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水仙碱片
[qiū shuǐ xiān jiǎn piàn]
英文:
Colchicine Tablets
类型:
西药医保甲类处方药非精麻类药品无成瘾性
禁忌:
过敏禁用,孕妇禁用,哺乳期禁用,年老体弱慎用
功效作用
秋水仙碱片是抗痛风药,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痛风。
适应证
本品用于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急性发作,预防复发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急性发作。
药理作用
秋水仙碱可与中性粒细胞微管蛋白的亚单位结合,从而改变细胞膜功能,包括抑制中性白细胞的趋化、黏附和吞噬作用。
秋水仙碱还可以抑制磷脂酶A2,减少单核细胞以及中性白细胞释放前列腺素和白三烯。
秋水仙碱能够抑制局部细胞产生白介素-6等,以控制关节局部的疼痛、肿胀以及炎症反应。
药物联用
在使用别嘌醇促尿酸排泄药物治疗慢性痛风时,可同时给予秋水仙碱预防痛风急性发作。
你可能关注的问题
痛风吃双氯芬酸钠和秋水仙碱哪个效果更好
不存在痛风吃双氯芬酸钠和秋水仙碱哪个效果更好的说法,两者属于两种不同类型的抗炎药物,其药理作用、药物适应证、不良反应、药物禁忌等方面均存在差异,治疗效果与患者个人情况有关。
1.药理作用:双氯芬酸钠是非甾体抗炎药,主要通过抑制人体内环氧化酶起到解热、镇痛、抗炎的作用;秋水仙碱是主要通过抑制白细胞趋化、减少前列腺素及白三烯释放、抑制白介素-6的产生等途径起到抗炎作用。
2.药物适应证:双氯芬酸钠可用于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各种炎性及退行性疾病、痛风急性发作、术后及创伤后等因素导致的疼痛等;秋水仙碱主要用于治疗痛风急性发作。
3.不良反应:双氯芬酸钠常见不良反应有头痛、恶心、呕吐、消化不良、腹泻等,秋水仙碱常见不良反应有腹泻、腹痛、近端肌无力、血小板减少、脱发、皮疹等。
4.药物禁忌:双氯芬酸钠禁用于药物过敏者;秋水仙碱禁用于骨髓增生低下及肝肾功能受损者。
两者治疗痛风的效果与患者个人情况有关,不同人对药物敏感性不同,疗效可能不同。
双氯芬酸钠和秋水仙碱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建议需服用这两种药物的痛风患者至正规医院风湿免疫科等相关科室进行详细咨询。
秋水仙碱的药理作用是什么
秋水仙碱具有结合微管蛋白、抑制磷脂酶A2、抑制白介素-6的产生的药理作用。
1.结合中性粒细胞微管蛋白,从而使得细胞膜功能发生改变,如对中性白细胞趋化、粘附、吞噬作用的产生抑制。
2.对磷脂酶A2产生抑制作用,从而减少单核细胞及白细胞对白三烯、前列腺素的释放。
3.减少白介素-6的生成,改善关节的肿胀、缓解疼痛以及炎症反应。秋水仙碱常用于处于急性期的痛风性关节炎,同时可有效预防其再次复发。
秋水仙碱不会抑制尿酸盐的形成、溶解与排泄,不能降低血尿酸。秋水仙碱的不良反应有胃肠道症状、骨髓抑制、周围神经病变等,本身骨髓增生低下、肝肾功能不全者禁止使用。
注意应用时如发生呕吐、腹泻等反应,应减小用量,严重者应立即停药。骨髓造血功能不全,严重心脏病、肾功能不全及胃肠道疾患者慎用。用药期间应定期检查血象及肝、肾功能。
秋水仙碱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使用,以免造成不良影响。
痛风发作期秋水仙碱片和别嘌醇片可以同时吃吗
痛风发作期不建议秋水仙碱和别嘌醇片同时服用。
秋水仙碱片对痛风急性发作期患者出现关节肿胀、关节剧烈疼痛等症状具有明显的缓解作用,是目前痛风急性发作期治疗的一线用药,别嘌醇片是一种通过抑制尿酸合成起到降低患者尿酸水平的药物,痛风发作期不建议服用别嘌醇等降尿酸药物。
一般建议痛风发作结束至少2-4周后再开始降尿酸治疗,因为于患者服用别嘌醇后可促使尿酸结晶重新溶解导致人体内尿酸水平波动并可能因此引起患者关节炎症状加重。
秋水仙碱片和别嘌醇片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建议患者至正规医院风湿免疫科等相关科室详细咨询,遵医嘱规范用药。
用前必读
本品可导致畸胎,因此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禁止使用。骨髓造血功能不全,严重心脏病及胃肠道疾病患者应谨慎使用。用药前需要了解的信息如下:
禁用情况
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孕妇禁用。
哺乳期妇女禁用。
有骨髓增生低下的患者禁用。
肾和肝功能不全者禁用。
慎用情况
儿童慎用。
老年人慎用。
严重心脏病慎用。
骨髓造血功能不全者慎用。
胃肠道疾病(如消化性溃疡、炎症性肠病)患者慎用。
肾和肝功能有潜在损害者慎用。
特殊人群
孕妇:本品可抑制细胞的正常分裂,对胎儿具有致畸作用,孕妇应禁用。女性患者在服药期间及停药以后数周内不得妊娠,如果有怀孕计划,应提前告知医生。
哺乳期妇女:禁用,以免对哺乳期婴儿造成不良影响。
儿童:因目前对儿童使用本品的研究和临床经验有限,儿童需慎用。如需使用,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老年人:因老年人的肝功能和肾功能有所下降,易发生体内蓄积中毒,因此在使用本品时,应减少药物剂量,并在医生指导下遵医嘱用药。
相互作用
本品与某些药物或食物(包括饮料)一起使用时,会发生相互作用,影响药效或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以下举例说明,具体可咨询医生的意见。
秋水仙碱可导致维生素B12发生可逆性的吸收不良。
秋水仙碱可增强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的作用,加强拟交感神经药物的反应性。与镇静催眠药、解热镇痛药及麻醉性镇痛药合用时,可增强其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
秋水仙碱与环孢素合用可能会增加肾毒性和肌病的风险,使用环孢素时应暂停或减少秋水仙碱的给药剂量,尤其要避免合用于肝、肾功能损伤的患者。
秋水仙碱与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红霉素或泰利霉素合用可能会增加中毒风险,如因病情需要使用这些抗菌药时应暂时中止或减少秋水仙碱的给药剂量,尤其要避免合用于肝、肾功能损伤的患者。
秋水仙碱可降低口服抗凝药、降压药的作用,与其合用时应调整药物的剂量。
秋水仙碱与葡萄柚汁合用可能会增加秋水仙碱的中毒风险。
如果您正在使用其他药物,用药前请咨询医生,并将您所有已确诊的疾病及正在接受的治疗方案告知医生。
用法用量
秋水仙碱片为处方药,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包括用法、用量和用药时间。
剂型规格
片剂:0.5mg/片;1.0mg/片。
本品为白色片。
具体用法
用法
口服,温水送服。
用量
急性期:成人常用量为每1~2小时服用0.5~1mg,直到关节症状缓解,或出现胃肠道反应(腹泻或呕吐)时停用。达到治疗量一般为3~5mg,但24小时内剂量不宜超过6mg,停服72小时后,一日量为0.5~1.5mg,应分次服用,共7天。
预防:一日0.5~1.0mg,分次服用,如出现不良反应时,应随时停药。
你可能关注的问题
秋水仙碱饭前吃还是饭后吃
秋水仙碱可以饭前服用,也可以在饭后服用,一般不会影响药效。
秋水仙碱具有解热镇痛的作用,通常用于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急性发作,也可以用于预防痛风性关节炎的急性发作,建议患者根据服药频率在医师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治疗时间,一般是每1~2小时服用一次。
秋水仙碱服用后可能会出现腹痛、腹泻、肢端麻木、血小板减少、脱发、抽搐等不良反应。
本品禁用于对本品过敏者、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对骨髓增生低下,及肾和肝功能不全者。
注意事项:如发生呕吐、腹泻等反应, 应减小用量, 严重者应马上停药。骨髓造血功能不全, 严重心脏病、肾功能不全及胃肠道疾患者慎用。用药期间应定期检查血象及肝、肾功能。本品应从小剂量开始使用,如发生呕吐、腹泻等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就诊。
建议患者严格遵医嘱用药,切勿擅自用药,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用后必读
用药后如果出现恶心、肢体无力等不良反应症状,应及时向医生求助。此外,本品毒性较大,须格外注意避免发生药物过量。
起效时间
口服后本品可在胃肠道迅速吸收,服药后0.5~2小时血药浓度达到峰值,在此之前药物已经开始起效。
维持时间
90%的患者在服药24~48小时疼痛消失,疗效持续48~72小时。
不良反应
表现
胃肠系统异常:常见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及食欲不振,严重者可发生脱水、电解质紊乱,长期服用的患者,可出现出血性胃肠炎、吸收不良综合征。
肌肉、周围神经异常:近端肌无力、血清肌酸磷酸激酶增高、麻木、刺痛、无力。
骨髓系统异常:血小板减少、中性粒细胞下降、甚至发生再生障碍性贫血。
全身异常:可发生休克,出现少尿、血尿、抽搐、意识障碍。
生殖系统异常:痛经、闭经、精子减少或消失。
致畸:曾有文献报道,2例Down综合征婴儿的父亲均为因家族性地中海热而长期服用秋水仙碱史。
其他异常:脱发、皮疹、发热、肝损害。
处理方法
发生胃肠系统不良反应时,应清淡饮食,如果症状持续或出现加重,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抗胃酸药物、止泻药物等对症治疗。
肌肉、周围神经系统不良反应时,应立即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对症治疗、支持治疗。
发生血小板减少,中性粒细胞下降时,应立即告知医生,遵医嘱调整用药。
一旦发生休克,必须就地抢救,保持气道畅通,同时尽快送往医院,医生会使用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等进行治疗。
发生生殖系统不良反应时,应立即就医,在医生指导下遵医嘱调整药物用量。
秋水仙碱具有致畸性,服用本品的父母必须在停药数月后才可以怀孕。
发生皮疹时,应避免搔抓,在医师指导下进行抗过敏药;如果体温超过38.5℃,应及时就医。
药物漏用
如果漏服药物时间较短,请尽快补服,但如果快到下一次服药时间,请跳过此次漏服的剂量,直接于下一次服药时间服药。切记不可一次服用两倍剂量,以免引起毒性反应。
发现药物漏用后如果不确定是否需要补服,应及时向医生咨询。
药物过量
症状:药物过量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胃灼热、血尿、少尿、肌无力、谵妄、痉挛、休克、呼吸抑制、心功能衰竭等。有文献报道,秋水仙碱引起毒性反应的剂量存在个体差异性。
措施:如果不慎过量服药,应立即就医。
由医生进行催吐、洗胃等处理,以减少药物吸收,但需要注意的是秋水仙碱中毒尚无特效解毒剂,血液透析不能清除本品,同时注意保持呼吸道畅通。
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谵妄、痉挛等情况,应在医生的指导下给予止吐药、止泻药等进行对症治疗、支持治疗。
特别提示:秋水仙碱为细胞有丝分裂毒素,其毒性大,应格外注意药物过量。
药物停用
疗程结束后,临床症状消失,经医生评估不必继续使用后即可遵医嘱停用。
如果用药后感觉不适,请及时告知医生,医生会根据不良反应的轻重判断是否应停药或采取必要的措施。
注意事项
药物应避光、密封保存。此外,还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存放在儿童接触不到的地方,避免儿童误服。
服秋水仙碱可抑制细胞正常的有丝分裂,对胎儿有致畸作用。育龄期妇女或其配偶在开始治疗前3个月、治疗期间及停药后3个月内应采用有效的避孕措施。
服用本品期间,应定期检查血常规以及肝、肾功能。
尽量避免静脉注射和长期口服给药,即使在痛风发作期,也不能将静脉注射与口服途径并用。
你可能关注的问题
依托考昔和秋水仙碱能一起吃吗
依托考昔和秋水仙碱是治疗痛风的一线药物,可以一起吃,但需在医师的指导下使用。
依托考昔用于治疗原发性痛经、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以及骨关节炎急性期和慢性期的症状和体征等。本品的常见不良反应有恶心、消化不良等,临床上对本品过敏的患者、有活动性消化道溃疡者、充血性心衰患者等禁用本品。注意小剂量使用,缩短使用时间。
秋水仙碱用于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的预防和治疗,本品的不良反应有腹痛、腹泻、食欲不振等,骨髓增生低下的患者、肾肝功能不全者、对本品过敏者等禁用。注意使用期间有严重不良反应需立即停药,用药期间定期检查肝肾功能。
依托考昔可以和秋水仙碱同时用于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期的治疗,且二者的药物说明书并未指出这两种药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可以同时服用。
建议患者在医师的指导下合理用药物,若服药后出现明显不适请及时咨询医师。
喝酒能吃秋水仙碱片吗
喝酒不建议吃秋水仙碱片,因为喝酒后可能会加重药物不良反应、影响肝肾功能。
秋水仙碱片可以用于预防复发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也可以用于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部分患者用秋水仙碱片治疗后可能会呕吐、腹泻、腹痛、食欲不振等胃肠道不适,以及骨髓抑制、肌肉麻木或无力等不良反应。
而患者喝酒后可能酒精对胃黏膜产生刺激,容易引起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患者在饮酒后吃秋水仙碱片会加重用药后不良反应,因此患者在喝酒后一般不能吃秋水仙碱片。
此外,秋水仙碱片需要经过肠肝循环解毒,和肾脏排泄,患者喝酒会影响机体对秋水仙碱的解毒和排泄,所以患者喝酒后要避免吃秋水仙碱片,以免影响肝肾功能。
通常患者喝酒后是不能吃秋水仙碱片的,此外哺乳期和妊娠期的女性要禁用秋水仙碱片,有严重肾功能不全、心脏病、骨髓造血功能不全的患者要慎用秋水仙碱片。另外,患者在用秋水仙碱片期间需要定期检查肾功能、肝功能、血象。
四妙丸能和秋水仙碱一起吃吗
四妙丸和秋水仙碱可以遵医嘱一起服用的,建议间隔一定时间服用。
四妙丸是中成药,秋水仙碱是西药,二者在中药配伍上没有明确的禁忌,可以一起服用,但建议二者服药间隔1-2小时以上。
四妙丸具有清热利湿(去除体内的热邪和湿邪)的功效,主治湿热下注(湿邪和热邪侵犯肠道、膀胱、阴部、下肢等处)所致的痹病,具体症状可见症见足膝红肿,筋骨疼痛等。四妙丸不良反应及禁忌证尚不明确,孕妇慎服该药。
秋水仙碱主治痛风性关节炎的急性发作,也可以预防复发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急性发作。该药的不良反应胃肠道症状,肌肉、周围神经病变,骨髓抑制等多种表现,禁用于对骨髓增生低下及肾和肝功能不全者。
四妙丸和秋水仙碱在各自适应证范围内可以一起使用,但是一定要在医师指导下使用,并严格遵守医嘱用药,以免出现药物间作用。
参考文献
[1]
国家药典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0.
[2]
陈新谦,金有豫,汤光. 新编药物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3]
杨宝学,张兰. 实用临床药物学.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8.
[4]
秋水仙碱片说明书(国药准字H53021904、H53021798).
[5]
熊方武,余传隆,白秋江,等. 中国临床药物大辞典:化学药卷(2015年版).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
[6]
秋水仙碱.[2023-02-06](https://www.drugs.com/mtm/colchicine.html)
[7]
杨宝峰,陈建国. 药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8]
(英)S.C.斯威曼. 马丁代尔药物大典. 李大魁,金有豫,汤光, 等译.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4.
[9]
葛均波,徐永健,王辰. 内科学[M]. 9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10]
高尿酸血症相关疾病诊疗多学科共识专家组. 中国高尿酸血症相关疾病诊疗多学科专家共识. 中华内科杂志,2017,56(3):235-248.
最新修订时间:2023.12.06 11:43
小荷医典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Copyright©2022 xiaohe-jiankang.com 京ICP备19038866号-1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7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