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效作用
本品为非甾体类抗炎药,具有镇痛、抗炎及解热的作用,中等用量时主要起解热、镇痛作用,大剂量时抗炎作用显著。
适应证
用于缓解疼痛和流感引起的发热。
用于缓解创伤(如运动性损伤)引起的疼痛,以及腰背痛、牙痛、偏头痛、痛经、手术后疼痛。
用于缓解流感引起的发热[2]。
起效时间
口服本品后,一般15~30分钟即可产生止痛作用。
维持时间
目前尚无明确数据证明服用本品后其药效在机体维持多长时间,该药物的血浆半衰期为1.5~2小时,遵医嘱用药即可。
药物联用
目前该药物的药物联用尚无权威资料,如果在使用该药物期间需要应用其他药物,应先咨询医生[1-2]。
用药禁忌
禁用情况
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胃或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禁用。
支气管哮喘患者禁用。
血液凝固患者禁用。
血细胞生成障碍患者禁用。
服用阿司匹林或者其他非甾体抗炎药后诱发哮喘、荨麻疹或者过敏反应的患者禁用。
禁用于冠状动脉搭桥术围手术期疼痛的治疗。
应用非甾体抗炎药后发生胃肠道出血或穿孔病史的患者禁用。
有活动性消化道溃疡/出血,或者既往曾复发溃疡/出血的患者禁用。
重度心力衰竭患者禁用。
慎用情况
高血压患者慎用。
有心力衰竭(如液体潴留和水肿)病史的患者慎用。
过敏体质者慎用。
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糖尿病患者慎用。
有出血性疾病患者慎用。
特殊人群用药
孕妇:妊娠7~9个月使用本品,可能出现动脉导管闭合不全,以及可能减低子宫收缩,因此孕妇应避免使用本品。
哺乳期女性:因目前对哺乳期女性使用本品的研究和临床经验有限,哺乳期妇女应避免使用本品。
儿童:因目前对儿童使用本品的研究和临床经验有限,12岁以下的儿童应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老年人:因目前缺乏老年患者使用本品的研究和临床经验有限,所以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不良相互作用
其他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酒精对胃肠道有不良影响,与本品合用,有高度发生胃肠道出血的风险,应谨慎联用。
乙酰水杨酸:可抑制本品与蛋白质结合,应谨慎联用。
丙磺舒、苯磺唑酮:与本品合用,能够延迟本品的排泄,而且可使丙磺舒、苯磺唑酮促进尿酸排泄的作用降低,应谨慎联用。
口服抗凝血剂:与本品合用,可增加出血的风险。
利尿剂、抗高血压药物:与本品合用,可降低利尿剂及抗高血压药物的作用,应谨慎联用。
地高辛:与本品合用,可提高地高辛的血浆浓度,应谨慎联用。
苯妥英:与本品合用,能够提高苯妥英的血浆浓度,应谨慎联用。
锂剂:与本品合用,需要对锂的血浆浓度进行严格监测,应谨慎联用。
甲氨蝶呤:与本品合用,可增加甲氨蝶呤的毒性,应谨慎联用。
氯苯氨丁酸:与本品合用,可增加氯苯氨丁酸的毒性,应谨慎联用。
吗氯贝胺:与本品合用,能够增强本品的药效,应谨慎联用[1-3]。
用法用量
剂型规格
颗粒剂:0.2g/袋;0.4g/袋;0.6g/袋(以布洛芬计)。
具体用法
用法
口服,将药品放入水杯中,加入适量的温水,混合到药液完全溶解后即可服用。
空腹服用本品起效更为迅速。
用量
成人和12岁以上患者:通常一次0.6g,一日1~2次。一般每日剂量不要超过1.2g,或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药物漏用
每日服药1次时,如果在常规时间出现漏服,应在当日想起时立即补服,如果第二日才想起,则无需补服,应按正常剂量服用。
每日服药2次时,如果漏服药物时间较短,请尽快补服,但如果快到下一次服药时间(超过两次正常用药间隔时间的一半),请跳过此次漏服的剂量,直接于下一次服药时间服药。切记不可一次服用两倍剂量,以免引起毒性反应。
举例:本应在当日8时、20时分别服药,患者8时忘记服用,14时后想起,则无需补服,于20时正常服用即可。若在14时前想起,则应立即补服,再于20时正常服药即可。
如果您有不能确定的情况,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药物过量
目前尚无关于本品过量使用的研究资料,请遵医嘱服用。
如不慎过量,应立即就医,由医生进行催吐、洗胃等处理,如果药物已经吸收,可使用碱性药物来加快肾脏排泄本品,同时注意保持呼吸道畅通。
药物停用
应用本品可能引起致命的、严重的皮肤不良反应,如剥脱性皮炎、史-约综合征以及中毒性表皮坏死溶解症。应告知患者严重皮肤反应的症状和体征,在第一次出现皮肤皮疹或过敏反应的其他征象时,应停用本品。
服用本品期间,发生胃肠道出血或溃疡时,应停药。
如果用药后感觉不适,请及时告知医生,医生会根据不良反应的轻重判断是否应停药或采取必要的措施[1-3]。
不良反应
表现及处理方法
胃肠道异常:可见恶心、腹胀、胃灼热、胃痛、食欲减退、腹泻或便秘、呕吐、糜烂性胃炎和便潜血(直到贫血),罕见胃肠道溃疡,并伴有出血。
处理方法:清淡饮食,如果症状持续或出现加重,应及时告知医生,遵医嘱使用抗胃酸药、止泻药等进行对症治疗;一旦出现胃肠溃疡,并伴有出血,立即停药并就医,由医生进行处理。
中枢神经系统异常:头痛、头晕、嗜睡、抑郁、焦虑、思维混乱、幻听、听觉和视觉障碍、中毒性弱视,少见精神病。
处理方法:注意休息,同时加强陪护,情况严重者需及时就医,遵医嘱调整药物剂量,并进行对症、支持治疗。
过敏反应:风疹、紫癜、瘙痒。
处理方法:发生皮疹时,应避免搔抓,停药并就医,在医师指导下进行对症治疗、抗过敏治疗等。
全身异常:极罕见多形糜烂性红斑综合征、支气管痉挛、红斑狼疮综合征、血液系统改变、心脏病患者发生急性肺水肿。
处理方法:出现全身不良反应时,应立即停药,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对症、支持治疗。
泌尿系统异常:肾乳头坏死、间质性肾炎、肾功能减退伴水肿形成。
处理方法:应及时停药并就医,由医生进行对症、支持治疗。
肝脏异常:肝功能障碍,转氨酶、碱性磷酸酶增高。
处理方法: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并进行对症、支持治疗。
实验室检查异常:较少见血尿酸增高,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降低,血小板聚集抑制伴出血时间延长。
处理方法: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并进行对症、支持治疗。
注意事项
药物贮存
密闭,室温下在干燥处保存。
存放在儿童接触不到的地方,避免儿童误服。
其他
本品含有阿司帕坦,因此不适用于苯丙酮尿症患者。
服用本品后,疼痛在3日内不减轻,请咨询医生,查出引起疼痛的真正原因。
根据控制症状的需要,在最短治疗时间内,使用最低有效剂量,可使不良反应降到最低。
在使用本品治疗过程中的任何时候,都可能出现胃肠道出血、溃疡以及穿孔的不良反应,其风险可能是致命的。这些不良反应可能伴有或不伴有警示症状,也无论患者是否有胃肠道不良反应史或者严重的胃肠事件病史。
本品可能引起严重心血管血栓性不良事件、心肌梗死以及中风的风险增加,其风险可能是致命的。有心血管疾病或者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患者,其风险更大。患者应警惕胸痛、气短、无力、言语含糊等症状和体征,当有任何上述症状或体征发生时应立即就医。
本品可导致新发高血压或者使已有的高血压症状加重,其中的任何一种都可导致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增加。
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2]。
参考文献
[1]
国家药典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化学药和生物制品卷(2015年版).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7.
[2]
精氨酸布洛芬颗粒说明书(国药准字H20070139、H20058761).
[3]
熊方武,余传隆,白江秋,等. 中国临床药物大辞典:化学药卷.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8.
[4]
喻维新,赵汉臣,张晓东. 药师手册.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9.
[5]
布洛芬.[2023-01-12](https://www.drugs.com/ibuprofen.html)
[6]
Saiz-Rodríguez M, Valdez-Acosta S, Borobia AM,et al. Influence of Genetic Polymorphisms on the Response to Tramadol, Ibuprofen, and the Combination in Patients With Moderate to Severe Pain After Dental Surgery. Clin Ther. 2021 May;43(5):e86-e102. doi: 10.1016/j.clinthera.2021.03.005. Epub 2021 Apr 1. PMID: 33812699.
[7]
曹泽毅. 中华妇产科学:下册.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
[8]
刘治军,韩红蕾. 药物相互作用基础与临床.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最新修订时间:2023.02.16 14:47
小荷医典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