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头颈部交感神经受损引起瞳孔缩小、眼球内陷、上睑下垂、面部少汗等一系列表现
成年人常与头颈部外伤、血管病变、甲状腺疾病、肿瘤等相关,儿童多与先天发育异常、产伤、神经母细胞瘤等有关
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急性发病且伴面部疼痛时可能为颈内动脉出现夹层动脉瘤,需要紧急救治
主要针对原发疾病,并配合对症治疗
定义
Horner综合征是由于交感神经通路障碍导致的眼部、面部症状,典型表现包括上睑下垂(上眼皮低于正常)、瞳孔缩小、眼球内陷和面部无汗[1]。
霍纳综合征(Horner’s syndrome,HS)是瑞士眼科医师Johahh Friedrich-Horner在1869年发现的,由法国人Claude Bernard在1852年首次阐述。现英美等国家习惯用Horner综合征,法国称为Claude Bernard-Horner综合征[2-3]。
发生机制
头颈部交感神经是一个三级神经元通路,其神经纤维由下丘脑发出,途经脑干、上颈部脊髓、颈交感神经节及节后纤维再分布于眼部、面部的肌肉、血管、腺体。
第一级神经元为中枢神经元,这条神经通路从大脑底部的下丘脑后外侧开始,穿过脑干,延伸到脊髓的上部(Budge睫脊中枢,位于颈8-胸1节段的脊髓侧角)。
第二级神经元为节前神经元,这条神经通路从脊髓上部(睫脊中枢)开始延伸,穿过胸部上部,进入颈部(颈上交感节)。
第三级神经元为节后神经元,这条神经通路从颈部(颈中交感神经节)延伸,通向面部皮肤、虹膜和眼睑的肌肉。
以上通路上任何部位出现了问题,都会引起同侧眼部、面部交感神经功能障碍,称为Horner综合征。如睑板肌瘫痪可导致眼裂变小,眼眶肌瘫痪可导致眼球内陷,瞳孔开大肌瘫痪可导致瞳孔缩小,面部血管功能异常导致无汗、少汗、面部皮肤干燥、潮红等。
类型
根据损伤部位,可以将Horner综合征分为中枢型、节前型、节后型。
中枢型
第一级神经元损伤,主要累及下丘脑、脑干及颈段或上胸段脊髓。多伴有神经系统体征,如意识障碍、眩晕、偏瘫、肢体麻木等。
节前型
第二级神经元损伤,交感神经在睫脊中枢至颈上交感神经节通路受损,多为下段颈髓、颈交感神经干的各种病变引起。
节后型
第三级神经元损伤,交感神经自颈上神经节到虹膜通路受损,多为颈内动脉及眼眶或眶上裂的病变。
表现
Horner综合征的表现仅见于交感神经受损的同侧,因此双侧眼、面部外观不对称是最明显的表现。
症状特征
眼部表现
瞳孔缩小
是本症状的特征性表现,因患侧瞳孔开大肌麻痹所致。
表现双侧瞳孔明显不等大,小的一侧是异常侧。当光线变暗时,瞳孔散大速度明显慢于健侧,但光线变强时,缩小速度和健侧基本一致。
眼睑下垂
系睑板肌麻痹所致。
患侧眼裂变小,双眼不对称,大小眼明显,貌似“睁不开眼”,但实际仍可自主睁、闭,为假性睑下垂。
眼球内陷
与眼眶肌麻痹有关。
表现为患侧眼窝深凹,眼眶内眼球、软组织位置后退。
其他眼部表现
眼压下降:与血管神经调节影响有关,可出现角膜水肿、视力模糊,长期眼压低还会导致眼球萎缩。
虹膜异色征:先天性霍纳综合征或在儿童期发病的患者,则出现虹膜颜色异常或变淡,貌似戴了“美瞳”。
此外可以出现过度流泪或流泪减少。
面部表现
系面部汗腺分泌功能紊乱所致。
表现为面部皮肤干燥、无汗,有发热、潮红表现。
伴随症状
伴有四肢瘫痪、呼吸急迫者考虑上颈段脊髓急性横贯性损害。
伴有手部小肌肉(骨间肌)的萎缩,爪形手,考虑脊髓颈8-胸1的慢性横贯性损害。
伴有肩和上肢疼痛可能为肺上沟癌引起。
患者有颈、肩、上胸部疼痛、干咳、逐渐加重的声音嘶哑、气管移位,可能有胸部大动脉瘤。
急性、疼痛性Horner综合征很可能是颈内动脉出现了夹层动脉瘤,需要进行紧急排查,否则患者将有脑梗死的风险。
伴有一侧肢体活动不协调(共济失调)、感觉障碍和垂直性凝视麻痹,可能是一侧颅底部发生占位性病变,即一侧颅底综合征,即Garcin氏综合征。
伴有一侧面部疼痛(三叉神经痛)或感觉丧失的Horner综合征,即三叉神经旁综合征,考虑颅中窝病变。
伴有同侧眼球外展功能障碍,面瘫和听力损伤时考虑颅底骨折。
原因
霍纳综合征均与疾病相关,常见疾病因素如下:
疾病因素
头颈部交感神经通路的任何部分受累均可出现霍纳综合征,常见病因包括炎症、创伤、手术、肿瘤、血管病变等,少数为先天性或无明显病因。
以下仅列举部分疾病,不代表您一定患有某病,如需确诊,建议及时向医生求助。
颈部至纵隔病变
外伤:颈部及上肢的各种损伤,如颈深部枪伤、刀伤、锁骨骨折、肩关节脱臼、颈部血肿、气胸等。
肿瘤:如颈髓肿瘤,食管、甲状腺和纵隔肿瘤、淋巴肉瘤、肺尖部的肺癌等。
炎症感染:如颈部淋巴结结核、肺尖部胸膜炎、肺尖部肺炎。
血管瘤:锁骨下动脉、颈动脉及主动脉瘤、颈内动脉夹层。
脊髓病变
肿瘤和占位:原发性或转移性脊髓肿瘤,如胶质瘤、淋巴瘤。
感染和免疫性疾病:多发性硬化、脊髓结核、脊髓炎或脊髓前角灰质炎、梅毒性脊髓病变。
先天性和血管性病变:脊髓空洞症、脊髓出血、脊髓血管畸形。
颅底病变
肿瘤:侵犯颅底的各种原发性和转移性肿瘤。
外伤性疾病:颅脑外伤致颅底骨折。
感染:岩骨炎、三叉神经带状疱疹。
颅内病变
血管性疾病:椎动脉不完全闭塞、脑梗死、脑出血。
炎症和免疫性疾病:各种类型的脑炎、多发性硬化。
肿瘤:延髓原发和转移性肿瘤,如脑膜瘤、胶质瘤。
医源性损伤
包括各种麻醉、外科手术、外科操作等。
如冠状动脉搭桥手术、肺或纵隔手术、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植入起搏器、硬膜外麻醉、胸膜间置管、颈内动脉导管置入和颈内动脉支架植入术、三叉神经节后切断术等。
就医
就医指征
出现Horner综合征的患者,均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明确病因,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
如果霍纳综合征患者突然出现一侧眼眶周围、面部疼痛、视力丧失、头痛,尤其是头颈部外伤后发病的患者,应怀疑颈内动脉夹层,需进行紧急排查,否则患者有脑梗死的风险[4-6]。
就诊科室
霍纳综合征首诊科室通常为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眼科、儿科。
若涉及其他学科疾病(如普通外科、骨科),后续就诊科室应以医生建议为准。
患者准备
症状清单
是否有一侧瞳孔缩小、眼球内陷、上睑下垂及患侧面部少汗或无汗?
上述症状何时开始出现,是持续性还是发作性?
进展迅速还是缓慢?
是否有其他伴随症状,如颈、肩部疼痛,干咳,声音嘶哑,肢体无力等?
病史清单
近期是否受过头颈部外伤、进行过头颈部手术或操作?
发病前有无明确诱因?如颈部按摩、感染、瑜伽锻炼等?
有无原发性头痛、脑血管病史?
目前服药情况。
相关检查
体格检查
医生结合患者年龄、症状特点、体格检查等进行初步定位,并结合其他辅助检查进一步判断,主要包括:
眼科检查:眼球位置、睑裂大小、有无斜视、眼球运动、瞳孔大小、瞳孔对光照刺激的反应。
一般体格检查:触诊脉搏、测量四肢血压、检查甲状腺、皮肤有无水肿等。
神经系统检查:肌力、肌张力、肌容积、共济运动、腱反射、病理征、感觉系统等。
常规检查
包括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甲状腺功能、血糖等。
若有炎症,可有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的增高;若有出血性疾病,则可有凝血时间、凝血因子、凝血酶原的异常等。
专科检查
医生在详细了解病史、症状和体征后,会有针对性地选用下列检查。
眼科检查
包括裂隙灯检查、屈光度测量、视力、视野、上睑高度、眼裂高度、上睑提肌功能等。眼部影像学,如眼眶MRI成像、增强MRI等。
通过外用10%可卡因滴眼液、0.5%阿可乐定滴眼液进行诊断性试验。观察瞳孔大小、眼睑活动变化。
头颈部影像学检查
头颅和颈椎磁共振(MRI)、头血管成像(MRA)可筛查脑实质、脑干、高颈段脊髓病变、血管病变、眼眶及海绵窦的占位[6-8]。
颈部及肺部CT平扫及增强检查可以发现颈段及肺尖部病变、占位。
头颈部血管CTA和血管彩超可以发现颈内动脉夹层动脉瘤及海绵窦动脉瘤[8-9]。
缓解与治疗
对于霍纳综合征本身表现通常不需要特殊处理,治疗主要针对原发病。
缓解措施
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均衡饮食。糖尿病患者需将血糖控制在良好范围内。
建议戒烟限酒,保持良好作息习惯。
健康生活,适度运动,避免头颈部外伤,谨防不正规的脊柱正骨、按摩不当引起损伤。
虹膜异色如影响美观,可用彩色隐形眼镜(美瞳)矫正。
专业治疗
病因治疗
针对前面所叙述的血管病变、占位、外伤、手术、炎症等常见病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以下仅列举部分常见情况[9-11]。
急性脑梗死引起的霍纳综合征,若符合溶栓指征,可溶栓治疗。
急性脊髓炎患者可给予甲泼尼龙冲击治疗。
肺癌导致肿瘤压迫者,可行肿瘤切除术,配合化疗、放疗等。
对于有明确损伤原因导致的霍纳综合征,如甲状腺手术、心胸手术、静脉置管等损伤颈交感神经干者,需找出神经断端,进行神经吻合或神经移植手术。
对症治疗
部分患者受困于双侧睑裂不等,可采用睑成形术等美容整形手术。
阿可乐定、萘甲唑林或四氢唑林等药物点眼也可暂时改善患者症状。
参考文献
[1]
王维治,郭玉璞.神经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2]
van der WielHL.JohannFriedrich Horner(1831-1886).J Neurol.2002 May;249(5):636-7.
[3]
Kong YX,Wright G,etal.Horner syndrome.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Optometry.2007Sepetember;90(5):336-44.
[4]
FossskiftesvikJ,Hougaard M G,et al.Clinical Reasoning:Partial Horner syndrome and upper rightlimb symptomsfollowing chiropractic manipulation..Neurology,2015,84(21):e175-80);
[5]
[5]Guillon B,Levy C,etal.Internal carotid artery dissection:an update.J NeurolSci,1998,153(2):146–158.
[6]
Randhawa S,ShahVA,et al.A neuro-ophthalmologicemergency.Ophthalmology,2006,113(8):1477.e1-3.
[7]
Walton KA BuonoLM.Horner syndrome.JNeuro-ophthalmology,2003,14(6):357.
[8]
ProctorC,ChavisPS.HornerSyndrome.Journal of Neuro-Ophthalmology.2013 March;33(1):88-9.
[9]
MiquelJ,PiyaralyS,etal.Congenital Cases of Concomitant Harlequin and Horner Syndromes.JPediatr.2017 Mar;182;389-92.
[10]
horner-syndrome.[2023-1-28].(https://www.mayoclinic.org/diseases-conditions/horner-syndrome/diagnosis-treatmentdrc-20373551).
[11]
江汉秋,彭静婷,等.首诊于眼科的成人非创伤性霍纳综合征临床特点及病因分析.眼科,2021,30(02):112-117.
最新修订时间:2023.02.20 12:30
小荷医典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