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皲裂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皮肤干燥和裂口伴疼痛的疾病,冬季发病率高
表现为皮肤出现裂纹,部分患者可感觉疼痛
明确病因后,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不同原因引起的皲裂,预后有较大差异
定义
各种原因导致皮肤干燥和裂口伴疼痛的疾病[1],好发于手足、指尖、手掌、足跟或足外缘处。
冬季发病率高。主要原因是冬季气候寒冷[2],汗腺及皮脂腺分泌减少,更易发生皲裂。皮肤角化过度增厚,缺少水分和油脂,而失去弹性。
类型
根据引起皲裂的原因,可分为生理因素、职业因素及疾病因素所致的皲裂[3]。
生理因素
在寒冷季节中,皮脂腺及汗腺的分泌减少,皮肤干燥,同时血管收缩,局部愈合慢,因而手足皲裂容易发生。
职业因素
本病与职业有明显的关系,常受到摩擦等机械性刺激,如工人的手常接触机器油、有机溶剂、碱性溶液或是接触沥青、水泥、各种粉尘,皆常发生皲裂。
疾病因素
某些皮肤病如慢性湿疹、慢性接触性皮炎、手癣、足癣、掌跖角化病、更年期角化病及鱼鳞病[4]等也易发生皲裂。
发生机制
正常情况下,人体皮肤可通过皮脂腺分泌油脂来滋润皮肤,而手掌、脚掌等区域没有皮脂腺,角质层通过保护性增厚的方式来抵抗外界对于皮肤的伤害。
当角质层过厚、天气寒冷、刺激性物质及疾病都可能破坏角质层,使皮肤受到伤害,发生皲裂。
表现
症状特征
好发部位是手足、指尖、手掌、足跟或足外缘处,尤以拇指、示指多见,有时指关节面、肘后亦可见到。
轻者表现为皮肤干燥、粗糙、增厚、发硬、失去弹性,且增厚的皮肤上顺皮纹方向出现深浅和长短不一的裂纹[5],但不觉疼痛。
严重者裂纹加深,直至皮下组织,疼痛剧烈,并在碰撞后出血,有时可继发感染,引起淋巴管炎、淋巴结炎、丹毒或蜂窝织炎。足跟皲裂较深时,疼痛难忍,有时会影响行动。
伴随症状
伴有患部皮肤丘疹、色素沉着、弥漫性皮肤粗糙、增厚、脱屑、干燥自觉瘙痒可见于慢性丘疹、手足癣[6]等疾病。
伴有皮损为边界清楚的淡黄色坚硬角化斑块、灰色四方形鳞屑,蜡样外观,边缘常呈淡红色,掌跖可单独或同时受累。可伴有瘙痒、触痛可见于掌跖角化病、鱼鳞病等疾病。
原因
疾病因素
某些皮肤病如慢性湿疹、慢性接触性皮炎、手癣、足癣、掌跖角化病、毛发红糠疹、更年期角化病及鱼鳞病等易发生皲裂。
非疾病因素
生理因素
在寒冷季节中,皮脂腺及汗腺的分泌减少,皮肤干燥,因而手足皲裂容易发生。
职业因素
本病与职业有明显的关系,常受到摩擦等机械性刺激;工人的手常接触机器油,有机溶剂、碱性溶液或是接触各种粉尘,皆常发生皲裂。
就医
就医指征
出现以下情况时建议就医。
伴有手足、指尖、手掌、足跟或足外缘处皮肤出现干燥、粗糙、增厚、发硬、失去弹性等症状。
皮纹方向出现深浅和长短不一的裂纹,伴有疼痛等症状。
就诊科室
皮肤性病科
出现手足部皮肤干燥,深裂纹,伴有疼痛、出血等,影响行走或其它日常行动,建议及时就医。
出现手足皮肤裂纹,伴丘疹、水疱、红斑、脱屑等皮肤损害,常见于湿疹、鱼鳞病、手足癣等,建议及时就医。
患者准备
症状清单
皲裂开始出现的时间?持续多久了?
有没有疼痛、出血等表现?
有没有丘疹、水疱、结节斑块等?
这些症状在什么时候更明显?
是否影响正常行走?
病史清单
之前是否患有过皮肤疾病(如慢性湿疹、慢性接触性皮炎、手癣、足癣、掌跖角化病、)?
您是否和患有脚气的患者共用过生活物品?
您是否长期居住在潮湿闷热的生活环境?
您平时会经常接触酸碱或有机溶剂吗,如强效清洁剂?
身体其他部位是否有皮损?
是否有家族性皮肤病史?
最近用过哪些药物(包括口服药物或者外用药物)?效果如何?
以前做过检查吗?检查结果怎样?
进行过治疗吗?怎么治疗的?治疗效果怎样?
相关检查
根据患者的职业、家族史、生活史,以及手足部皮损的典型临床表现,再结合真菌镜检和真菌培养、病理检查等辅助检查结果,多可明确诊断。
诊断过程中,医生常需排查是否存在手足癣、湿疹、掌跖角化症等疾病。[7]。
缓解与治疗
缓解措施
在干燥寒冷季节用温热水浸泡手、足,然后外涂有滋润作用的油脂。
使用适当的保护措施,减少局部摩擦,如戴手套、穿舒适合脚的鞋子等。
尽量少用或不用碱性较强的肥皂、清洁剂等产品[8]。
专业治疗
一般治疗
若皲裂部位角质层增厚严重,可在水中浸泡10~20分钟,使其变软后,削去周围厚硬的表皮,使局部变薄,变柔软,涂以5%硫磺软膏、2%水杨酸软膏,促进伤口愈合。
若裂口较深,涂药后可用塑料薄膜封包或用橡皮膏贴于皲裂口,可减少疼痛加速愈合。皲裂严重者,可同时口服维生素E和维生素A等。
原发病治疗
鱼鳞病
治疗目的是缓解症状,增加角质层含水量和促进正常角化[9]。
服用维生素A、维甲酸缓解症状。
如有感染可外用抗生素软膏。
手足癣
外用药物:特比奈芬、阿莫罗芬、咪康唑霜、克霉唑霜、复方苯甲酸搽剂、复方雷琐辛搽剂等;
有皲裂者,涂以5%硫黄软膏、2%水杨酸软膏,以及夫西地酸乳膏,且皮损消退后应继续搽药至少2周。
手部因经常接触水,所以局部搽药次数应增加,特别是洗手之后要加搽软膏或霜剂。
病程久者或局部治疗效果差者可口服酮康唑、氟康唑、伊曲康唑等。
尽量避免搔抓和热水烫。避免接触各种洗涤剂、肥皂和有机溶剂等。
掌跖角化症
局部可外用20%尿素霜、0.1%~0.5%维A酸霜,或用15%水杨酸软膏封包软化角质后,继之用糖皮质激素制剂可提高治疗效果[10]。
钙泊三醇软膏外用亦有一定疗效;严重者亦可口服异维A酸或阿维A酯。
参考文献
[1]
方洪元,邢卫斌,张秉新. 实用皮肤性病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
[2]
王宝玺. 中华医学百科全书:临床医学皮肤病学[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7.
[3]
王延群.冬季手足皲裂的防治[J].开卷有益-求医问药,2018(11):32-33.
[4]
张学军,郑捷. 皮肤性病学[M]. 9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5]
李斌,陈达灿.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新世纪第三版)[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7.
[6]
中国手癣和足癣诊疗指南工作组.中国手癣和足癣诊疗指南(基层实践版2020).中国真菌学杂志 . 2020, (6): 325 -330 .
[7]
潘祥林,王鸿利.实用诊断学(第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
[8]
张朝秀.手足皲裂的治疗与预防[J].医药世界,2001(01):56.
[9]
李合峰.鱼鳞病的临床诊治[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13):94-95.
[10]
Mazereeuw-Hautier J, Vahlquist A, Traupe H, et al. Management of congenital ichthyoses: European guidelines of care, part one. Br J Dermatol 2019; 180:272.
最新修订时间:2023.02.20 14:41
小荷医典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