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黄柏液涂剂
[fù fāng huáng bǎi yè tú jì]
又称:
复方黄柏液
类型:
中成药医保乙类处方药
禁忌:
过敏禁用,过敏体质慎用,孕妇慎用
功效作用
复方黄柏液涂剂是一种外用中成药,具有清热解毒、消肿祛腐的功效。
复方黄柏液涂剂为红棕色液体,只可外涂,不能内服。
适应证
本品可用于治疗疮疡溃后,伤口感染,属阳证者。
其主要成分为连翘、黄柏、金银花、蒲公英、蜈蚣[1-2]
作用分析
复方黄柏液涂剂能够抗革兰阳性菌,具有消炎和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主要用于伤口感染或体表感染性疾病属于阳证的情况。中医认为,阳证的典型表现是红、肿、热、痛,溃破后脓液稠厚。
除体表外,较深层的肌肉、筋膜等软组织急性化脓性感染溃后出现以上症状时,也可以使用本品[3-4]
在临床上,复方黄柏液涂剂常用于溃疡期褥疮、急性和亚急性湿疹、接触性皮炎、痤疮等疾病的疮疡溃后期[5-8]
药物联用
目前复方黄柏液涂剂的药物联用尚无权威资料,如果在使用该药物期间需要应用其他药物,应先咨询医生,听从其建议选择合适的药物和用药方法。
现代研究
现代研究表明,本品有促进伤口愈合、抗炎、抗菌及抗滴虫作用[2,4]
用前必读
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孕妇等人群需慎用。
禁用情况
明确对本品所含成分过敏者,禁止使用。
慎用情况
过敏体质者、孕妇应慎用该药,原因如下[2-4]
过敏体质的人群,或许未明确一定对该药过敏,但使用该药发生过敏的概率高于普通人,所以应该谨慎。
孕妇的身体情况特殊,而该药组成中的蜈蚣有一定毒性,因此一般不建议孕妇用此药,具体情况可咨询医生。
特殊人群
哺乳期女性、儿童、高龄人群属于特殊人群,使用该药需格外注意。
哺乳期女性身体特殊,是否可用该药建议咨询医生。
儿童需在医生指导下用药,且用药时必须有成人监护,以免出现意外。
高龄人群常体弱且容易伴有基础病,可能对许多药物的耐受性较差,是否可用该药建议遵从医生的指导。
配伍禁忌
目前还不清楚该药不能与哪些药物配伍使用。
如果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用法用量
本品为处方药,必须由医生开具处方后才可购买,并需要遵医嘱用药。
剂型规格
该药有多种包装规格,如每瓶装20毫升、100毫升、120毫升、150毫升。
具体用法
用法
外用,用纱布条浸泡本品后外敷于感染的伤口内或者破溃的脓肿内。
如果溃疡较深,可用直径0.5~1.0厘米的无菌胶管插入溃疡深部,用注射器抽取本品药液进行冲洗。
用量
用量一般10~20毫升,每天1次;或遵医嘱。
用后必读
服药后需密切观察,发现不适建议尽快停药,如果情况严重还需及时就医。
不良反应
本品不良反应尚不明确。
但因该药组成中的蜈蚣有一定毒性,也有导致局部红、肿、疼痛等不良反应的风险,如果用药期间出现任何不适,请及时咨询医生,根据医嘱接受专业处理。
药物漏用
本品一般每天用药1次,如果出现漏用,当天想起时可立即补用,并适当推迟第二天的用药时间;如果第二天想起,则无需补用,于正常时间用药即可,不可一次使用双倍剂量。
药物过量
目前尚无关于本品过量用药的权威资料。
如果不慎用药过量,应立即停药,并用生理盐水冲洗患处,同时密切观察,如果患处或身体出现不适,还需及时就医。
药物停用
病情好转、出现不适或药效不佳,一般需要停药,具体可咨询医生。
如果用药一段时间后,症状已缓解,那么可遵医嘱适时停药。
如果在用药过程中出现任何不适,需立刻停药并及时就医。
如果没有其他不适,但遵医嘱足疗程用药后,原有症状没有缓解或出现加重,建议停药,并及时与医生沟通,确定是否需调整治疗方案。
注意事项
用药期间饮食宜清淡,忌食辛辣、油腻及海鲜等食物,如辣椒、油炸食品、带鱼等,其他还需注意以下几方面[4,8]
使用本品前需按常规换药法清洁创面。
本品久贮略有沉淀,可摇匀后使用。
本品开瓶后,不宜久存,药物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本品需密闭,置阴凉干燥处保存。
请将本品放于儿童不能接触到的地方。
参考文献
[1]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0.
[2]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临床用药须知: 中药成方制剂卷.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0.
[3]
彭成, 黄正明, 等.中国临床药物大辞典:中药成方制剂卷(上卷).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18.
[4]
复方黄柏液涂剂药品说明书(国药准字Z10950097).
[5]
杨志波. 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南·皮肤病分册.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7.
[6]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外科临床诊疗指南.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0.
[7]
《临床路径治疗药物释义》专家组.临床路径治疗药物释义皮肤病与性病学分册.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22.
[8]
喻维新,赵汉臣, 等. 药师手册.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9.
最新修订时间:2023.12.06 15:21
小荷医典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Copyright©2022 xiaohe-jiankang.com 京ICP备19038866号-1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7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