颊间隙感染
科室:
口腔内科
概述
概述
颊间隙感染是指颊间隙急性化脓性感染。主要表现为下颌或上颌磨牙区前庭沟红肿、前庭沟变浅、面颊皮肤红肿、颊肌压痛等。
是否医保
就诊科室
口腔内科、口腔颌面外科
临床症状
发热、下颌或上颌磨牙区前庭沟红肿,前庭沟变浅、面颊皮肤红肿、颊肌压痛等。常伴发热。根据脓肿形成部位临床症状有一定差异,局限在皮下、黏膜下的脓肿,可表现为局部皮肤黏膜的红肿,疼痛;若脓肿波及颊脂垫,则炎症发展迅速,肿胀可波及整个颊部,表现为颊部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红肿疼痛。
危害
感染可波及整个颊部,并向相通间隙扩散,形成多间隙感染。
并发症
颌面部多间隙感染。
检查
血常规、局部穿刺检查、CT检查等。
诊断
根据病史,结合发热、皮肤黏膜的红肿等表现,结合检验、穿刺及影像学检查等进行诊断。
治疗原则
控制感染,手术切开引流,对症治疗。
治愈性
预后较好。
饮食建议
以清淡、富含维生素、易消化、软食为宜,避免坚硬、辛辣刺激性食物。
病因
病因
主要源于上、下颌磨牙及前磨牙的根尖感染或牙槽脓肿,亦可由颊部皮肤或黏膜损伤或溃疡、颊及颌上淋巴结的炎症扩散所致。
症状与诊断
典型症状
1.脓肿位于颊黏膜与颊肌之间,下颌或上颌磨牙区前庭沟红肿,前庭沟变浅呈隆起伏、触之剧痛、有波动感,面颊皮肤红肿相对较轻。2.脓肿位于皮肤与颊肌之间,特别是颊脂垫全部受累时,面颊皮肤红肿严重,皮肤肿胀发亮,颊肌压痛。
诊断依据
有下颌或上颌或下颌磨牙区前庭沟红肿、前庭沟变浅、面颊皮肤红肿、颊肌压痛等表现。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增加。局部穿刺可抽出脓液。
治疗
治疗方针
控制感染,手术切开引流,对症治疗。
药物治疗
全身使用抗生素抗感染治疗。
手术治疗
脓肿形成应及时手术切开引流。
其他治疗
待颌面部急性炎症消退后,应及时针对病因治疗。
预后情况
预后较好。
护理
日常护理
1.注意休息,避免剧烈活动,预防感染与炎症扩散。2.注意口腔卫生,积极治疗牙周疾病与口腔溃疡。
饮食调理
以清淡、富含维生素、易消化、软食为宜,避免坚硬、辛辣刺激性食物。
最新修订时间:2021.08.19 14:32
小荷医典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Copyright©2022 xiaohe-jiankang.com 京ICP备19038866号-1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7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