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酮体
英文简称:
KET(Ketonuria)
又称:
酮尿
所属项目:
尿常规
科室:
肾内科
概述
正常值为定性为阴性,定量<50mg/L,具体以就诊医院报告单为准
尿酮体指酮体从尿中排出,酮体为机体脂肪代谢的中间产物
主要用于辅助诊断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疾病,并用于评估病情
指标异常多见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非糖尿病性酮症等
定义
尿酮体是尿常规里的一项检验指标,指机体脂肪代谢的中间产物从尿中排出,包括丙酮、乙酰乙酸、β-羟丁酸[1-4]
可用于辅助诊断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非糖尿病性酮症等疾病,同时可用于评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治疗情况。
当人体产生的酮体速度大于组织利用的速度时,便会出现酮血症,继而出现尿酮体阳性。
正常范围
检查报告单中,数据在【正常范围】内,通常说明结果正常
定性:阴性
定量:<50mg/L[2,5]。不同仪器不同地区参考范围可能不同,具体以就诊医院报告单为准。
异常情况
尿酮体高于参考值上限称为尿酮体阳性。尿酮体阳性常见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也可见于饥饿状态、服用降糖药物、处于寒冷状态、剧烈运动等情况。
注意事项
尿酮体检查需进行留取尿液,其结果易受运动、药物、饥饿等因素影响,检查期间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检查前
充分休息,放松心情。检查前如有剧烈运动、空腹时间过长饥饿、服用降糖药物等情况,可能会导致结果阳性。
尿酮体检查前一般无需空腹,但留尿前避免大量生酮饮食。
检查中
在采集尿液标本之前,患者需用肥皂等清洗双手,并注意清洁尿道口及周围皮肤。
建议尽量留取晨尿,以确保准确性。如采集尿液标本后不能在1小时内送检,应尽量冷藏保存。
检查后
尿酮体检查一般对机体没有影响,留尿后正常生活运动。
相关指标
酮体是脂肪酸代谢产物,包括乙酰乙酸、β-羟丁酸、丙酮。其增加的原因是甘油三酯代谢增加及肝脏利用减少。监测血、尿酮体含量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诊断的辅助指标。
聚集在血液中是血酮体,进入尿液中是尿酮体。血酮体可以直接、准确地反应人体内酮体水平,可以反应酮体的细微变化,一般情况下诊断酮症酸中毒采用血酮体检查。
指标阳性
结果阳性,常用“+”标识,提示可能存在问题,需要及时咨询医生
尿酮体高于参考值上限称为尿酮体阳性,尿常规报告单常用“+- /+ /++ /+++ /++++”标识。
通常阳性是指儿童、成人高于50mg/L(以就诊医院报告单为准)。尿酮体阳性常见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也可见于饥饿状态、服用降糖药物、处于寒冷状态、剧烈运动等情况。
原因
非疾病原因
饥饿状态:由于体内空腹时间过长,脂肪分解供能,引起尿酮体阳性。
服用降糖药物:如二甲双胍,因其有抑制细胞呼吸的作用,可出现血糖下降,但尿酮体阳性的现象[6]
另外,寒冷状态、剧烈运动等均可出现尿酮体阳性。
疾病原因
常见疾病:常见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通常伴有神志萎靡、嗜睡、呕吐,呼吸深快,呼气中有烂苹果味、尿量减少等,甚至会出现昏迷等症状[7]
其他原因:非糖尿病性酮症、感染性疾病(如肺炎、伤寒、结核等)、严重呕吐、腹泻、全身麻醉后、中毒(如氯仿)、妊娠期高血压等患者均可出现尿酮体阳性。
危害
尿酮体阳性时,若有糖尿病基础,通常提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可出现嗜睡,呼吸深快,呼气中有烂苹果味等,如无及时治疗,可出现昏迷、休克甚至死亡。
就医建议
如果是饥饿状态、服用降糖药物、寒冷状态、剧烈运动等情况引起尿酮体阳性,通常在休息、正常饮食、保暖后,尿酮体可转阴,不需要过度关注。但如果出现多饮、多食、多尿等症状,血糖、血酮体也升高时,可能提示糖尿病酮症,需要就诊治疗。
对于监测治疗疗效及评估糖尿病病情时,同时建议行血糖、口服糖耐量试验、血酮体等相关检查,综合判断,如出现结果异常,及时前往内分泌科就诊。
相关检查
尿酮体阳性与多种原因有关,为具体明确发生原因,医生会进一步完善以下检查。
如果考虑出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可进一步行血糖、血酮体、血气分析、电解质测定等检查,明确诊断。
如果怀疑有感染性疾病:可进一步进行头颅CT、肺CT、血常规、血糖、电解质测定等检查,明确有无感染及血糖情况。
治疗
出现尿酮体阳性,首先需明确具体原因。不同的病因其治疗方案不同,以下仅列举常见疾病的治疗措施。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患者在感染、降糖药物或胰岛素治疗中断、应用激素(泼尼松)后,出现恶心呕吐、呼吸深快,呼气中有烂苹果味、昏迷时,通常考虑出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8-9]。出现上述情况时,予补液恢复血容量、胰岛素降糖、补钾、纠正酸中毒等治疗[8-9]
感染性疾病:如果怀疑有感染性疾病(如肺炎、伤寒、结核等)、严重呕吐、腹泻、长期饥饿、全身麻醉后、中毒(如氯仿)、妊娠期高血压等疾病时,需明确病因后采取相对应的药物或手术等治疗[10]
治愈性
尿酮体阳性其恢复情况,主要取决于病因和其治疗情况。
若规范治疗有效时,尿酮体可转为阴性。
如果已经明确诊断,治疗后尿酮体仍阳性,可结合相关检验检查更改治疗方案。但一旦诱因或原发病再次出现,尿酮体会再次出现阳性,治疗后患者可定期复查尿酮体,以便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日常
除病因治疗外,调整饮食和改善生活习惯也有助于尿酮体的转阴,具体如下。
饮食
糖尿病患者饮食应当偏清淡、少油、少糖,严格控制食物摄入量。
根据自身情况制定个体化的饮食,合理、均衡地分配各种营养物质,少食多餐、定时定量[11-12]
尽量少吃辛辣刺激、油腻、高糖类食物,以免加重身体负担,影响疾病的恢复。
生活习惯
保持充足的睡眠,有助于减轻炎症和增强免疫力。
适量运动,可选择散步、游泳、瑜伽等舒缓的运动,避免剧烈活动以免加重病情。
可通过冥想、深呼吸、听舒缓音乐等方式减轻自身压力。
戒烟。
指标阴性
结果阴性,常用“-”标识
尿酮体低于参考值上限称为尿酮体阴性,尿常规报告单常用“-”标识。通常阴性是指儿童、成人低于50mg/L(以就诊医院报告单为准)。
尿酮体指标阴性并没有临床意义,无需特殊治疗。临床通常只关注其阳性情况。
正常情况下尿酮体阴性。另外,尿液标本放置时间过长或保存不当时可出现假阴性。对于监测疗效的人群,注意避免生理性因素如标本放置时间过久,标本保存不当等干扰,可在固定时间留取尿液标本,并及时送检。
尿酮体阴性时本身对身体并没有特别大的危害。如果尿酮体阴性,但患者血糖、尿糖高、血酮体阳性时应重复化验,避免误差。
参考文献
[1]
万学红,卢雪峰. 诊断学[M].9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
[2]
潘祥林,王鸿利. 实用诊断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
[3]
葛均波,徐永健,王辰. 内科学[M]. 9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4]
周春燕,药立波.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M]. 9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5]
张秀明,黄宪章,等. 临床生化检验诊断学:下册[M].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6]
杨雁,余学锋.从指南更新看二甲双胍在2型糖尿病药物治疗中的地位[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22,42(11):884-888.
[7]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微血管并发症学组.中国糖尿病肾脏病防治指南(2021年版)[J].中华糖尿病杂志,2021,13(08):762-784.
[8]
Dhatariya K K, Glaser N S,et al. Diabetic ketoacidosis[J]. Nature Reviews Disease Primers, 2020, 6(1): 1-20.
[9]
Bialo SR, Agrawal S, Boney CM, Quintos JB. Rare complications of pediatric diabetic ketoacidosis. World J Diabetes. 2015 Feb 15;6(1):167-74.
[10]
黎敏,李超乾,卢中秋,等. 急性中毒的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J].中华卫生应急电子杂志,2016,(06):333-347.
[11]
Antonio J P, Sarmento R A, de Almeida J C. Diet quality and glycemic control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J]. 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Nutrition and Dietetics, 2019, 119(4): 652-658.
[12]
迟家敏.实用糖尿病学[M].4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9.
最新修订时间:2023.10.26 15:47
小荷医典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Copyright©2022 xiaohe-jiankang.com 京ICP备19038866号-1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7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