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效作用
速效救心丸的主要功效包括行气活血、祛瘀止痛、增加冠脉血流量、缓解心绞痛等。
本品为棕黄色的滴丸,闻起来有清凉感,味道微微有些苦[1-3]。
适应证
本品的主要成分为川芎、冰片,可用于治疗气滞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1]。
作用分析
中医认为,气和血是保证人体机能正常运转的重要物质。气主要起推动、防御等作用,血主要起滋养、润泽等作用,如果气血不能正常运行,被阻塞到某处,就发生了瘀滞,即所谓气滞血瘀,这是导致冠心病、心绞痛的一类重要的原因。
本品可通过行气活血、祛瘀止痛来改善气滞血瘀的情况,进而增加冠脉血流量、缓解心绞痛[4-6]。
药物联用
在治疗期间,如果心绞痛持续发作,宜加用硝酸酯类药[1]。
现代研究
现代研究表明,本品有抗心肌缺血、抗缺氧等作用[3]。
用前必读
对本品过敏者、孕妇禁用,过敏体质、伴有中重度心力衰竭的心肌缺血等情况需慎用。
禁用情况
对速效救心丸及所含成分过敏者,禁止服用。
孕妇禁用[1]。
慎用情况
过敏体质者慎用。
伴有中重度心力衰竭的心肌缺血者慎用。
寒凝血瘀、阴虚血瘀所致的胸痹心痛患者,不宜单用本品[1]。
特殊人群
哺乳期女性、儿童、老年人属于特殊人群,使用本品需格外注意[1]。
哺乳期女性的身体处于特殊时期,是否可使用本品、如何使用建议咨询医生。
儿童需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且用药时必须有成人监护。
老年人常体弱且容易伴有基础病,可能会对很多药物不耐受,如需使用本品,建议遵从医生的指导。
配伍禁忌
目前没有权威资料说明本品与其他药物存在配伍禁忌。
如果正在使用其他药物,为避免药物之间发生相互作用,用药前请咨询医生。
用法用量
本品为处方药,必须由医生开具处方后才可购买,并需要遵医嘱用药。
剂型规格
本品为滴丸剂,通常每丸重40毫克,常见包装为每瓶50丸、60丸等,每盒2瓶、3瓶等。
具体用法
用法
本品宜舌下含服。
用量
1次4~6丸,1天3次;急性发作时,1次10~15丸[1]。
用后必读
服药后需密切观察,发现不适建议尽快停药,如果情况严重还需及时就医。
不良反应
监测数据显示,服用本品后,偶见恶心、呕吐、腹痛、胃部不适等不良反应[1]。
如果出现任何不适症状,建议尽快停药,必要时需及时就医接受专业治疗。
药物漏用
常规用药
本品一般每天服用3次,如果出现漏服,想起时距下次服药时间大于用药时间间隔的一半,可立即补服;但如果想起时距下次服药时间已经不足用药时间间隔的一半,就不要再补服了,下次按时、按量服药即可,绝对不可以一次服用双倍药量。
举例:本应在当天6点、14点、22点分别服药,6点服用一次,14点忘记服用,如果在18点前想起,可立即补服;如果在18点后想起,则无需补服,于22点正常服药即可。
急性发作时用药
通常为一次性临时用药,不存在漏服。
药物过量
目前没有关于本品用药过量的权威资料。
如果不慎服用过量,应停止继续服用本品,并多喝水促进药物代谢与排出,同时密切观察,如果身体出现其他不适,还需及时就医。
药物停用
病情好转、出现不适或药效不佳,一般需要停药,具体可咨询医生。
如果用药一段时间后,症状已缓解,那么可遵医嘱适时停药。
如果在用药过程中出现任何不适,需立刻停药并及时就医。
如果没有其他不适,但遵医嘱足疗程用药后,原有症状没有缓解或出现加重,建议停药,并及时与医生沟通,确定是否需调整治疗方案。
注意事项
服用本品期间,忌烟酒、浓茶以及辛辣、生冷、油腻的食物,如辣椒、生鱼片、油炸食品等,其他还需注意以下几方面[3,7-8]。
药物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不宜在没有医嘱的情况下长期服用。
本品需密封保存,置阴凉干燥处(不超过20℃)。
请将本品放置在儿童取不到的地方。
参考文献
[1]
速效救心丸药品说明书(国药准字Z12020025).
[2]
国家药典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0.
[3]
国家药典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临床用药须知:中药成方制剂卷.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0.
[4]
郑洪新, 杨柱. 中医基础理论.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21.
[5]
李灿东, 方朝义. 中医诊断学.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21.
[6]
张伯礼,吴勉华. 中医内科学.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7.
[7]
钟赣生,杨柏灿. 中药学[M]. 5版.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21.
[8]
彭成,黄正明,修成娟,等. 中国临床药物大辞典:中药成方制剂卷.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8.
最新修订时间:2023.12.06 12:41
小荷医典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