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用于颈椎病的辅助治疗、颈部手术术后辅助治疗
类别包括气囊式、充气式、功能性、便携式可调角度、悬吊式
具有放松颈部软组织,恢复关节结构,减少神经刺激的作用
需在专业人士指导下使用,牵引力应由小增大,每次牵引时间不应过长
定义
颈椎牵引器是一种用于辅助治疗颈椎病(除脊髓型)的医疗器械[1],日常生活中可佩戴于颈部,通过电动、打气等方式,逐渐对颈部施加力,牵拉颈椎,扩大椎间孔,减轻对颈部神经根的压迫。
颈椎牵引器还可支撑颈部,促使其活动保持在一定范围内,避免颈椎变形,对神经根压迫进一步加重。
功能
牵拉颈椎,使椎间隙、椎间孔扩大,减轻对神经的压迫,减轻神经根受压引起的疼痛、麻木。
固定颈椎,托举头部,减轻颈椎间压力。
限制颈部活动范围,使颈椎保持在一定弧度,避免颈部变形加重。
通过牵引颈椎和周围软组织,可以一定程度缓解颈部肌肉痉挛,拉伸放松颈部。牵拉粘连软组织,一定程度上可松解粘连组织,解除滑膜嵌顿。
椎间压力减轻后,原本膨出的髓核可部分回缩,水肿减轻。可一定程度矫正轻度颈椎错位、椎体滑脱,恢复颈椎应有解剖结构。
可一定程度改善颈部血液循环。
可用于颈部手术后的颈部保护,缓解手术引起的颈部不适。
价格
颈椎牵引器的价格跨度较大,气囊型和充气式价格较低,可能在60~300左右。
功能性、便携式可调角度型结构复杂,价格较高,可能在500~1000元不等。
悬吊式如果配有椅子和床,价格相对较高,可能在2000元,甚至更高的价格。
原理
颈椎慢性劳损等因素加速颈椎的退行性病变,增生的骨刺可导致颈部的神经、血管受到刺激或压迫,或颈部受到外伤导致颈椎变形、椎间盘突出等,压迫周围组织、神经,引起疼痛。
颈椎退行性变(颈椎病)治疗应以矫正颈椎变形、减轻局部压迫为主;颈椎外伤则以固定、减轻颈部压力,从而帮助恢复为主要目的。
颈椎牵引器可托住头颅,减轻头部重量对颈椎的压力,还能牵拉颈椎,矫正轻度错位,拉宽椎间孔,减轻局部压力。
对比选择
颈椎牵引器之间并没有好坏之分,可根据自身经济条件,选择不同价位的颈椎牵引器,悬吊式不建议家庭购买。
气囊式:是临床最常见的样式,使用气囊固定颈部,托举头部,减轻颈部负担[1]。价格较为便宜,佩戴后无需操作,但其拉伸范围固定,很难适用于所有范围。
充气式:由气囊和打气部分组成,可通过打气、放气,改变颈托大小,调整牵拉力度和幅度[2]。可根据佩戴者自身感受调整,可调节性较气囊式强,适用范围更广,使用较为简便。
功能性:由磁铁、弹簧、远红外系统等组成,除了托举头部、牵拉颈部,还能放出红外线,促进局部血液循环[3]。在牵引的基础上增加了红外线加热,改善颈部血液循环效果较好。
便携式可调角度:由肩托、枕托、牵引杆、可伸缩底座、枕托角度调节器、底座肩托连接栓、肩托高度调节器、枕托固定栓组成,可调整托举角度,且体积较小,方便携带[4]。除了能够调节拉伸幅度和力度,还能调整头部角度,适用范围更广。
悬吊式:也叫悬挂式颈椎牵引器,有坐位和卧位两种,有悬吊环、吊带、枕颌布带等,可悬挂头部,利用砝码等力牵拉颈部[5]。拉伸力度较大,可能造成颈椎损伤,需要在专业人士指导下使用,一般不建议家庭自行购买。
适用情况
适用范围
长时间伏案工作,如程序员、会计等。
患有轻型颈椎病、颈椎间盘突出症等。
颈部手术后,需要托举头部,减轻颈部负担的人群。
禁用情况
颈部皮肤破损。
发生严重脊髓型颈椎病的人群[6]。
颈椎脱位、骨折并且骨片嵌入椎管或椎间孔。
颈部、头面部、肩部存在严重炎性反应。
肩颈部存在拉伤,牵引后疼痛加重。
对材料过敏。
慎用情况
患有高血压、脑血管疾病或体质虚弱。
存在骨质疏松。
寰枢椎脱位,椎骨关节退行性变严重、椎管明显狭窄、韧带及关节囊钙化骨化严重。
特殊人群
孕妇及经期妇女慎用。
哺乳期女性不受影响。
儿童慎用。
老年人慎用[7]。
使用方法
操作说明
颈椎牵引器类型不同,使用方法不同,具体如下:
气囊型:按说明书将气囊套在脖子上,调整到感觉舒适的角度即可。
充气式:将气囊套在脖子上,通过打气、调整角度,直至颈部感觉有牵拉感,且较为舒适为主。
功能性:将牵引器套在肩颈处,调整至自觉舒适,打开红外线开关即可。
便携式可调角度:一般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调整颈托高度和牵引力量,帮助病情恢复,请勿自行操作。
悬吊式: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牵引的角度、牵拉力度,请勿自行操作。
维修保养
多数情况下颈椎牵引器不需要维修,如果气囊破裂或漏气,或红外线装置等其他部位损坏,建议购买新品,也可送往厂家维修。
日常应避免用尖锐物体刺、划气囊表面。
悬吊式颈椎牵引器,如果同时配有金属轴轮,建议定期上油,保证滑轮顺畅。
使用效果
正确使用颈椎牵引器后,颈部疼痛、僵硬的感觉都会得到明显好转。
部分患者使用后可使轻度错位的颈椎复位。
应用于颈部手术后康复,可加快患者恢复速度,降低日常活动对颈椎的影响[8]。
有效期
颈椎牵引器通常没有有效期的说法,但放置时间过长,或是贮存不当,配件可能老化,造成牵引器损坏。
注意事项
使用建议
牵引角度以纵轴前倾10°~30°为宜。
牵引力度不宜过大,以患者能忍受为宜。
牵引时间不宜过长,尽量不超过30分钟,一天1~2次。
牵引过程中如果感觉憋喘,应立即停止牵引[9]。
老年人、身体虚弱的人群,建议间歇式牵引。
牵引过程中要关注自身状态,如果出现头晕、心慌应立即停止。
使用风险
正确使用颈椎牵引器,一般不会有风险。
如果牵拉力度过大,可能造成颈椎脱位、软组织拉伤等情况,因此牵引时应尽量选择较小力度。
如果患者存在骨折或其他需要严格固定颈椎的疾病,牵拉可能导致原有病情加重。
贮存
建议放在阴凉、干燥的空间,避免配件老化、生锈。
充气式颈椎牵引器使用完毕后,应打开放气闸门,让气体排出,减少气囊内压力,延缓老化。
尽量避免用水长时间浸泡,或用力刷洗,以免损伤牵引器。
避免接触高温、低温,以免造成配件老化。
避免与尖锐物品接触,以防牵引器损伤。
其他
如果使用颈椎牵引器,发现橡胶部位发白,或出现裂纹,考虑牵引器老化,应停止使用,更换新牵引器。
充气式牵引器放气、充气时速度不宜过快,以免影响颈部供血,造成头晕。
如果疼痛剧烈,牵引治疗无效,建议及时到医院手术治疗[10]。
参考文献
[1]
冀械注准20192090186医用颈椎牵引器.https://db.yaozh.com/jixie/7080823410000030.html.
[2]
浙械注准20222090055气囊式颈椎牵引器. https://db.yaozh.com/jixie/7080845610000027.html.
[3]
冀械注准20212090479充气式颈椎牵引器. https://db.yaozh.com/jixie/7080836180000116.html.
[4]
沪械注准20162260626便携式可调角度颈椎牵引器. https://db.yaozh.com/jixie/7080840410000044.html.
[5]
冀械注准20212090418颈椎牵引器. https://db.yaozh.com/jixie/7080835150000020.html
[6]
浩云涛. 医疗器械安全知识读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7.
[7]
于健春. 协和临床外科手册.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9.
[8]
王如霞.颈椎牵引联合颈部康复操训练在颈椎病患者康复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21,18(S1):268-270.
[9]
Oakley P A, Ehsani N N, et al. Restoring cervical lordosis by cervical extension traction methods in the treatment of cervical spine disorders: a systematic review of controlled trials. Journal of Physical Therapy Science, 2021, 33(10): 784-794.
[10]
陈孝平,汪建平,等.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728.
最新修订时间:2023.02.24 17:13
小荷医典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