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14呼气试验
又称:
14C尿素呼气试验、尿素呼气试验
项目说明:
检查须空腹;检查前需停药;有辐射
概述
通过检测呼气中被幽门螺杆菌释放出的CO2,判断是否感染幽门螺杆菌
检测有无幽门螺杆菌感染
幽门螺杆菌感染、胃炎、消化性溃疡等
消化内科
定义
碳14尿素呼气试验是让我们先口服碳同位素14C标记的尿素;被标记的尿素会在胃内被幽门螺杆菌水解变成CO2和氨。被标记的CO2通过血液进入我们的肺脏,通过肺脏呼气排出体外。通过检测我们呼出的气体中幽门螺杆菌释放出的标记CO2,来检测是否有幽门螺杆菌感染。
这种方法无创伤、无痛苦,安全便捷,准确性高,可用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动态检测。
分类
碳14尿素呼气试验根据检测方法的不同分为闪烁法和电离法。
闪烁法
闪烁法是尿素呼气试验检测效率较高的检测方法,目前主要有液体闪烁法和固体闪烁法等。
我们呼气样本中碳14不断衰变产生β射线,β射线的能量激发闪烁体发出荧光,光电倍增管检测到荧光后再将其转换为电信号,就得到样本的放射性活度。
电离法
电离法是采用高灵敏度的盖革-米勒计数管,直接探测14C的低能量β射线,通过放大形成符合可探测的电脉冲,并分析计算得出数据,因其采用便捷的干式卡片采集气体,使用极为便捷,也称为卡式法。
检查目的
用于诊断是否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
适用人群
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后的复查。
消化性溃疡(不论是否活动和有无并发症史)。
黏膜相关淋巴样组织淋巴瘤。
慢性萎缩性胃炎、肠化生、上皮内瘤变。
胃癌家族史一级亲属。
早期胃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
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物。
长期接受质子泵抑制剂治疗。
未经检查的消化不良(无报警症状)。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其他原因不能解释的缺铁性贫血。
其他原因不能解释的维生素B12缺乏病。
无症状的体格检查人群(包括胃部良/恶性疾病风险筛查)。
家庭成员(曾经/现在)幽门螺杆菌感染。
有意向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个人。
禁忌人群
幼儿。
妊娠期、哺乳期妇女。
检查风险
14C作为碳元素的同位素,有一点放射剂量(大概相当于正常人1⽇的本底辐射暴露剂量)。剂量很小,对正常成人来说完全不用担心,但对于幼⼉、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最好选择没有放射性的13C检测。
参考价格
碳14呼气试验检查费用在50~100元左右,但费用因地区、医院级别、检查仪器的不同,价格也会有浮动。
检查流程
检查时间
检查过程大概需要半小时左右。检查时长与检测仪器、检测方法的不同会有所差别。
检查方法
吞服尿素14C试剂
检查前需要空腹。检查时吞服尿素14C胶囊1粒,可饮用少量水送服胶囊。
服药后需等待30分钟左右,期间仍不能吃喝,保持静坐,避免剧烈活动。
收集气体
使用液体闪烁法检测时,取出集气瓶和吹气管,通过吹气管向集气瓶内的液体缓慢吹气,吹气时间为 1~3分钟, 当集气剂颜色由紫红色变为无色时停止吹气。
使用卡式法检测时,取出呼气卡(或集气卡)和吹气嘴,通过吹气嘴向集气卡内徐徐吹气,避免猛力呼气,确保呼出的气体来自肺部。
使用固体闪烁法检测时,取出闪烁采样瓶和吹气管,通过吹气管向瓶内缓慢吹气。
卡式法和固体闪烁法吹气时间为 3~5分钟,当呼气卡(或集气卡)上的指示颜色大部分由蓝色变为白色或由橙红色变为黄色时,即可停止吹气。
检测样本
将集气瓶、呼气卡(或集气卡)或闪烁采样瓶交于医务人员。
医务操作人员将收集到的集气瓶、呼气卡(或集气卡)或闪烁采样瓶,按操作规程进行检测并打印诊断结果。
注意事项
应在空腹检测,检测过程中不宜进行剧烈活动。
在吹气前充分了解吹气流程和注意事项,以免造成药品误用或未能采集到合格样本。
检测前需停用各类抗生素和铋剂至少4周,停用抑酸药物(如质子泵抑制剂、钾离子酸阻滞剂)至少2周。
存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等情况可能会导致检查结果不准确,可待病情稳定后再行检查。
曾经做过胃部手术可能会导致碳14结果不准确,建议通过其他方法进行幽门螺杆菌的检查。
出报告时间
10分钟~2小时即可出报告。具体报告时间因地区、医院级别、检查仪器的不同,可能存在差异。
结果解读
碳14尿素呼气试验通过检测呼气中放射性核素衰变计数来判定有无幽门螺杆菌感染,确定具体的判断值是以不同的试剂和配套仪器检测的临床试验数据为基础。
常用结果表示方法包括液体闪烁法、固体闪烁法和卡式法。
闪烁法以DPM≤99为阴性,卡式法以DPM<50为阴性。
正常结果
检查结果为阴性,说明没有幽门螺杆菌感染。
异常结果
检查结果为阳性,说明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
就医建议
通过碳14尿素呼气检查,结果为阴性的,说明没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如有胃肠不适症状,酌情就诊。
结果阳性,说明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需要就诊于消化内科,并得到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
参考文献
[1]
国家消化系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上海),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 幽门螺杆菌-尿素呼气试验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0年). 中华消化杂志,2020,40(12):797-802.
[2]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幽门螺杆菌学组. 第六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非根除治疗部分). 中华消化杂志,2022,42(05):289-303.
[3]
李利安,王艳卿,杜伟. 卡式14C-尿素呼气试验对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 中原医刊,2007,34(10):91-92.
[4]
项安易,李全林,周平红. 幽门螺杆菌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中华消化杂志,2022,42(11):789-792.
[5]
孙国壮,孔桂美. 儿童感染幽门螺杆菌的研究现状及临床治疗策略.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21,27(19):3013-3016.
[6]
MalfertheinerP, MegraudF, O′MorainCA, et al. Management of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the Maastricht V/Florence consensus report[J]. Gut, 2017, 66(1): 6-30.
[7]
SuganoS, TackJ, KuipersEJ, et al.Kyoto global consensus report on Helicobacter pylori gastritis[J].Gut,2015,64(9): 1353-1367.
[8]
CheyWD, LeontiadisGI, HowdenCW, et al. ACG clinical guideline: treatment of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J]. Am J Gastroenterol, 2017,112(2): 212-239.
[9]
安徽省消化内科质量控制中心. 14C尿素呼气试验质量控制方案(2018年版)[J]. 安徽医学,2019,40(1): 前插3-前插6.
[10]
GrahamDY, MiftahussururM. Helicobacter pylori urease for diagnosis of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a mini review[J]. J Adv Res, 2018,13: 51-57.
[11]
赵媛媛,许建明,张磊,等.幽门螺杆菌感染常用诊断方法的对比研究[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16,33(6): 379-383.
[12]
国家消化系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上海),国家消化道早癌防治中心联盟(GECA),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幽门螺杆菌学组,等.中国幽门螺杆菌根除与胃癌防控的专家共识意见(2019年,上海)[J].中华消化杂志,2019,39(5): 310-316.
最新修订时间:2022.12.29 11:53
小荷医典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Copyright©2022 xiaohe-jiankang.com 京ICP备19038866号-1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7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