常、吸吮动作减少等症状:可见于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
伴有发热、抽搐:常见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等。
伴有兴奋、淡漠、嗜睡、昏迷、惊厥、呼吸改变等症状:可见于颅内出血。
伴有活动减少、喂养困难、吸吮及吞咽不协调、持续体重不增等:可见于脑性瘫痪。
原因
正常的加兰特反射与婴儿神经系统尚未发育完善时突然受到刺激有关。
病理性加兰特反射多由疾病造成,常伴有其他异常的神经症状。
以下仅列举出导致病理性加兰特反射的部分疾病,如需确诊,建议及时向医生求助。
疾病因素
中枢神经损伤
常见疾病有新生儿缺血缺氧脑病、颅内出血、脑膜炎、脑性瘫痪等[3-4]
脊髓损伤可造成加兰特反射缺失或减弱。
外周神经损伤
常见疾病有分娩时脑损伤、早产和低出生体重、脊髓损伤等[5-6]
此类疾病会导致外周神经损伤从而造成运动、感觉等功能受损,不能完成正常的加兰特反射。
就医
就医指征
门诊就诊
出现以下情况时通常建议就医。
婴儿不能完成正常加兰特反射,伴活动减少、喂养困难、发热等。
出生3个月内加兰特反射缺失或减弱。
急诊就医
出现以下情况时可直接寻求急诊帮助。
婴儿腰部不能活动或活动时哭闹不止。
婴儿高热、发生抽搐。
就诊科室
出现异常加兰特反射通常建议首先就诊于儿科。
当出现其他伴随症状时,可能需要于儿科相应科室就诊。如伴发兴奋、淡漠、嗜睡、昏迷、惊厥、呼吸改变等症状,可能需要就诊于小儿神经内科。
患者准备
症状清单
孩子出生后是否有正常的加兰特反射?
孩子是否有被动运动时哭闹不止等情况?
孩子有发热、昏迷、抽搐等表现吗?
孩子吃奶、大小便是否正常?
病史清单
孩子是否为早产儿?
孩子出生时是否发生过产伤或窒息?
孩子是否患有新生儿缺血缺氧脑病、颅内出血、脑膜炎、脑性瘫痪、脊髓损伤等疾病?
相关检查
医生在充分了解婴儿病史后,将进行查体,并判断是否要进行辅助检查,必要时可以进行血常规、血气分析、X线检查、肌电图等明确诊断。
体格检查
医生会让婴儿俯卧位躺在手臂上,抚摸刺激背部一侧的皮肤,观察婴儿有无正常的加兰特反射。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
适用于怀疑因发生感染引起加兰特反射的婴儿。
白细胞计数和C反应蛋白升高提示可能存在感染性疾病如脑膜炎,有助于明确病因。
血气分析
如新生儿出生时有窒息缺氧时可取脐动脉血行血气分析。
脐动脉血气pH≤7.25提示患儿有酸中毒,结合其他检查可判断是否为缺血缺氧性脑病。
影像学检查
头颅B超
对于怀疑婴儿有脑部病变时可采用头颅B超,对颅脑中心部位病变分辨率高。
颅内不同程度的强回声提示可能存在颅内出血。
X线检查
主要用于检查怀疑为脊椎骨折的患儿。
头颅磁共振成像、CT
可以了解患儿颅内有无结构异常。
不同脑部疾病的磁共振成像(MRI)、CT的表现不同,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
其他检查
脑电图
属于无创性检查,可作为辅助检查。
如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表现为脑电活动延迟、异常放电等。
肌电图检查
适用于怀疑发生神经损害的患者,可用于了解有无神经损害、神经传导的通路是否存在异常以及损伤的程度。
若检查结果显示神经、肌肉兴奋及传导功能出现障碍,提示发生脊髓疾病、周围神经疾病。
脑脊液检查
确诊急性细菌性脑膜炎的重要依据,能确认致病菌,对明确诊断和指导治疗均有重要意义。
穿刺时表现为压力增高,外观混浊似米汤样,白细胞总数≥10×106/L、葡萄糖含量降低等提示为急性细菌性脑膜炎。
缓解与治疗
缓解措施
对于正常的加兰特反射并不需要特殊处理,对于疾病导致的惊跳反射,需明确病因,积极治疗原发病。
婴儿宜穿柔软的衣服,防止频繁刺激背部皮肤,造成婴儿加兰特反射频繁。
专业治疗
医生会针对导致病理性加兰特反射的病因进行相应治疗。
新生儿缺血缺氧脑病
主要包括吸氧支持治疗、控制抽搐、控制脑水肿以及亚低温治疗。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后期的治疗主要包括智能训练和体能的康复训练。
颅内出血
若颅内出血不多,建议支持治疗,如积极抗惊厥、控制脑水肿、颅内高压等。
出血严重时需要及时应用止血药物,如氨甲苯酸、氨甲环酸等。
若新生儿颅内出血出血量较大,则建议应早期手术,清除颅内血肿。
脑性瘫痪
功能训练:包括体能运动训练、技能训练、语言训练,针对各种异常进行训练,提高患儿独立生活的能力。
外科治疗:纠正异常姿势的重要手段,包括石膏矫形、骨科手术、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等措施。
其他治疗:包括辅助器具及技术、高压氧治疗、电疗等。
参考文献
[1]
FLESCH I. Bedeutung des Galant'schen Rückgratreflexes im Säuglingsalter[Significance of the Galantine backbone reflex in infancy]. Paediatr Danub.1948;4(1):37-45.
[2]
Zafeiriou DI. Primitive reflexes and postural reactions in theneurodevelopmental examination. Pediatr Neurol. 2004;31(1):1-8.
[3]
邵肖梅,叶鸿瑁,丘小汕. 实用新生儿学[M]. 5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9.
[4]
GunnAJ, Thoresen M. Neonatal encephalopathy and 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andb Clin Neurol. 2019;162:217-237.
[5]
GieysztorEZ, Sadowska L, Choińska AM, Paprocka-Borowicz M. Trunk rotation due topersistence of primitive reflexes in early school-age children. Adv Clin ExpMed. 2018;27(3):363-366.
[6]
HabekD. Fatal neonatal spinal cord injury during shoulder dystocia. ChildsNerv Syst. 2022;38(1):5-6.
[7]
JoyalKM, MacGregor JV, Hayawi LM, Webster RJ, McMillan HJ. Not so Shocking:Electromyography in Pediatrics Remains Feasible and Diagnostically Useful. CanJ Neurol Sci. 2022;49(5):696-702.
[8]
KimKS. Acute bacterial meningitis in infants and children. Lancet Infect Dis.2010;10(1):32-42.
[9]
Z HamadaH, Kuwayama N, Hirashima Y, Hayashi N, Endo S, Takaku A. Intracranialhemorrhage associated with congenital organic disease in neonates. Report oftwo cases and review of literature. Childs Nerv Syst. 2001;17(7):423-426.
[10]
TanAP, Svrckova P, Cowan F, Chong WK, Mankad K. Intracranial hemorrhage inneonates: A review of etiologies, patterns and predicted clinical outcomes. EurJ Paediatr Neurol. 2018;22(4):690-717.
最新修订时间:2023.03.23 18:22
小荷医典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Copyright©2022 xiaohe-jiankang.com 京ICP备19038866号-1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7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