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葵果
[lóng kuí guǒ]
又称:
伊乃不斯色来比、安古尔西法、亦拿卜撒刺必
功效:
调血解毒,清热止渴,收敛消肿
简介
具有调血解毒、清热止渴、收敛消肿的功效
炮制后可以入药,临床应用中常搭配其他中药一同使用
本药对膀胱有害
中药介绍
龙葵果取自茄科植物龙葵的干燥近成熟果实[1-2]
常搭配其他中药应用,用于治疗咽炎、胃炎、头痛等[1-2]
主要药性
味甘,性寒[3-4]
产地选材
主产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河北南部、安徽北部、浙江等地。
夏、秋季果实近成熟时采摘,晒干[2]
性状特征
呈类球形,皱缩。
表面黑褐色、橙红色或黄绿色,顶端有一圆形花柱残痕,下端有时带一细果柄,体轻易破碎,种子多数圆扁形,黄白色。气微,味酸微苦[2]
储存方法
储存在干燥容器内,密闭,放置在阴凉干燥处[2]
功效作用
治疗功效
调血解毒,清热止渴,收敛消肿[2]
主治病证
热性气管炎,咽炎,胃炎,肝炎。
外敷或外洗治疗头痛、脑膜炎、耳鼻眼疾;捣碎外敷胃脘部,可消肿止痛,治疗胃痛、胃胀;煎汁漱口治疗牙龈肿痛[2]
作用分析
调血解毒
龙葵果可以入血分,有调血解毒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咽喉肿痛等。
清热止渴
龙葵果性寒,有清热解渴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热邪引起的口渴、咽干等。
收敛消肿
龙葵果有收敛消肿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外科的痈肿疔毒等[2]
临床应用
咽喉肿痛
治疗咽喉肿痛,可以配伍土牛膝、筋骨草、大青叶等。
痈肿疔毒
治疗痈肿疔毒,可以单用本药的鲜品洗净后捣烂外敷,内用可以配伍地丁草、野菊花、蒲公英等。
咳嗽痰喘
治疗咳嗽痰喘等,可以用本药煎水后加入适量冰糖溶化服用[2-3]
现代研究
研究发现,龙葵果具有抑菌、镇静等药理作用[2]
使用方法
中药的剂量是药效发挥的基础。剂量不同,不仅疗效会不同,其毒性也存在差异[5]
中药材必须经过炮制才能用于配方和制剂,炮制方式不同,药效会存在差异[6]
龙葵果可单独使用,也可以和其他中药配伍使用,以下对部分常见内容进行举例介绍。
用法用量
龙葵果水煎服,成人每天的常规用量为6~10克。也可以和果汁、菊苣汁各半饮用,也可以浸酒用。
外用适量,可以煎水含漱或捣敷[2-3]
除消食药(应该在饭后及时服药)、镇静安神药(临睡前服用)等药物之外,一般药物无论饭前还是饭后服,服药与进食都应间隔1小时左右,以免影响药效的发挥与食物的消化[5]
炮制方法
取龙葵果,除去杂质,洗净后置蒸馏锅里,倒入一定量的水,小火蒸熟,取出,晒干[2,6]
制成中成药
龙葵果可单独使用或与其他中药配伍使用,目前较少应用于中成药中。
安全用药
安全用药须知 温馨提示
使用龙葵果时,需要关注特殊人群的用药须知。此外,龙葵果与一些药容易混淆,需加以鉴别。
该药对膀胱有害,需要遵医嘱服用,以确保临床疗效、安全用药,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特殊人群
儿童用药以及具体用量需咨询医生,并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用药禁忌
有龙葵果过敏史的人群,则禁止使用。
忌食辛辣、油腻、生冷、不易消化及特殊刺激性的食物等,以免影响药物的吸收,使药物的疗效降低,具体忌口请咨询医生[7]
不良反应
龙葵果对膀胱有害,矫正药为蜂蜜或砂糖,应遵医嘱正确服用[2]
鉴别用药
龙葵果与冬葵果
二者药物来源和功效均不相同。
龙葵果是茄科植物龙葵的干燥近成熟果实,冬葵果是锦葵科植物冬葵的干燥成熟果实。
龙葵果具有调血解毒、清热止渴、收敛消肿的功效,可以用来治疗咽炎、肝炎、胃炎、头痛、胃痛、胃胀、牙龈肿痛等。
冬葵果有清热利尿、消肿的功效,可用于水肿、口渴、尿路感染等[8]
参考文献
[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新疆中药维吾尔药饮片炮制规范[M]. 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2]
余传隆,黄正明,修成娟,等. 中国临床药物大辞典·中药饮片卷[M].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8.
[3]
南京中医药大学. 中药大辞典[M]. 2版.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4]
李经纬,余瀛鳌,蔡景峰,等. 中医大辞典[M]. 2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5]
钟赣生,杨柏灿. 中药学[M]. 5版.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21.
[6]
钟凌云. 中药炮制学[M]. 5版.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21.
[7]
施洪飞,方泓. 中医食疗学[M]. 2版.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21.
[8]
国家药典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M].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0.
最新修订时间:2023.01.31 17:23
小荷医典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Copyright©2022 xiaohe-jiankang.com 京ICP备19038866号-1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7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