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是一种模拟肺部功能的医疗器械,能帮助患者进行氧气和二氧化碳交换
集氧合、变温、储血、过滤、回收血液等功能于一体
将含氧量低的静脉血变为含氧量高的动脉血,为人体供氧
胸心外科手术的体外循环、呼吸功能衰竭病人的呼吸辅助
定义
人工肺是一种辅助或暂时代替肺发挥气体交换功能的器械,具有与正常呼吸类似的作用,可排出二氧化碳、摄取氧气,被形象地命名为人工肺,是体外生命支持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工肺也被称为血气氧合器、氧合器、血气交换器。
功能
临床上,人工肺发挥气体交换功能时,不单独使用,而是需要配合血泵(人工心脏)使用,二者共同组成人工心肺机,人工心肺机目前主要用于体外循环及体外膜肺氧合(ECMO)中。
利用特殊人工装置将回心静脉血引出体外,模拟肺的生理功能,能帮助患者进行氧气和二氧化碳交换,使血液含氧量升高,并调节温度和过滤后输回体内动脉或静脉,进行生命支持。
分类
人工肺的发展经历了垂屏式、转碟式、鼓泡式、膜式4个阶段[1],目前临床上使用的基本上为膜式人工肺,所以后续描述也围绕膜式人工肺进行书写。
垂屏式、转碟式人工肺
氧合性能有限、操作复杂、安全性低,已被淘汰。
鼓泡式人工肺
将氧气与引出的静脉血直接接触,形成血气泡,进行氧合并排出二氧化碳,目前很少采用。
膜式人工肺
用高分子渗透膜制成,血液和气体通过半透膜进行气体交换,仿生性能好,使用最广泛。
价格
用于体外循环的一次性膜式氧合器,不同厂家价格不同,有些国外品牌的人工肺价格在3000元左右。
但使用ECMO治疗时,需要的费用并不仅仅只有人工肺的耗材,综合费用一天可高达数万元。
原理
膜式人工肺主要由壳体、变温室和氧合室构成[2]。
壳体
材料一般为聚氨酯,主要用于固定和保护内部结构。
变温室
内含热交换膜丝,主要用于热交换。
温水和血液从不同的入口进入,通过控制进入温水的温度,利用膜丝两侧的温度差,进行热量的传递,血液实现降温或升温,同时避免血液与温水直接接触。
氧合室
腔体内含气体交换膜丝,膜上有较多的小孔,供气体通过。
氧气与血液在膜丝两侧分开流动,膜丝内的氧气与膜丝外的血液在膜丝表面进行气交换,避免了氧气和血液直接接触。
标准
参照《医疗器械分类目录》,氧合器属于子目录“10-输血、透析和体外循环器械”中的“一级产品类别05-心肺转流设备”,须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医药行业标准 YY 0604—2016进行生产[3]。
总体要求:保证其安全性能及功能。
包含了用于评价人工肺的各项步骤,叙述了测定气体转换、血细胞破坏及热交换器等器件性能所进行的各种试验。
你可能关注的问题
人工肺能用于治疗新冠吗?
人工肺可以用于治疗新冠引起重度肺炎的患者,并且不单独使用,而是以ECMO的形式使用。
人工肺是仅局限于能进行血气交换的器件,即氧合器,是体外膜肺氧合(ECMO)的核心组成部件,ECMO对于改善患者呼吸有较好作用,但ECMO不能救活所有的新冠患者。
目前,关于ECMO治疗新冠的报道越来越多。有文献统计,其治疗新冠引起的重度肺炎,死亡率约在35%左右[4],与治疗其他原因导致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相当。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死亡率越高。
对比选择
很多人关心人工肺与呼吸机的对比与选择,实际使用时,人工肺并不单独使用,而是作为体外膜肺氧合(ECMO)的核心部分,发挥重要作用,但其实施难度大、要求高、并发症多,且费用高昂,只有极少数医院能开展该技术。实际使用与选择应该遵循医生的建议。
下面对二者的功能和特点进行简单介绍。
| 区别 | 建议使用情况 | 类型 | 执行标准 |
---|
人工肺 | 实现通气和换气功能,暂时性替代肺脏的全部功能。 | 一般治疗方法无效的各种急性循环和/或呼吸衰竭 | 第三类医疗器械 | YY 0604-2016 |
呼吸机 | 仅能通气,不能换气,暂时性替代肺脏的部分功能。 | 各种原因造成的呼吸困难或呼吸衰竭 | 第三类医疗器械 | GB 9706.28-2006 |
适用情况
适用范围
人工肺的使用必须经过医生评估,并由专门医生操作使用,主要用于下列情况。
体外循环
主要用于各种心血管直视手术[5]。
先天性心脏病。
心脏瓣膜疾病。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
大血管疾病。
ECMO(体外膜肺氧合)
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和/或循环衰竭[6-7]。
心脏骤停。
急性严重心功能衰竭,例如爆发性心肌炎、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严重呼吸功能衰竭,例如新冠重症肺炎、新生儿呼吸衰竭、成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其他严重威胁呼吸循环功能的疾病,例如百草枯中毒。
器官移植支持
可植入式人工肺
适用于慢性呼吸功能衰竭患者,尚在研发中。
特殊人群
人工肺一般用于手术或重症患者,为抢救生命使用,使用中会有风险,所以当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老年人等特殊人群需要使用时,医生会根据病情综合评估,根据各自病情进行适当调整。
使用方法
操作说明
人工肺用于体外循环或ECMO中,均需在医院内使用,操作流程可简单描述为以下步骤,实际操作较为复杂,需要专业医生进行操作。
建立管道通路,连接人工心肺机的各个组成部分。
预充满液体,将管道内空气排空。
由操作医生将管道通路与患者血管相连。
开机运行,并实时监测中心静脉压、体温与血液温度、尿量、血气分析等。
治疗完成,达到撤机标准后撤机。
维修保养
医院负责人工肺的定期维护。
人工肺的耗材(主要为氧合器套包)均为一次性使用,无需维护。
注意事项
使用建议
人工肺用于体外循环或ECMO中,均具有一定的风险,患者及家属应在了解病情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医生的建议,而不是自行要求使用人工肺或者停用人工肺。
仪器的操作都是由专业人员操作,患者及家属在治疗期间,不要擅自调整或者损坏仪器。
患者在使用人工肺过程中,应该严格遵循医嘱。
使用过程中,若出现明显身体不适,患者或者家属应该及时呼叫医护人员。
使用风险
与器械、耗材相关的风险
相关风险比较多,下面是相对常见的一些风险[8]。
氧合器的渗漏与破裂。
内部压力大,影响血液的流通。
内部中空纤维膜出现问题,导致气体交换障碍。
发出异响、溶血、灌注时接触过敏、意外通气。
患者相关风险
患者在使用人工肺的过程中,有可能出现下列风险[9-10]。
出血:最常见,如插管部位出血、胃肠道出血、脑出血等。
血栓及栓塞:需要注意抗凝管理。
感染、脓毒症。
肾损伤、脑损伤等。
其他
人工肺并不是人造肺,人造肺是通过一些新技术培育出肺,并用于器官移植的人造器官,目前并未实现临床应用。
人工肺仍有很大的应用前景,目前研究热点在于其用于气体交换的材料,希望能获得更好的生物性能,减少并发症。
随着科技与研制的不断进步,人工氧合器的氧合性能,安全性与生物相容性会不断提高,更注重便携式和操作简单灵活,也会越来越经济适用[4]。
参考文献
[1]
范立冬,肖南,张治刚,等.膜式人工肺的研究进展和展望[J].医疗卫生装备,2008,29(12):28-30.
[2]
张智鑫,李冬梅,张瑞,等. 膜式氧合器的内部流场分析[J]. 机械设计,2022,39(07):17-24.
[3]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心肺转流系统-血气交换器(氧合器):YY 0604-2016. 中国标准出版社,2016.
[4]
Ramanathan K, Shekar, et al. 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 for COVID-19: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Crit Care. 2021 Jun 14;25(1):211.
[5]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体外循环分会,赵举,黑飞龙,等. 2021年中国心外科手术和体外循环数据白皮书[J].中国体外循环杂志,2022,20(04):196-199.
[6]
范立冬,肖南,张治刚,等.膜式人工肺的研究进展和展望[J].医疗卫生装备,2008,29(12):28-30.
[7]
Quintel M, Bartlett RH, et al. 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 for Respiratory Failure[J]. Anesthesiology. 2020 May;132(5):1257-1276.
[8]
樊嘉,诸杜明,钟鸣,等译.ECMO-成人体外生命支持[M]. 中南大学出版社,2020.
[9]
刘小瑜,汪署,吴建茹.MAUDE数据库中膜式氧合器相关不良事件分析[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0,26(23):10-11+16.
[10]
张磊.体外循环心肺复苏的并发症与处理策略[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9,47(01):14-15.
[11]
周宁,鲍玫,等. 体外膜肺氧合支持治疗应用及并发症防范研究进展[J].临床误诊误治.2018,31(04).
[12]
宫美慧,蒋树林,等 .人工膜肺氧合器临床应用研究及发展趋势[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5,15(21):4186-4190.
最新修订时间:2023.02.25 15:40
小荷医典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