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效作用
本品是由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药厄贝沙坦和噻嗪类利尿药氢氯噻嗪组成的复合制剂,可以增强降低血压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单用厄贝沙坦或氢氯噻嗪不能有效控制血压的患者。
适应证
本品可用于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尤其适用于单用厄贝沙坦或氢氯噻嗪不能有效控制血压的患者。
药理作用
本品的主要成分为厄贝沙坦和氢氯噻嗪。
血管紧张素II是人体合成的,具有收缩血管、升高血压作用的活性物质,厄贝沙坦能够阻断血管紧张素II与受体的结合,使其无法起效,从而舒张血管,降低血压。
氢氯噻嗪能够削弱肾脏对尿的浓缩作用,使得尿量增加,血容量减少,从而降低血压。
二者均有降低血压的作用,两者合用可以起协同作用,增强降低血压的作用[1-2]。
药物联用
本品与氨氯地平、硝苯地平等钙通道阻断药联用可增强降压疗效。
对于难治性高血压患者,可在与钙通道阻断药联用的基础上加用第三种药物,如β受体阻滞药(如美托洛尔、比索洛尔等)、醛固酮受体拮抗药(如螺内酯,依普利酮等)或α受体阻滞药(如多沙唑嗪、特拉唑嗪等),能有效降低患者血压[3]。
你可能关注的问题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能长期服用吗?
符合适应证者可以长期服用。
目前原发性高血压仍无法治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能够帮助患者将血压维持在正常范围,通常需要终身服用。
用药期间注意监测血压,定期复查肝、肾功能、血清电解质水平。
如果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还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调整,不要自行调整或停药。
用前必读
本品禁用于过敏、哺乳期妇女、无尿患者等人群;运动员、肝功损害、心脏疾病等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谨慎使用。
禁用情况
对本药品过敏者禁用,对其他磺胺衍生物(氢氯噻嗪是一种磺胺衍生物)过敏者禁用。
怀孕第4至第9个月的孕妇禁用。
哺乳期妇女禁用。
无尿患者禁用。
严重肾功能损害(肌酐清除率<30ml/分)患者禁用。
顽固性低钾血症患者禁用。
高钙血症患者禁用。
严重肝功能损害、胆汁性肝硬化、胆汁淤积患者禁用。
慎用情况
运动员慎用。
轻中度肾功能损害患者慎用,必要时要对血清钾、肌酐和尿酸定期监测。
肝功能损害患者慎用。
肥厚梗阻性心肌病、二尖瓣和主动脉瓣狭窄患者慎用。
本品对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通常没有治疗效果,所以不推荐使用本品。
电解质紊乱患者,应定期进行血清电解质测定。
银屑病、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慎用。
有半乳糖不耐症、乳糖酶缺乏症或葡萄糖 - 半乳糖吸收不良等罕见遗传性疾病的患者不应使用本品。
有非黑色素瘤皮肤癌病史的患者慎用。
有过敏病史或支气管哮喘病史的患者使用本品易发生过敏反应,应慎用。
在用本复方治疗之前应纠正低血压、血容量不足的情况。
特殊人群
孕妇
怀孕4至9个月期间禁止使用,在怀孕1~3个月时不推荐使用。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可透过胎盘,对胚胎造成伤害,怀孕的第4至9个月,若服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可能导致胎儿与新生儿的肾功能衰竭、胎儿的头颅发育不良、严重者可导致胎儿死亡。怀孕4至9个月期间禁止使用。
此外,由于噻嗪类药物氢氯噻嗪可能引起胎盘灌注降低、胎儿电解质紊乱、胎儿或新生儿黄疸等不良反应,在怀孕1~3个月时不推荐使用。
若服用本药期间计划妊娠,需提前告知医生,医生将根据患者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哺乳期妇女
哺乳期妇女不建议使用本药品。
目前尚不明确厄贝沙坦是否分泌入人乳,但动物实验显示可通过鼠的乳汁分泌。
大量服用噻嗪类药物氢氯噻嗪,由于明显的利尿作用,可能抑制乳汁分泌。
儿童
在18岁以下人群的使用经验不足,药物安全性和有效性尚不明确,应在医生指导下谨慎使用。
老人
老年患者的剂量无需改变,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相互作用
禁止配伍
与肾素抑制剂阿利吉仑合用时,两者均作用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可增加高钾血症、低血压风险与肾毒性作用,禁用于糖尿病患者或中度至重度肾功能损害的患者。
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如卡托普利)合用时,两者作用机制相似,均作用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可增加不良反应风险。不推荐两者合用[4-5]。
谨慎配伍
与锂剂合用时,噻嗪类利尿剂氢氯噻嗪会降低肾脏对锂的清除能力,可能引起血清锂离子升高和锂中毒。
与保钾利尿药螺内酯,钾补充药氯化钾等能够升高血钾的药品合用,可增加血钾升高的风险,建议定期监测血钾[6]。
与酒精、尼古丁、巴比妥类药物用时,可增强降压作用,能增加体位性低血压发生的风险,注意监测血压。
与皮质激素合用时,氢氯噻嗪可增加尿液中钠、氯、钾等离子的排泄,尤其是钾离子,可能增加低钾血症风险,注意监测血清各项离子水平。
与强心苷类药物合用时,氢氯噻嗪可导致低钾与低镁血症,可能诱发强心苷类药物(如地高辛)的心律失常不良反应。
非甾体抗炎药:本品的降压作用可以被非甾体抗炎药(如双氯芬酸钠)减弱,合用时可能削弱本品抗高血压作用。 另外,对于血容量减少、老年、肾功能损伤等人群,联用这两种药物可能会使肾功能恶化。如需合用,应严密监测肾功能。
与降糖药合用时,由于氢氯噻嗪可升高血糖,降低胰岛素敏感度,可能降低降糖药的疗效,必要时调整糖尿病治疗方案,注意监测血糖。
特别提示:与本品有相互作用的药物还有很多,如果正在使用其他药物,在使用本品前需告知医生,并咨询医生能否同时使用。
用法用量
本品为处方药,应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包括用法、用量及用药时间,切不可擅自用药。
剂型规格
片剂:150mg/12.5mg(每片药品含有150 mg的厄贝沙坦,12.5 mg的氢氯噻嗪);300/12.5mg(每片药品含有300 mg的厄贝沙坦,12.5 mg的氢氯噻嗪)。
具体用法
用法
口服,用适量水送服。厄贝沙坦氢氯噻嗪不受食物影响,可在餐前或餐中服用。
用量
医生会结合患者特点、血压情况制定用药剂量。
单独使用氢氯噻嗪或厄贝沙坦150mg仍无法将血压控制在目标范围的患者,通常使用规格为150mg/12.5mg的药品,一般每日一次,每次一片。
单独使用氢氯噻嗪或厄贝沙坦300mg,或使用150mg/12.5mg药品仍无法将血压控制在目标范围的患者,通常使用规格为300mg/12.5mg的药品,一般每日一次,每次一片。
特别提示:不推荐日剂量超过厄贝沙坦300mg/氢氯噻嗪25mg,如有需要,可根据医生建议,联合其他降压药使用。
用后必读
本品起效较快,用药后部分人群可能会出现皮疹、头晕、恶心等不良反应。发生严重不良反应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医生会酌情进行剂量调整或更换其他治疗方案。
起效时间
本品口服后可以快速吸收,口服后厄贝沙坦和氢氯噻嗪分别在1.5~2小时和1~2.5小时达到血浆峰浓度,说明在此之前药物已经开始起效[7]。
维持时间
厄贝沙坦的终末消除半衰期为11~15小时;氢氯噻嗪的平均血浆半衰期为5~15小时。按每日一次的服药方法,三天内达到稳态血浆浓度。
本品给药后作用持久,通常每日用药1次即可达到理想的血药浓度,一般降压效果可持续24小时[8]。
不良反应
表现
过敏反应:如皮疹、荨麻疹等。
神经系统异常:常见头晕,偶见目眩、头昏、感觉异常等。
眼异常:黄视症、暂时性视力模糊等。
耳异常:耳鸣。
呼吸异常:咳嗽、呼吸困难。
胃肠道异常:常见恶心、呕吐,偶见腹泻、口干等。
心脏异常:偶见心动过速、低血压等。
肝胆异常:如黄疸、转氨酶升高、肝炎等。
肾和尿道异常:常见排尿异常。
骨、骨骼肌、结缔组织异常:如手、脚等肢端出现水肿,肌肉疼痛等。
全身异常:如乏力、疲劳、发热等。
血管异常:偶见脸红、血管神经性水肿(表现为眼睛、嘴唇、喉咙附近的皮肤突然变大、增厚、肿胀等)。
皮肤与皮下组织异常:光过敏反应、非黑色素瘤皮肤癌。
生殖系统异常:如性欲改变、性功能障碍等。
其他:如电解质紊乱、高血糖、血尿酸升高、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升高。
处理方法
如仅出现轻微的胃肠道、全身不适,一般无需特殊处理,通常患者能够耐受其不良反应。
如果出现呼吸困难、眩晕、眼前发黑等症状,应立即停药,前往急诊就医,遵医嘱进行治疗,如有必要,可在医生指导下立即就地抢救[9]。
如出现喉咙肿胀,呼吸困难,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如有必要,可在医生指导下立即就地抢救。
药物漏用
本品如当日发现漏服,可立即补服1片,次日发现漏服,则不需要补服,按原剂量在规定时间服用[10]。
药物过量
过量服用本品可能会出现明显的低血压,心动过速或心动过缓、恶心、昏睡等症状,需立即急诊就医。
低血压
症状:头晕、心悸等。
措施:让患者平躺下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洗胃、催吐、活性炭吸附、补液等对症治疗,排出剩余未吸收的药品。
心动过速或心动过缓
症状:心悸、乏力、呼吸急促等。
措施:立即停药,严密监测患者血液中的各项离子水平、肌酐水平,及时补充离子及液体,维持患者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正常。
电解质紊乱、脱水
症状:恶心、昏睡、口渴等。
措施:立即停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洗胃、催吐等对症治疗,排出剩余未吸收的药品,注意监测肾功能、电解质,及时补充电解质和液体[11]。
药物停用
出现以下情况时,应立即停药,并及时就医,遵医嘱调整用药方案。
出现皮疹、荨麻疹、呼吸困难,甚至休克等过敏症状。
出现头晕、心悸等低血压表现。
出现乏力、眼前发黑等症状。
注意事项
本品应干燥密封保存,不要放在温度超过30℃的地方,避免潮湿或阳光直射,此外,其他注意事项如下:
药物要远离儿童。
服用本药品期间注意监测血压,若进行体育运动或发生呕吐、腹泻,为预防低血压,应比未服用药物时补充更多水分。
本品种的氢氯噻嗪成分可能会使皮肤对日光更为敏感,导致皮肤癌风险增加,注意防晒。
饮酒可能会加强降压效果,有引发低血压风险,建议不要饮酒。
注意监测血压,按时复诊,医生将定期进行实验室检查,监测不良反应,为接下来的用药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药品说明书.(国药准字J20130041、J20130037、H20133185等).
[2]
李俊. 临床药理学[M]. 6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
[3]
杨宝峰,陈建国. 药理学[M]. 9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8.
[4]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高血压联盟.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18年修订版)[J].中国心血管杂志,2019,24(1):24-56.
[5]
陈新谦, 金有豫, 汤光. 新编药物学[M]. 18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8.
[6]
国家药典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二部)[M]. 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0.
[7]
黄峻,黄祖瑚. 临床药物手册[M]. 5版.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5.
[8]
MayoClinic. [2023-11-13]. https://www.mayoclinic.org/drugs-supplements/irbesartan-and-hydrochlorothiazide-oral-route/description/drg-20074985#:~:text=Irbesartan%20and%20hydrochlorothiazide%20combination%20is,arteries%20may%20not%20function%20properly.
[9]
刘志涛. 实用心血管疾病综合治疗学[M]. 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6.
[10]
喻维新,赵汉臣. 药师手册.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9.
[11]
UptoDate. [2023-11-13]. https://www.uptodate.cn/contents/irbesartan-and-hydrochlorothiazide-drug-information
最新修订时间:2023.11.20 18:00
小荷医典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