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效作用
糠酸莫米松是一种在皮肤或鼻部局部使用的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抗过敏、止痒及减少渗出等作用。
适应证
乳膏/凝胶
糠酸莫米松乳膏/凝胶主要用于皮肤病,尤其是湿疹、皮炎(包括神经性皮炎、异位性皮炎)及皮肤瘙痒症。
鼻喷雾剂
本品适用于治疗成人、青少年和3至11岁儿童季节性或常年性鼻炎。
本品还可用于预防季节性鼻炎,曾有中至重度季节性鼻炎症状的12岁以上患者,可在花粉季节前2~4周使用该药作预防性治疗。
药物联用
过敏性鼻炎患者除本品鼻喷雾剂外,常联合应用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如孟鲁司特钠)、鼻用减充血剂(如盐酸羟甲唑啉滴鼻液)等药物,以全面改善病情。
如果在使用本品期间需要应用其他药物,应先咨询医生,听从其建议选择合适的药物和用药方法。
其他用途
据广东省药学会发布的《超药品说明书用药目录(2023年版新增用法)》,除了前述适应证以外,在尚无有效或者更好治疗手段等特殊情况下,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还可用于治疗慢性鼻窦炎伴有鼻息肉的情况。
此用法虽然暂未在药品说明书中明确,但是该用法是结合了临床研究数据、医生个人的专业技能和临床经验,以及患者的病情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后制定的用药方案。
不过,实施时需要在医师取得患者知情同意后进行规范治疗,相关用法用量应遵医嘱,患者切不可自行用药,以免延误病情。
用前必读
本品禁用于对各剂型药物成分过敏者。孕妇、哺乳期女性、老人和儿童等特殊人群,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禁用情况
对本品过敏者禁用,包括对药物中任一成分过敏者。
近期接受鼻部手术或受外伤的患者,在伤口愈合前不应使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
如鼻黏膜有未经治疗的局部感染,不应使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
皮肤破损者禁用糠酸莫米松乳膏/凝胶。
药物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慎用情况
过敏体质者慎用。
孕妇及哺乳期女性慎用。
儿童慎用。
皮肤萎缩的老年人慎用糠酸莫米松乳膏/凝胶。
活动性、静止性呼吸道结核感染慎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
未经治疗的细菌、真菌、全身性病毒感染者及未经治疗的眼单纯疱疹者慎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
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运动员应慎用。
特殊人群
孕妇
目前本品对孕妇的影响暂未有明确结论,需谨慎使用。
医生一般会综合考虑对母体及胎儿的益处,如益处超过可能产生的危害时才使用本品。
哺乳期女性
需谨慎用药,用药前医生会评估利害,确定益处超过可能危害时才会使用本品。如果必须使用本品,应暂时停止哺乳。
儿童
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可用于治疗青少年和3至11岁儿童季节性或常年性鼻炎,但长期使用本品可能引起生长发育迟缓,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3岁以下儿童暂无用药剂量推荐,应咨询医生,谨慎用药。
儿童对糠酸莫米松乳膏/凝胶较为敏感,应谨慎使用。
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本品。
老人
老人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一般给药剂量同成人患者。
对于存在皮肤萎缩情况的老年人,应慎用糠酸莫米松乳膏/凝胶。
相互作用
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与强CYP3A4抑制剂(如克拉霉素、酮康唑、伊曲康唑、含可比司他药物及利托那韦等)联合用药,可能会导致糠酸莫米松血浆浓度增加,且增加全身糖皮质激素不良反应的潜在风险。
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与氯雷他定合用,对氯雷他定及其主要代谢物的血浆浓度未见明显影响。糠酸莫米松的血浆浓度未能检出,两药合用的耐受情况良好。
目前还不清楚糠酸莫米松乳膏/凝胶会与哪些药物发生不良的相互作用。
如果在用药前正在使用其他的外用药物,应提前告知医生。
用法用量
本品不同剂型不同规格的用法用量可能存在差异,请阅读具体药品说明书或遵医嘱用药,以下信息仅供参考。
剂型规格
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
本品是一种定量手揿式喷雾装置,内容物为白色或类白色混悬剂。
规格为每瓶60揿(喷)[每喷含糠酸莫米松50μg,药物浓度0.05%(g/g)];每瓶140喷[每喷含糠酸莫米松50μg,药物浓度0.05%(g/g)]。
糠酸莫米松乳膏
乳膏剂:糠酸莫米松浓度为0.1%,即每克乳膏中含有1mg糠酸莫米松。市面上可见到多种包装,如5克/支、10克/支、15克/支等。
乳膏颜色为白色或乳白色。
糠酸莫米松凝胶
本品为微黄色的透明或半透明凝胶,规格为0.1%(5g:5mg)。
具体用法
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
用法
使用本品前需擤鼻,振摇药瓶,打开保护盖。
大拇指或手掌心托在瓶底,食指与中指夹住喷头与瓶身的连接处。
保持自然头位(不用抬头),将喷头插入鼻孔,喷压处方规定的次数。由鼻腔喷入,避免直接喷向鼻中隔。
使用后用纱布或手帕擦净喷口,盖上保护盖。
第一次用药或14天或更久以上未使用,应检查是否可以正常喷雾。可向空气中喷压药剂数次,直到喷出药液为止。
儿童必须在成人的监督下使用本药,以确保其正确给药。
定期按说明书清洁药瓶上部的喷嘴,以免影响本品的正常使用。
用量
成人和青少年用量如下。
预防与治疗常规剂量:每侧鼻孔2喷(每喷50μg),每天1次(总量为200μg)。
如症状控制后,可减量至每侧鼻孔1喷(总量为100μg),即能维持疗效。
如常规剂量未能控制症状,可增量至最大每日剂量,即每侧鼻孔4喷,每天1次(总量为400μg)。在控制症状后再遵医嘱减量。
老人用药量参考成人。
3~11岁儿童常规剂量为每侧鼻孔1喷(每喷50μg),每天1次(总量为100μg)。
糠酸莫米松乳膏/凝胶
用法
局部外用,均匀将本品涂于患处。
切勿接触眼睛、口、鼻等部位。
儿童必须在成人的监护下使用。
用药7日后症状未缓解,应咨询医师或药师。
用量
取适量该药涂抹患处,每日涂抹1次。
用后必读
本品用药后部分人群可能会出现鼻出血、头痛、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发生明显不良反应时,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医生会酌情进行剂量调整或更换其他治疗方案。
起效时间
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一般首次用药后约12小时即能产生效果。
目前尚未有糠酸莫米松乳膏/凝胶起效时间的明确数据,药物的起效时间主要与患者病情及个人体质等因素有关。
维持时间
本品的药效维持时间尚不明确,一般每日用药1次,患者遵医嘱用药即可。
不良反应
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
表现
常见不良反应表现:成人和青少年患者多表现为头痛、鼻出血(如明显出血、带血黏液及血斑等)、鼻溃疡、鼻灼热感、鼻刺激感、咽炎等。儿童患者多表现为头痛、鼻出血、鼻刺激感、流涕等。
罕见不良反应表现:味觉和嗅觉干扰、视物模糊、过敏反应(皮肤出现皮疹、瘙痒等)。
处理方式
鼻出血症状一般程度较轻,具有自限性,严重者及时就医止血。
针对鼻溃疡、鼻灼热感、鼻刺激感、流涕等症状,一般无需处理,对于持续症状者,在医生指导下停药。
出现头痛症状者,一般不需特殊处理,严重头痛、影响正常生活者需在医生指导下停药。
出现味觉嗅觉和视觉症状,应遵医嘱停止用药,症状通常会逐渐缓解。
出现明显过敏症状,应立即停止用药,患者应避免搔抓皮肤,注意饮食清淡,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抗炎、抗过敏治疗。
糠酸莫米松乳膏/凝胶
表现
本品的不良反应较少见,部分患者使用后可能出现皮肤瘙痒、刺痛、烧灼感、皮肤萎缩等症状。
长期大量使用本品,会出现刺激反应、皮肤萎缩、多毛症、口周围皮炎、皮肤浸润、继发感染、皮肤条纹状色素沉着等。
处理方式
出现不良反应时,如果症状较轻,应先停药并避免搔抓皮肤,同时告知医生,在医生指导下选用其他替代药物。
如果症状较重如出现皮肤烧灼感、红肿等,应将药物冲洗干净并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相关治疗。
药物漏用
本品一般每日用药1次,如当日漏用,当日想起补用1次即可,第二天用药时间可适当延后。如第2天想起,不需加倍用药,按照常规用药1次即可。
药物过量
偶尔一次过量用药,可能不会引起明显不适,但长期过量使用可能会导致患处出现瘙痒、局部烧灼感、皮肤萎缩、继发感染、多毛症、皮肤条纹状色素沉积等症状。
出现上述症状时,应立即停药,观察停药后症状是否逐渐缓解。如果症状较重还需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对症治疗。
药物停用
如鼻咽部发生局部真菌感染应停止使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在医生指导下给予治疗。
使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治疗时,如出现水痘、麻疹等感染时应停止用药,应在医生指导下给予治疗。
糠酸莫米松乳膏/凝胶用药后如有烧灼感、红肿等情况应立即停药,并将局部药物洗净,必要时向医师咨询。
遵医嘱使用足够疗程或用药7日后,症状没有明显缓解,应停药并向医生咨询处理方法。
满疗程用药后症状消失,可遵医嘱停药。
注意事项
本品不同剂型的贮要求有所差异,应严格遵照药品说明书进行储存,以免导致药物性状发生改变。
药物贮存
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应保存在2~25℃的环境中。
糠酸莫米松乳膏/凝胶应密闭,放置于25℃以下保存。
本品应远离儿童,家长需注意将本品放置在儿童不能接触到的地方,以防儿童误用或误服。
其他
禁止用针或其他尖锐的器具刺穿喷雾剂喷嘴,以免无法释放正常剂量的药物。
长期使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者,应定期检查鼻黏膜。
过敏性鼻炎患者治疗期间应注意避免诱发或加重病情的因素,如花粉、尘螨、动物毛屑、真菌、气味烟雾、温湿变化等。
皮肤如并发细菌或真菌感染,请咨询医师处理。
参考文献
[1]
糠酸莫米松软膏说明书(国药准字H19991418、H20040853、H20160077等).
[2]
糠酸莫米松凝胶说明书(国药准字H20080507、H20080010).
[3]
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说明书(批准文号H20140100、H20113481).
[4]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环境与职业性皮肤病学组. 糠酸莫米松软膏临床应用专家共识[J].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学杂志.2017,16(01):88-90.
[5]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化学药和生物制品卷(2015版)[M].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7.
[6]
李俊. 临床药理学[M]. 6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7]
熊方武,余传隆,等. 中国临床药物大辞典:化学药卷(下卷).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8.
[8]
国家药典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临床用药须知化学药和生物制品卷.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7.
[9]
广东省药学会. 超药品说明书用药目录(2023年版新增用法)[J].今日药学, 2023, 33(07):481-498.
最新修订时间:2023.12.06 14:53
小荷医典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