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角蛋白19片段
英文简称:
CYFRA 21-1, cytokeratin fragment 19
又称:
细胞角蛋白19片段检查
所属项目:
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查
概述
一般小于3.3ng/ml属正常,具体依据检查报告
一种肿瘤标志物,对非小细胞肺癌较敏感
指标偏高也可见于食管癌、膀胱癌、鼻咽癌、肝炎、肝硬化、胰腺炎等疾病
病情好转后,指标一般会相对降低
定义
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tokeratin fragment 19)是细胞角蛋白CK19的可溶性片段,由于它可以借助2种单克隆抗体KS19.1和BM19.21检测到,因此被称为CYFRA 21-1。
CYFRA 21-1是一种肿瘤标志物,存在于肺癌、食管癌、膀胱癌、鼻咽癌、卵巢癌、子宫颈癌等上皮起源的肿瘤细胞中,是非小细胞肺癌的首选标志物之一,对于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肺鳞癌,检测灵敏度尤其高。
某些良性疾病,如肝炎、肝硬化、胰腺炎、肺炎、肺结核以及肾功能衰竭等情况,CYFRA 21-1也可能有一定程度地升高[1-4]
正常范围
检查报告单中,数据在【正常范围】内,通常说明结果正常
CYFRA 21-1的正常范围一般为:<3.3ng/ml。
不同医疗机构、不同仪器的参考范围可能不同,具体以就诊医院报告单参考范围为准。
异常情况
CYFRA21-1的异常情况,一般为指标高于正常值,可能是正常生理波动,也提示非小细胞肺癌,特别是鳞状细胞癌,以及膀胱癌、食管癌、肝炎、胰腺炎、肺炎、肾功能衰竭等疾病。
注意事项
该检查需进行抽血,其结果易受基础疾病等因素影响,检查期间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检查前
检查前需要与医生沟通,如果有某些基础疾病,存在肾功能损伤等情况,可能会导致该指标异常升高[5]
CYFRA21-1检查一般无需空腹,按照要求的时间到医院抽血即可。
检查中
CYFRA21-1检查一般使用静脉血,如果静脉采血前曾经进行静脉输液治疗,需要告知采集人员,避开输液侧,在另一侧采集,以避免出现结果偏低的情况。
如果晕针,最好有家人陪护,并应提前告知抽血的医护人员。如出现头晕、眼花等情况时,应立即平卧,并可饮少量糖水。
检查后
采血后,需要使用无菌棉球局部按压针孔处3~5分钟,直到不出血为止。注意不要按揉抽血部位。
CYFRA21-1检查一般对机体没有影响,采血后可以正常生活运动。
相关指标
癌胚抗原(CEA)、鳞状上皮癌细胞抗原(SCC)与CYFRA21-1都是肿瘤标志物,都可用于肺鳞癌的辅助诊断,但它们也有不同[5-6]
癌胚抗原(CEA)
癌胚抗原(CEA)是恶性肿瘤的广谱性标志物,可用于很多类型恶性肿瘤的辅助诊断、监测病情等。
癌胚抗原(CEA)的正常范围如下。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正常人血清CEA ≤5.0 ng/ml
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法:正常人血清CEA ≤5.0 ng/ml
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法:正常人血清CEA ≤3.4 ng/ml
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 (SCC)
鳞状上皮癌细胞抗原(SCC)主要用于鳞状细胞癌的辅助诊断、病情监测、预后评估等,如宫颈鳞癌、肺鳞癌等。
正常人血清SCC<1.5μg/L。
需要提醒的是,不同医疗机构、不同仪器的参考范围可能不同,具体以就诊医院报告单参考范围为准。
指标偏高
结果高于【正常范围】上限,常用“↑”标识,提示可能存在问题,需要及时咨询医生
CYFRA21-1偏高一般指检测结果大于3.3ng/ml,可能是正常生理波动,也提示非小细胞肺癌,特别是鳞状细胞癌,以及膀胱癌、食管癌、肝炎、胰腺炎、肺炎、肾功能衰竭等疾病。
原因
非疾病原因
正常人,尤其是老年人群,可能出现CYFRA21-1偏高,但通常为短暂性偏高,且偏高程度较小。
疾病原因
最常见于非小细胞肺癌,特别是鳞状细胞癌。
其他恶性肿瘤,如膀胱癌、食管癌、鼻咽癌、卵巢癌和子宫颈癌等,CYFRA21-1可能有不同程度地偏高。
某些良性疾病,如肝炎、肝硬化、胰腺炎、肺炎、肺结核等,在少数情况下,也可能出现 CYFRA21-1偏高。
CYFRA21-1 检测结果受肾功能的影响,肾功能衰竭可导致 CYFRA21-1 偏高[1]
危害
CYFRA21-1偏高本身不会对身体产生影响,但其提示可能是肺癌、膀胱癌、食管癌、子宫颈癌、肝炎、肝硬化、胰腺炎、肺炎、肾功能衰竭等疾病。
这些疾病对人体是有危害的,具体列举如下。
各种癌症以及肾功能衰竭等较严重的疾病,会危及人的生命、影响生活质量,还可能给家庭、社会带来经济负担和负面效应。
肝炎、肝硬化、胰腺炎、肺炎等良性疾病,也可能给患者带来严重的身体不适,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及正常的工作、生活等。
就医建议
如果出现CYFRA21-1高于正常值,一般建议及时就医,不同的情况,可就诊于不同科室。
如果在CYFRA21-1偏高的同时,伴有其他症状,建议根据症状就诊于相应科室,如伴有咳嗽、咳血、胸痛等情况,建议及时到呼吸内科或胸外科就诊以明确诊断。
如果已经确诊为癌症,CYFRA21-1出现明显升高且高于正常值,提示可能是病情进展,建议及时就诊于肿瘤内科,根据医嘱接受专业治疗。
如果确诊为肝炎、肝硬化、胰腺炎、肺炎、肺结核、肾功能衰竭等疾病,CYFRA21-1偏高属于疾病反应,建议就诊于消化内科、肝胆外科、呼吸内科、肾内科等科室接受规范治疗。
如果没有任何疾病,仅出现CYFRA21-1偏高,可能属于正常人CYFRA21-1短暂性升高,可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复查,以排除其他疾病。
相关检查
CYFRA21-1仅可用于辅助诊断,不能单独作为诊断依据,导致CYFRA21-1偏高的疾病原因很多,既可能是肺癌、膀胱癌、食管癌、鼻咽癌、卵巢癌、子宫颈癌等恶性肿瘤,也可能是肝炎、肝硬化、胰腺炎、肺炎等良性疾病。
要明确诊断是恶性肿瘤还是良性病变,必须通过病理学检查,其他影像学检查、内镜检查、实验室检查等,也能起到辅助诊断与进一步确定分型的作用。
治疗
如果是正常人出现CYFRA21-1暂时升高,一般无需治疗,重复检测,指标一般会正常;如果确诊为疾病则需要接受规范治疗。
以下列举常见情况[7-10]
如果确诊为肺癌、膀胱癌、食管癌、鼻咽癌、卵巢癌、子宫颈癌等癌症,可按照医生的要求接受手术、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综合治疗。
如果确诊为肝炎、肝硬化、胰腺炎、肺炎、肺结核、肾功能衰竭等疾病,可根据具体情况对因或对症治疗。
治愈性
CYFRA21-1的数值对于疾病的变化有一定监测作用,但一般来说,医生不会单靠这一指标判断病情,而是根据各方面情况综合判断。
以下列举常见情况。
如果确诊为肺癌、膀胱癌、食管癌、鼻咽癌、卵巢癌、子宫颈癌等癌症以及肾功能衰竭,一般很难绝对治愈,但是在接受治疗后,如果病情好转,CYFRA21-1会有一定程度地降低,如果病情进展,它会相对升高,一般很难恢复到正常水平。
如果确诊为肝炎、胰腺炎、肺炎、肺结核等良性疾病,疾病经治疗痊愈后,CYFRA21-1可以恢复到正常值,但如果患者转为慢性疾病,如慢性肝炎等, CYFRA21-1也可能会有波动,不能完全恢复到正常值。
日常
调整饮食和改善生活习惯也可能有助于CYFRA21-1的恢复,可以做到以下几方面。
饮食
清淡饮食,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充足饮水,让身体保持平和的状态。
避免饮酒,少吃盐腌、烟熏、火烤、烤糊、变质食物以及辛辣、油腻的食物,减少对身体的不良刺激。
生活习惯
戒除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平时注意充分休息,保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增强免疫力。
在身体可承受的前提下,适量运动,可选择散步、游泳、瑜伽等舒缓的运动。
尽量少在雾霾天气出门,以防加重呼吸系统的负担。
指标偏低
结果低于【正常范围】下限,常用“↓”标识,提示可能存在问题,需要及时咨询医生
CYFRA21-1偏低是指检测结果小于参考范围的下限,因下限是“0”,因此CYFRA21-1指标偏低没有临床意义。
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大量输液,可能会稀释血液,使血液中CYFRA21-1的浓度暂时下降,从而导致检查结果为0。这种情况,可能需要再次检查,一般遵医嘱进行即可。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常用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的临床应用和质量管理. http://www.nhc.gov.cn/old_file/uploadfile/20190107102102553.pdf.
[2]
赫捷. 肿瘤学概论.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8.
[3]
万学红,卢雪峰. 诊断学[M]. 9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4]
潘祥林, 王鸿利. 实用诊断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
[5]
丛玉隆. 实用检验医学:上册[M]. 2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6]
尹一兵,倪培华.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技术[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7]
高锦, 夏红灯, 曹盼, 等. 血清细胞角蛋白19片段联合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癌胚抗原检测在肺癌辅助诊断中的价值 [J] .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2022, 39(10) : 2002-2004.
[8]
Fu L, Wang R, Yin L, Shang X, ZhangR, et al. CYFRA21-1 tests in the diagnosis of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Ameta-analysis [J]. Int J Biol Markers. 2019 Sep;34(3):251-261.
[9]
Zhu RJ, Zhou J, Liang PQ, et al. Accuracy ofcytokeratin 19 fragment in the diagnosis of bladder cancer [J]. Biomark Med.2022 Feb;16(3):197-216.
[10]
Yang G, Xiao Z, Tang C, Deng Y, Huang H, HeZ. Recent advances in biosensor for detection of lung cancer biomarkers [J].Biosens Bioelectron. 2019 Sep 15;141:111416.
最新修订时间:2023.11.03 14:46
小荷医典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Copyright©2022 xiaohe-jiankang.com 京ICP备19038866号-1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7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