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效作用
清胃止痛微丸为清热止痛药,具有清胃泄火、柔肝止痛的功效,主要成分为黄连、地榆、白芍、白及、鸡内金[1]。
适应证
清胃止痛微丸的功效为清胃泄火、柔肝止痛,主要用于治疗火郁型胃脘痛,可缓解胃脘灼痛拒按、喜冷饮、口干苦、泛酸、烦躁易怒、舌红苔黄等表现;消化性溃疡、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出现上述证候时也可使用[1]。
药物联用
目前清胃止痛微丸的药物联用尚无权威资料,如果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用药禁忌
禁用情况
对本品中任一成分过敏的人,禁止服用。
慎用情况
过敏体质者慎用。
孕妇慎用[1]。
特殊人群用药
孕妇慎用。本品药性苦寒,孕妇应谨慎使用,以免引起不良后果。
哺乳期女性应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儿童需在医生指导下用药,且服药时必须有成人监护,以免出现吞咽意外。
老年人应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配伍禁忌
清胃止痛微丸中所含白芍与藜芦存在配伍禁忌,因此本品不宜与藜芦及其制剂存在配伍禁忌。
清胃止痛微丸中所含白及与乌头类药物(如附子、川乌、草乌等)存在配伍禁忌,因此本品不宜与乌头类药物及含有乌头类药物的制剂同用[2]。
如果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为避免发生药物不良相互作用,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用法用量
剂型规格
微丸:每袋装3.2g[1]。
具体用法
用法
口服,温开水送服。
用量
一次3.2g(1袋),一日3次,6 周为一疗程,或遵医嘱[1]。
药物漏用
清胃止痛微丸中一般每日用药3次,如果出现漏服,想起忘记服药的时候,距离下次服药时间已经不足标准用药时间间隔的一半,就不要再补服了,下次按时、按量服药即可。绝对不可以一次服用双倍药量。
举例:本应在当天6时、14时、22时分别服药,患者6时服用一次,14时忘记服用,18时后想起,则无需补服,于22时正常服用即可。若在18时前想起,则应立即补服,再于22时正常服药即可。
药物过量
清胃止痛微丸具有清胃泄火的作用,过量用药可能会清热太过,导致体内寒邪较盛,出现腹泻、腹痛、恶心呕吐等不适。
如果不慎服用过量,应立即停药,症状较轻者,一般可自行缓解;若症状较重或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对症治疗。
药物停用
遵医嘱足疗程用药后,症状明显改善或症状消失,可在医生指导下停止用药。
如果用药后出现较为严重的腹泻或稀便[1],应暂停用药并去医院就诊。
遵医嘱服药后症状无改善,或症状加重,或出现新的严重症状,应马上停药并去医院就诊。
注意事项
不良反应
消化系统反应:偶见腹泻、稀便。
处理方法:轻微腹泻、稀便者,无需特殊处理,一般不影响继续治疗,但应注意清淡饮食;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或者出现加重,还应暂停用药,遵医嘱进行止泻治疗[1]。
药物贮存
密封保存。
放于儿童不能接触到的地方。
其他
用药期间,避免吸烟、饮酒。
用药期间,避免食用辛辣、不易消化的食物,如姜、辣椒、年糕等。
用药期间,避免食用生冷、油腻食物(如冰淇淋、油炸食品)。
参考文献
[1]
清胃止痛微丸药品说明书(国药准字Z20050089).
[2]
国家药典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临床用药须知:中药饮片卷(2015年版).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7.
[3]
张伯礼,吴勉华. 中医内科学.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7.
[4]
喻维新,赵汉臣,张晓东.药师手册.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9.
[5]
陈志强,杨关林.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6.
最新修订时间:2023.03.31 11:40
小荷医典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