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效作用
盐酸左氧氟沙星是人工合成抗生素,其活性成分为左氧氟沙星,为临床上常用的广谱抗生素,具有抗菌作用。可用于治疗敏感菌引起的各种急性感染、慢性感染和难治性感染,如单纯性淋病奈瑟菌性尿道炎、盆腔炎和支气管炎等。
适应证
本品主要用于治疗敏感菌导致的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皮肤及皮肤软组织、五官科、生殖系统及胃肠道感染性疾病,具有较好的抗感染作用。
呼吸系统疾病
如医院获得性肺炎、社区获得性肺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等。
主要是由甲氧西林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流感嗜血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链球菌(包括多重耐药性菌株)、副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肺炎衣原体、肺炎军团菌或者肺炎支原体等病菌感染引起。
五官科疾病
如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或卡他莫拉菌引起的急性细菌性鼻窦炎、细菌性结膜炎、细菌性角膜炎等。
生殖系统疾病
包括由粪肠球菌、大肠埃希菌、甲氧西林敏感的表皮葡萄球菌感染导致的男性急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急性附睾炎,女性急慢性盆腔炎、宫腔感染、附件炎等。
泌尿系统疾病
包括复杂性泌尿系统感染、非复杂性泌尿系统感染、急性肾盂肾炎等,由大肠埃希菌、粪肠球菌、肺炎克雷伯菌等所致的感染。
非复杂性及复杂性皮肤及皮肤结构感染
治疗对于甲氧西林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化脓性链球菌或奇异变形杆菌引起的复杂性皮肤及皮肤结构感染,如蜂窝织炎、脓皮病、伤口感染和脓疱病等。
吸入性炭疽
主要用于预防炭疽吸入暴露后。
药物联用
目前该药物的药物联用尚无权威资料,如果在使用该药物期间需要应用其他药物,应先咨询医生,听从其建议选择合适的药物和用药方法。
其他用途
据广东省药学会发布的《超药品说明书用药(2022年版)》,除了前述适应证以外,在尚无有效或者更好治疗手段等特殊情况下,左氧氟沙星片还可用于耐多药的结核病治疗。
以上用法虽然暂未在药品说明书中明确,但是该用法是结合了临床研究数据、医生个人的临床经验,以及患者的病情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后制定的用药方案。
不过,实施时需要在医师取得患者知情同意后进行规范治疗,相关用法用量应遵医嘱,患者切不可自行用药,以免延误病情。
用前必读
注意药品保质期,药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特殊人群、患有某些特殊疾病、正在使用其他药物者需要注意是否适合使用,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禁用情况
对本品及喹诺酮类药物过敏者禁用。
孕妇禁用。
哺乳期妇女禁用。
18岁以下患者禁用,但用于炭疽吸入(暴露后)的保护除外。
有肌腱疾病病史或发生过肌腱炎和肌腱断裂的患者应避免使用。
患有重症肌无力的患者应避免使用。
QT间期延长者应避免使用。
未纠正的低血钾者应避免使用。
使用Ⅰa类(奎尼丁、普鲁卡因胺)和Ⅲ类抗心律失常药品(胺碘酮、索他洛尔)者应避免使用。
周围神经病变病史的患者应避免使用。
慎用情况
精神疾病者慎用。
肾功能损伤慎用。
高龄人群慎用。
已知或怀疑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如严重的脑动脉硬化、癫痫)或存在其他风险因素的患者(如有发作倾向或发作阈值降低)慎用。
主动脉瘤和主动脉瘤高风险的患者慎用。
特殊人群
孕妇:由于左氧氟沙星可能会对胎儿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孕妇以及可能怀孕的女性,要禁止使用。
哺乳期妇女:由于盐酸左氧氟沙星进入人体后会转变为左氧氟沙星起效,而左氧氟沙星可进入乳汁,会影响婴幼儿健康发育,因此需要禁用。
18岁以下儿童和青少年患者:由于盐酸左氧氟沙星可能会对儿童青少年的骨骼、关节发育造成不利影响,还可会导致肌腱炎、肌腱断裂风险较高,因此对于18岁以下患者禁用。但用于炭疽吸入(暴露后)的保护除外。
60岁以上高龄人群:由于肾功能下降,罹患肌腱炎、肌腱断裂的风险以及肝毒性风险增高,因此慎用。
其他:糖尿病患者联合使用降血糖药物时,需要密切监测血糖。
相互作用
本品与其他药物或食物(包括饮料)一起使用时,会彼此发生相互作用,影响药效或增加不良反应等,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调整药物使用或药物剂量。以下仅列举主要且常见的药物,具体可咨询医生的意见。
含有镁的抗酸制剂、铝、硫糖铝、含有铁离子等金属阳离子的药物、含有锌离子的多种维生素药物及保健品、去羟肌苷分散片/咀嚼片或者儿科使用的冲剂:不可与本品在2小时内同时服用,因以上药物会干扰盐酸左氧氟沙星的吸收,降低疗效。
使用Ⅰa类(奎尼丁、普鲁卡因胺)、Ⅲ类抗心律失常药品(胺碘酮、索他洛尔)及德拉马尼的患者同时使用本品,可能出现严重心律失常。
茶碱类、非甾体抗炎药:与本品联用时,可能会加重本品的中枢神经系统毒性,使用时应咨询专业医师,慎用或避免合用。如需同时使用时,应随时监测患者的血药浓度,根据临床结果调整剂量。
控糖药物:与本品联用时避免与口服降血糖药合用,可能会引起血糖失调。
华法林或衍生物:与左氧氟沙星合用可能导致华法林的作用增强,增加患者出血的风险,因此如确有联用的必要,应监测患者凝血酶原时间以及是否有出血倾向。
非甾体抗炎药:本品与布洛芬等非甾体消炎药合用引起中枢神经兴奋,导致抽搐等的发病率增加,应加强监测。
如果与富含铁、钙、镁的食物同时服用,可降低本品的生物利用度。
用法用量
本品不同规格的用法用量可能存在差异,应在医生指导下用药,以确保疗效和用药安全性,还能减少耐药的可能。
剂型规格
本品有多种规格,常用规格如下。
片剂:0.1g/片;0.2g/片;0.25g/片;0.5g/片。
本品为类白色薄膜衣片,除去包衣后显类白色或淡黄色。
具体用法
用法
口服,用温水送服。
用量
肾功能正常患者的剂量
治疗非复杂性尿路感染3天一疗程,粪肠球杆菌、阴沟肠球菌、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等导致的复杂性尿路感染10天一疗程时,需要每天服用0.25g,每24小时服用1次。
治疗吸入性炭疽暴露后的成年人和体重大于50公斤、年龄在6个月及以上的儿童青少年,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非复杂性皮肤及皮肤软组织感染、慢性支气管炎的细菌性感染导致急性发作加重,每天服用0.5g,每24小时服用1次。
甲氧西林敏感性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流感及副流感嗜血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黏膜炎莫拉菌,嗜肺军团杆菌等导致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急性细菌性鼻窦炎7至14天一疗程时,每天服用0.5g,每24小时服用1次。
治疗医院内肺炎7~14天一疗程,治疗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副流感嗜血杆菌、肺炎支原体或者肺炎衣原体导致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时以及治疗急性细菌性鼻窦炎5天一疗程,每天服用0.75g,每24小时服用1次。
复杂性皮肤及皮肤软组织感染以及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奇异变形菌导致的复杂性尿路感染或急性肾盂肾炎时,每天服用0.75g,每24小时服用1次。
肾功能不全者的剂量
肾功能正常时服用0.75g者,如肌酐清除率在20~49mL/分钟,则调整为48小时使用1次药物;肌酐清除率在10~19mL/分钟者及需要依赖血液透析或持续性非卧床性腹膜透析生存者,可在第一次给药0.75g,随后每48小时给药一次,为0.5g。
肾功能正常时服用0.5g者,如肌酐清除率在20~49mL/分钟,则调整为首次给药0.5g,随后每24小时给药0.25g;肌酐清除率在10~19mL/分钟者及需要依赖血液透析或持续性非卧床性腹膜透析生存者,可在第一次给药0.5g,随后每48小时给药一次,为0.25g。
肾功能正常时服用0.25g者,如肌酐清除率在20~49mL/分钟,无需调整用药;肌酐清除率在10~19mL/分钟者,每48小时给药一次0.25g即可;如治疗单纯性尿路感染,可不调整用药。需要依赖血液透析或持续性非卧床性腹膜透析生存者,一般不用本品。
儿科患者(<18岁)中的剂量
<18岁患者 ,仅用于吸入性炭疽(暴露后)的保护,且一般仅用于≥6个月的患者。
如果体重>50公斤,一般使用0.5g,每天一次。
如果体重<50公斤,一般按8mg/公斤体重给药,每次剂量不得超过0.25g,每天2次。
特别提醒,用于吸入性炭疽(暴露后)的保护时,多需连续用药60天,对肌肉骨骼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增加,因此仅当获益超过风险时,才能谨慎决策使用。
疗程
本品可用于多种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大多数情况下,疗程通常为3~14天,平均10天。但是具体时间与病情密切相关,需要遵医嘱用药。
用后必读
本品使用后部分人群可能会出现恶心、头晕等不良反应,还可能会导致肌腱炎、肌腱断裂等严重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影响生活工作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医生会酌情进行剂量调整或更换其他治疗方案。严重不良反应需要立即停药,并及时就医。
药物起效时间
本品通过口服吸收良好,一般在口服后1~2小时血药浓度达峰值,而药物一般在此前已经起效。
药物维持时间
盐酸左氧氟沙星的维持时间尚不明确,与病原菌和体内药物浓度有关,服用本品后,其血浆清除半衰期一般为6~7.6小时,一般一日给药一次即可。
不良反应
由于个体差异的不同,本品可能会出现多种不良反应。以下仅列举部分可能,不代表会实际发生。
消化系统
表现:恶心、呕吐、腹泻、腹痛。可导致艰难梭菌腹泻、肝炎、黄疸、急性肝坏死。
处理办法:症状较轻者,及时停药即可;症状较重者要立即停药,立即就医,对症支持治疗,避免出现严重肝损伤、脱水等问题。
中枢神经系统
表现:症状较轻者表现为失眠、头痛、头昏。症状较重者会出现精神异常、抽搐、惊厥等。另外会导致重症肌无力症状加重,癫痫发作,自杀念头等。
处理办法:症状较轻者停药后症状可逐渐减轻消失;症状较重者,要立即停药,及时就医,进行抗癫痫、抗精神病治疗等。
光敏反应
表现:药物在紫外线的激发下会生成活性氧,引起皮肤炎症。患者会出现皮肤瘙痒、红斑,严重时出现皮肤糜烂和脱落。
处理办法:服药后要避免日晒,一般可缓解症状。如果症状较重,要停药,并针对性进行治疗。
心血管系统
表现:该类不良反应出现较为罕见。一旦出现,后果严重。会引起患者Q-T间期延长、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以及心室颤动等。还可能引发主动脉瘤和主动脉夹层,
处理办法:一旦出现不良反应需立即紧急就医,以免危及生命。
软骨损害
表现:该类不良反应多数出现于儿童。在用药后会出现关节痛和关节水肿和其他肌肉骨骼疾病的表现。潜在的不可逆转的严重不良反应包括肌腱炎和肌腱断裂。
处理办法:一旦出现,要立即停药,观察症状。如果症状持续加重,要立即就医治疗。
周围神经异常
表现:感觉迟钝,有莫名疼痛感,烧灼感,刺痛感,麻木感以及对温度等感觉异常等。
处理办法:一般停药后症状可逐渐缓解、消失。如果症状持续存在,要及时就医,进行神经营养恢复治疗。
泌尿系统
表现:会导致急性肾功能不全、肾衰竭。
处理办法:一旦出现少尿、无尿、恶心呕吐等,要立即紧急就医,必要时进行透析等支持治疗,挽救肾功能。
血液系统
表现:会导致贫血,包括溶血性贫血和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症、包括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细胞减少症等。
处理办法:一旦出现异常出血或者血象异常,要立即停药,紧急就医治疗,对症处理,避免症状加重。
其他不良反应请仔细阅读说明书,不同厂家生产的产品相关内容可能有差异,如有疑问请咨询医生。
药物漏用
本品不按时使用容易产生耐药性,一旦发现漏用应立即补用,下次按原剂量,用药时间可适当顺延。
药物过量
过量危害
胃肠道不适:可出现口腔溃烂,口渴,恶心、呕吐、腹泻、胃痛、胃中灼热等。
神经系统异常:可出现走路不稳,蹒跚而行,头晕,头痛,身体有麻木感、倦怠感,发冷,发热,兴奋,出现幻觉,肢体抽搐,神志昏迷。
血液系统异常:可出现白细胞减少,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血小板减少,溶血性贫血。
视力异常:可出现白内障,视力下降,色觉异常,复视(看东西重影)等。
处理措施
急性服用过量时,需要立即洗胃,给予水电解质平衡治疗。
如果出现代谢性酸中毒,可以使用碳酸氢钠注射液输注,以碱化尿液,促进肾脏排泄。同时也可使用呋塞米注射液进行强制利尿。
如果出现抽搐症状,要反复给予地西泮静脉注射液以对症治疗。
药物停用
停药指征主要是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和疗程结束。由于不同治疗目的的疗程时间差异较大,可以遵照医生建议,以下仅列举部分明显不良反应的情况,以供参考。
如用药后出现肌腱疼痛、肿胀或者已经被诊断为肌腱炎、肌腱断裂时,应立即停用该药,并立即就医、休息,换用其他药物。
如用药后出现意识昏迷,感觉有麻刺感,出现低血压甚至休克,引发癫痫,呼吸困难,舌头、咽喉以及面部水肿时,要立即停药,并进行抗过敏治疗。
如用药后出现情绪激动、焦虑、失眠,做噩梦,精神偏执,精神错乱,甚至有幻觉、自杀行为和想法时要立即停药,就医治疗。
如果用药后出现皮肤感觉异常,感觉迟钝,感觉接触物体的疼痛感降低,温度感觉迟钝,肢体的本体感觉减退等,要立即停药,就医治疗。
如果患者出现肝炎的体征和症状,应当立即停止使用本品,就医治疗。
如果用药后出现低血糖或者高血糖,要立即停药,并立即就医处理。
如果用药后,外出遭受日晒后出现皮肤烧灼感、红斑、水疱、水肿甚至破溃渗出,要立即停药,就医处理。
注意事项
本品应于遮光、密封保存,其他注意事项如下。
放置到儿童触摸不到的位置。
如果药片的外观性状与说明书不符,建议不要服用。
服用本品需要远离紫外线,避免日照。
服用本品后,需要多喝水,最好饮用水每天在2升甚至更多,以促进尿液稀释,降低尿液中的左氧氟沙星含量,以避免出现结晶。
服药最好避开吃饭时间,比如吃饭前1个小时,或者饭后2个小时,这样可以降低对药物吸收、药物浓度的影响。
有糖尿病史的患者,用药期间应密切监测血糖。
参考文献
[1]
国家药典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M].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0.
[2]
杨宝峰,陈建国.药理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3]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化学药和生物制品卷(2015年版)[M].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7.
[4]
盐酸左氧氟沙星片药品说明书(国药准字H20057797、H20074085、H20067329等).
[5]
黄选兆,汪吉宝. 实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6.
[6]
熊方武,余传隆,等. 中国临床药物大辞典:化学药卷(上卷).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18.
[7]
刘家琦,李凤鸣. 实用眼科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6.
[8]
范先群. 眼科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8.
[9]
喻维新,赵汉臣. 药师手册.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19.
[10]
陈新谦,金有豫,汤光.新编药物学 [M]. 18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最新修订时间:2025.01.02 19:27
小荷医典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