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颈
又称:
宫颈
相关疾病:
子宫颈炎、子宫颈癌、子宫颈功能不全
相关症状:
阴道分泌物异常、阴道异常出血、下腹胀痛
概述
子宫颈是子宫体下方连接宫体和阴道的部分
可保护宫腔免受感染,保障胎儿正常发育以及参与受精过程
临床妇科检查和肿瘤早筛的常用取样部位,也是手术路径之一
定义
子宫颈是子宫腔和阴道之间的管形结构,起过渡作用。
位置
子宫颈位于子宫下部,连接子宫体和阴道。
结构
子宫颈内腔呈梭形,称为子宫颈管,成年妇女长2.5~3厘米;其下端为子宫颈外口,通向阴道,是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好发部位。
子宫颈以阴道为界,分为上下两部。上部占子宫颈的2/3,称为子宫颈阴道上部;下部占子宫颈的1/3,伸入阴道内,称为子宫颈阴道部[1]
功能作用
作用
防御功能—保护子宫腔,避免感染
宫颈管可分泌大量黏液形成胶冻状黏液栓,形成天然屏障防止子宫感染。
保障功能—避免胎膜早破和早产
宫颈阴道部的环形胶原纤维使其具有强大的张力,能够承受妊娠中、晚期胎儿增大和羊水增多导致的压力增加。
宫颈黏液的生育调节功能
精子对pH值十分敏感,宫颈黏液可在近排卵期为精子提供最佳的生存环境。
排卵期高浓度的雌激素使宫颈黏液稀薄,利于精子上游。
排卵期黏液中糖含量最高,为精子供能,利于精子较长时间生存。
排卵后最佳受精时间后,阻止精子进入子宫,避免活力减退的卵子受精。
临床应用
宫颈黏液是细菌进入宫腔的最后一道门户,很多微生物感染在宫颈口取材结果更可信,如淋球菌、衣原体、支原体等。
宫颈外口是子宫颈癌的好发部位,所以临床上在此处取材筛查宫颈癌,如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宫颈活检也多在此处进行。
子宫颈是胎儿的娩出通道,宫颈缩短、展平和宫颈外口扩张的程度是评估产程进展的重要指标。
子宫颈是进入宫腔的必经之路,是很多宫腔内手术操作的路径,如宫腔镜检查和治疗、人工流产、子宫颈管搔刮术等。
宫颈外口与坐骨棘水平和阴道外口的关系是评判子宫脱垂的重要指标[2-5]
异常表现
子宫颈炎症
以慢性子宫颈炎常见,多数患者没有明显症状。
部分患者可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增多、月经间期出血或伴随泌尿系统感染等。
需至妇科就诊,进行分泌物检查,明确病原体。
子宫颈肿瘤
包括良性和恶性肿瘤。
良性肿瘤以肌瘤常见,可表现为腹部坠胀、腹痛、排尿困难等。
子宫颈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常见症状包括阴道异常流血、分泌物增多及腹痛等。
需至妇科或妇科肿瘤专科就诊,进行妇科超声、CT、阴道脱落细胞、宫颈活检及组织病理等检查,明确肿瘤类型和分期。
子宫颈功能不全
由于先天发育不良或既往子宫手术(如刮宫术、宫腔镜操作)所导致。
多发生在孕中期,是晚期流产及早产的原因之一。
可以通过超声检查早期发现和诊断,最佳的检查时间是孕中期早期。
宫颈脱垂
属于子宫脱垂的一部分。
轻度患者多无症状,重度患者可感到腰部酸痛和下坠感、阴道口有肿物脱出、排便排尿困难等,建议妇科就诊[6-9]
生活建议
注意个人卫生,保持阴道微环境健康。
避免吸烟、饮酒、熬夜,增强运动锻炼,增强抵抗力和免疫能力。
积极注射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最好在性生活开始之前注射。
避免阴道冲洗和无必要的阴道上药,维持阴道正常的菌群和pH环境。
避免过早性生活,杜绝多性伴的性生活,尽量采用屏障法(避孕套)避孕。
尽量减少流产等操作。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
产后规范复诊,尽早发现产道机能恢复不全的情况,争取及时治疗。
发现咳嗽漏尿或者阴道脱出物,尽早就医[10]
参考文献
[1]
谢幸,孔北华等. 妇产科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2]
姚嘉裴,武艺等. 子宫颈解剖学结构与功能对妊娠的影响.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0,26(4):297-300.
[3]
Gonodeski GI, Hopfer U, et al. Estrogen acidifies vaginal PH by up regulation of protein secretion via the apical membrane of vaginal ectocervical epihtelial cells. Endocrinology, 2005, 146(2): 816-824.
[4]
Gonodeski GI. Estrogen modulation of epihtelial permedbility in cervical-vaginal cells of premenopausal and postmenopausal women. Menopausal, 2007, 14(6): 1012-1019.
[5]
da Silva CS, Adad SJ, et al. Increased frequency of bacterial vaginosis and Chlamydia trachomatis in pregnant women with human papillomavirus infection. Gynecol Obstet Invest, 2004, 58(4): 189-93.
[6]
Burd EM. Human papillomavirus and cervical cancer. Clin Microbiol Rev. 2003 Jan;16(1):1-17.
[7]
Cunningham FG,Norman FG,et al. 威廉姆斯产科学. 段涛,丰有吉等,译.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8]
Rand L,Norwitz ER. Current controversies in cervical cerclage. Semin Perinatol, 2003, 27(1):73-85.
[9]
刘卫红,张咏梅等. 子宫颈功能不全的诊治进展. 武警医学,2012,23(9): 807-808.
[10]
王临虹,赵更力. 中国子宫颈癌综合防治指南.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8,29(01): 1-3.
最新修订时间:2023.06.12 21:53
小荷医典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Copyright©2022 xiaohe-jiankang.com 京ICP备19038866号-1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7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