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穴和操作
精准取穴
在掌区,横平第3掌指关节近端,第2、3掌骨之间偏于第3掌骨。
简便取穴
屈指握拳,中指指尖所在之处即为此穴。
小贴士
简便取穴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取穴方法,根据长期临床经验总结而来,操作简便,便于记忆。
一般情况下,简便取穴的方法只适合日常按摩、拔罐、艾灸等养生防病时运用。
如果使用穴位进行疾病的治疗,则需要使用精准取穴。
局部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掌腱膜,指浅、深屈肌腱。
浅层有正中神经掌皮支分布;深层有正中神经的分支指掌侧固有神经,尺神经的掌深支,掌浅弓及其分支,指掌侧总动脉和掌深弓及其分支掌心动脉分布。
治疗操作
直刺0.3~0.5寸。
可灸。
功效主治
功效
清心泻热,醒神开窍,消肿止痒,解表除烦。
主治
五官科疾病,例如口疮,口腔溃疡,口臭,口腔炎,鼻衄,目黄等。
神志疾病,例如癫狂,痫证,小儿惊厥,癔病,精神分裂症。
其他疾病,例如心痛,呕吐,中暑,鹅掌风,中风昏迷,心绞痛,脑卒中。
日常保健
劳宫穴对热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精神状态低下、身体疲劳时,刺激劳宫穴也能够振奋精神、情绪,缓解身体疲劳。
按摩
每天坚持用拇指指腹按揉劳宫穴,每次持续5~6分钟,能缓解烦闷、心痛、口臭。
艾灸
每天用艾条灸劳宫穴,雀啄灸5~10分钟,可缓解吐血、便血。
刮痧
用角刮法从上向下刮拭劳宫穴,每次刮50下,隔天1次,可缓解口疮。
常用配伍
配太冲、内庭、少泽,治口疮,口臭。
配人中、涌泉、神门、十宣,治中暑,中风,昏迷。
配内关,治急性吐泻。
配太冲,治结石性肾绞痛。
延展阅读
穴位信息
国际标号:PC8
来源:《灵枢·本输》
属性:荥穴
穴名释义
劳,指的是劳动、操作;宫,指的是中央、中室。本穴位于掌心的位置,手管理人的劳动,本穴在手的掌部中央,所以命名为劳宫。
古籍摘要
佚名·西汉《黄帝内经·灵枢·本输》:溜于劳宫,劳宫,掌中中指本节之内间也,为荥。
皇甫谧·西晋《针灸甲乙经·卷七》:热病发热,烦满而欲呕啰,三日以往不得汗,怵惕,胸胁痛,不可反侧,咳满,溺赤,大便血,衄不止,呕吐血,气逆,噫不止,嗌(yì)中痛,食不下,善渴,舌中烂,掌中热,欲呕,劳宫主之。
孙思邈·唐《备急千金要方·卷三十》:治大人小儿口中肿,腥臭,热痔。
杨继洲·明《针灸大成·卷七》:中风,善怒,悲笑不休,手痹,口疮,黄疸目黄,小儿龈烂。
高武·明《针灸聚英·百症赋》:治疸消黄,谐后溪、劳宫而看。
参考文献
[1]
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 世界卫生组织标准针灸经穴定位(西太平洋地区)[M]. 岗卫娟,李素云,黄幼民,等译.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腧穴名称与定位(GB/T 12346-2006)[S].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6.
[3]
梁繁荣,王华. 针灸学[M]. 4版.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
[4]
孙国杰. 针灸学[M]. 2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5]
刘乃刚. 超简单取穴不出错[M]. 南京: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
[6]
刘乃刚. 精准取穴不出错[M]. 南京: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
[7]
郭长青. 人体经络穴位使用大图册[M].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6.
[8]
李志刚. 随手查系列:特效穴位随手查[M]. 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最新修订时间:2021.06.29 16:13
小荷医典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