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预防A群、C群脑膜炎球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如脑脊髓膜炎、肺炎等
全程需要接种1~3剂次,不同年龄和不同企业生产的疫苗需要接种的剂次不同
用于3月龄及以上人群,属于自费疫苗
定义
本疫苗用于预防A群、C群脑膜炎球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如脑脊髓膜炎、肺炎等,适用于3月龄及以上的婴幼儿及儿童,需要自费接种。
脑膜炎球菌病是由脑膜炎奈瑟菌引起的经呼吸道传播的一组疾病,包括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暴发型脑膜炎球菌败血症,呼吸道、关节、心包、眼、泌尿系统感染。
大多数脑膜炎球菌病是由A、B和C群所致,接种本疫苗,是预防A群、C群脑膜炎球菌感染的主要且有效措施。全程接种本疫苗后,能产生抗脑膜炎球菌的持久免疫力[1-2]。
类型
本疫苗属于亚单位疫苗,是用A群、C群脑膜炎球菌培养液,经提取纯化获得荚膜多糖抗原,可与破伤风类毒素或白喉毒素无毒突变体等载体蛋白共价结合后,加入佐剂制成疫苗[3-4]。
根据抗原成分不同,脑膜炎球菌疫苗分为两类,一类是荚膜多糖成分疫苗,包括A、C、Y 和W群疫苗。脑膜炎球菌多糖成分的疫苗包括A群、A+C群、A+C+Y+W群等不同抗原组合。一类是蛋白成分疫苗,主要为B群疫苗。
目前我国上市的脑膜炎球菌疫苗包括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 (MPSV)、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MPCV)和含MPCV的联合疫苗。多糖结合疫苗为多糖抗原与不同载体蛋白的结合疫苗。
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一般用于2岁以上婴幼儿及成人,可产生良好的免疫抗体,但是对于2岁以下的婴幼儿,由于机体免疫系统不完善,接种多糖疫苗免疫原性较差,保护期短。
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具有群体免疫效果,可以达到对疾病完全控制的效果,因此,WHO在其立场文件中认为结合疫苗明显优于多糖疫苗,特别是对2岁以下儿童。
种类 | 疫苗 | 适应证 | 属性 |
---|
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MPSV) | 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 (MPSV-A) | 预防A群流脑 |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一类疫苗) |
| 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MPSV-AC) | 预防A群、C群流脑 |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一类疫苗) |
| ACYW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MPSV-ACYW) | 预防A群、C群、Y群、W135群流脑 | 二类疫苗(自费) |
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MPCV) | 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MPCV-AC) | 预防A群、C群流脑 | 二类疫苗(自费) |
| ACYW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MPCV-ACYW) | 预防A群、C群、Y群、W135群流脑 | 二类疫苗(自费) |
含MPCV的联合疫苗 | 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联合疫苗(MPCV-AC-Hib) | 预防A群、C群流脑和b型流感嗜血杆菌引起的侵袭性疾病 | 二类疫苗(自费) |
保护效果
国内研究显示,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MPCV-AC)全程接种后,其免疫力可持续至少3年[5]。
价格
本疫苗自费接种,每支价格在100~200元。不同地区的价格存在一定差异,请以当地价格为准。
接种人群
适宜人群
主要适用于3月龄及以上的婴幼儿及儿童接种[6-7]。
禁用人群
对本疫苗任一成分过敏者禁用,特别是对破伤风类素过敏者。
患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和发热者禁用。
严重心脏疾病、高血压、肝脏疾病、肾脏疾病、活动性结核患者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禁用。
患脑病、未控制的癫痫、惊厥和其他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者禁用[6-7]。
慎用人群
以下人群应谨慎接种本疫苗。
家族和个人有惊厥史者。
患慢性疾病者。
有癫痫史者。
过敏体质者。
哺乳期妇女[6-7]。
特殊人群
孕妇、老年人:请咨询当地接种机构。
哺乳期女性:哺乳期女性应在医生指导下谨慎接种。
儿童:适用于3月龄及以上的婴幼儿和儿童。
接种程序
接种时间
常规免疫
全程需要接种1~3剂次,不同年龄和不同企业生产的疫苗需要接种的剂次不同,基本可以归纳为以下四类,请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接种[6-7]:
3~5月龄:全程接种3次,间隔1个月接种1次,可在18月龄加强1剂;6~11月龄:全程接种2次,间隔1个月接种1次,可在18月龄加强1剂;12~23月龄:全程免疫接种2剂次,间隔至少1个月。
3~12月龄:全程接种3次,间隔1个月接种1次;1~2岁:全程接种3次,间隔1个月接种1次;2~5岁:全程接种1次。
3月龄~2周岁:全程接种3次,间隔1个月接种1次;2岁以上:全程接种1次。
6月龄~2周岁:全程接种2次,间隔1个月接种1次;2岁以上:全程接种1次。
前往流行地区
到流脑流行区或正在发生流脑暴发流行的地区旅行、工作或居住者,出发前应接种脑膜炎球菌疫苗[4]。
应急接种
当社区、集体单位或人群等发生流脑暴发时,应开展脑膜炎球菌疫苗应急接种,充分考虑疫情扩散范围、涉及人群、疫苗接种率、引起暴发的菌群等多种因素,选择适当疫苗尽快开展应急接种。
接种地点
本疫苗为二类疫苗,在综合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医院、妇幼保健院等的预防接种门诊均可接种。
可通过电话或互联网进行咨询预约,预约后请按照预约时间到指定地点进行接种。
相互作用
本疫苗应避免与其他疫苗同时接种。
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患者注射本疫苗可能影响疫苗的免疫效果。
有任何正在服用或近期服用的药物(包括非处方药),接种前都应告知医师[6-7]。
补种原则
如果未按免疫程序接种疫苗,可参考下列情形进行补种,具体情况请咨询当地接种机构。
<24月龄儿童可选择相应的MPSV-A、MPCV-AC、MPCV-AC-Hib 和 MPCV-ACYW 补齐相应剂次。
≥24月龄儿童不再补种或接种 MPSV-A,但仍需完成两剂次 MPSV-AC 接种。
如果未接种过 MPSV-A,可在3周岁前尽早接种 MPSV-AC。
如果已接种过1剂次 MPSV-A,间隔不小于 3 个月尽早接种 MPSV-AC。在补种时,可选择 MPSV-AC、MPSV-ACYW、MPCV-AC、MPCV-AC-Hib 或 MPCV-ACYW 补齐相应剂次。
补种剂次间隔遵循疫苗使用说明书[4]。
不良反应
表现及处理方法
常见不良反应
接种后24小时内,注射部位可出现疼痛和触痛,注射局部红肿、硬结、压痛,偶有局部瘙痒感。一般不需特殊处理,多数情况下2~3天内自行缓解。必要时可对症治疗。
一般在接种疫苗后可能出现一过性发热反应。其中大多数为轻度发热反应,一般持续1~2天后可自行缓解,不需处理;对于中度发热反应或发热时间超过48小时者,可给予对症处理。
偶有烦躁、嗜睡、呕吐、腹泻、食欲不振。
罕见、极罕见不良反应
严重发热反应,应给予对症处理,以防高热惊厥。
注射局部重度红肿或其他并发症,应对症处理。
一般在接种疫苗后72小时内可能出现过敏性皮疹,应及时就诊。
过敏性休克一般在注射疫苗后1小时内发生,应及时抢救。
出现过敏性紫癜反应时,应及时就诊。
注意事项
接种前
接种疫苗之前,可向当地正规医院、社区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防疫站咨询何时到苗,如何预约等相关信息。
如实向预防接种医生告知身体健康状况,并按照实际情况认真填写疫苗接种知情同意书。如有感冒、发热等症状,待恢复健康后进行补种。
儿童达到相应疫苗的起始接种月龄时,应尽早接种,建议任何种类的脑膜炎球菌疫苗基础免疫最好在≤24月龄前完成。
在任何情况下,疫苗中破伤风类毒素不能代替常规破伤风类毒素的免疫接种。
本疫苗尚未进行与其他疫苗同时接种的临床研究,应尽量避免同时接种,以免影响疫苗的免疫[8-10]。
接种后
接种后应在现场观察至少30分钟。若出现轻度发热等一般反应,通常不需任何处理。若高热不退或伴其他并发症者,应及时联系医生。
贮存条件
本疫苗应于2~8℃避光保存和运输,严禁冻结[6-7]。
参考文献
[1]
李兰娟,王宇明. 感染病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2]
廖清奎. 儿科疾病鉴别诊断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3]
徐胜勇,张秋彬,李克莉,等. 疫苗接种不良事件紧急处理中国急诊专家共识. 中国急救医学, 2021,41(2):8.
[4]
吴疆. 中国脑膜炎球菌疫苗预防接种专家共识.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9,53(2):141-145.
[5]
郑佳,朱向国,刘刚,等. 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的免疫原性及免疫持久性观察.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15,28 (07): 707-710.
[6]
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说明书(国药准字S20200021、S20181000、S20070018等).
[7]
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CRM197载体)说明书(国药准字S20210018).
[8]
Zhang S,Wang Q,Zhang L. Efficacy, safety, and cost-effectiveness of meningococcal vaccines. Chinese Journal of Vaccines and Immunization,2019.
[9]
Ostergaard L,Vesikari T,Absalon J,et al. A bivalent meningococcal B vaccine in adolescents and young adults. N Engl J Med,2017,377(24):2349-2362.
[10]
喻维新,赵汉臣,张晓东. 药师手册.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9.
最新修订时间:2023.09.21 16:37
小荷医典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