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表现为眼周疼痛、肿胀、复视、眼球活动受限、鼻部出血、面部麻木、眼眶凹陷等
通常是由外伤引起,如车祸、摔伤、击打等
轻度骨折可对症观察;有复视或大范围骨折的患者需进行眼眶重建
及早治疗,大多数可以恢复正常。个别可能出现眼球运动受限、视力下降等
定义
眼眶骨折指构成眼眶的颅颌面骨骼在外力作用下发生断裂或移位,通常是由外伤引起,如车祸、摔伤、击打等[1-3]。经常涉及眼球及相关结构的损伤。
眼眶为四边锥形的骨窝,由额骨、蝶骨、筛骨、腭骨、颧骨等7块骨构成。眼球及其附属器官都位于其中。
成人眶深为40~50mm,容积为25~28ml。眼眶有4个壁:上壁、下壁、内侧壁和外侧壁。眼眶上壁、下壁、内侧壁骨质较薄,较易受外力作用而发生骨折。
眼眶骨折会影响眼球及其附属器的正常解剖位置、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同时可造成眼眶凹陷、眶缘阶梯畸形、面部塌陷等眶周形貌的缺陷甚至损毁,产生严重的心理创伤。因此,及时的救治十分重要。
分类
根据损伤部位和程度的不同,可分为单纯性眼眶骨折(也称为眼眶爆裂性骨折)、非单纯性眼眶骨折(也称为眼眶非爆裂性骨折)。
单纯性眼眶骨折
单纯性眼眶骨折是指眼眶内壁和下壁发生骨折,但眼眶外壁无明显破裂,眶缘仍保持完整,又称为眼眶爆裂性骨折。
这类骨折多由外伤引起,例如钝性外力作用于眼眶周围,导致眼眶内壁骨折。
非单纯性眼眶骨折
非单纯性眼眶骨折是指眼眶骨折涉及到内壁、外壁或眼眶缘。
这类骨折跟单纯性眼眶骨折不同,其破坏程度和影响范围更大,可能损及眼眶周围组织。多由较严重的外伤如车祸、坠楼事件等引起[1-2]。
发病情况
眼眶骨折主要由外伤导致,在头部创伤中属于常见类型。单纯性眼眶骨折占面部骨折的4%~15%[3]。
据报道,眼眶骨折的主要病因是交通事故,其次是身体攻击、运动损伤和跌倒[5]。城市地区眼眶骨折的最常见原因是交通事故。
男性的眼眶骨折发生率相较女性较高,在一些地区,男女比例可达到3:1或4:1[4-6]。
病因
眼眶骨折主要由于外伤,如摔倒、交通事故、击打等引起。当外力作用于眼眶骨薄弱部位时,可能导致骨折和周围组织损伤。
致病原因
外伤
钝性外伤:如摔倒、击打,或被重物砸击等,可导致内外壁眼眶骨折[1-2]。
高速碎片撞击:外力能量集中作用于一个局部的小区域,如弹弓击打,导致眼眶骨折。
车祸:交通事故中的冲击力较大,可能导致眼眶内壁、外壁和周围骨折的更多损伤。
坠楼或高空坠物:这类事故由于长时间加速度,冲击力较大,可造成较严重的眼眶骨折。
工业事故或爆炸:肇事过程中产生较大的冲击力,导致非单纯性眼眶骨折。
高危因素
具有下列一项或多项危险因素者,发生眼眶骨折的风险较高:
从事对抗性运动:如格斗、摔跤、橄榄球、拳击等激烈运动[3-4]。
从事驾驶工作,或为机车运动爱好者。
发病机制
眼眶骨折的发生机制主要涉及外力作用于眼眶部位,导致骨折和周围组织损伤。以下是眼眶骨折发生机制的详解:
外力作用的方向和强度
当外力作用于眼眶区域时,可能导致骨折。外力的方向和强度决定了骨折的类型及损伤程度。如耐高强度的外力可能导致非单纯性眼眶骨折,而较低强度的外力可能引发单纯性眼眶骨折。
骨质薄弱的部位
眼眶骨结构特点使其在外力作用下容易发生骨折。骨质薄弱的部位,如筛骨、上颌骨骨突等,可能在外力作用下损伤。
眼球的减压作用
受到外力冲击时,眼球因其圆形和含水量高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可起到减轻冲击的作用。然而,过大的外力可能压缩眼球,使眼压突增,进而损及眼眶周围的骨结构[1-2]。
眼眶凹陷发生的机制
外力沿眶内软组织传递,使薄弱处的眼眶骨壁发生破裂,导致眼眶容积变大。
眶内软组织疝入到鼻窦,缺血,眶脂肪萎缩。
外伤或者手术导致眶周组织瘢痕增生,牵拉眼球移位[15-16],造成眼球内陷、眼球运动障碍等表现。
症状
眼眶骨折常引起眼周疼痛、肿胀、复视、眼球活动受限或鼻出血等症状,可能引起视神经损伤、感染等并发症。
主要症状
疼痛
眼周及额头部位出现疼痛,甚至在咀嚼、眨眼过程中疼痛加剧。
肿胀与淤血
眼眶周围组织肿胀、出现淤血,眼睑可能出现肿胀与青紫。
复视
双眼视物时,看东西出现重影(叠影、虚影),开车、下楼梯困难。
眼球凹陷或突出
早期因淤血水肿可导致眼球突出。
后期消肿后,因骨折后眼眶容积变大或眶内脂肪萎缩、疤痕牵拉等原因,导致眼球后退或内移,产生凹陷。
眼球活动受限
受伤后眼球活动困难,向某些方向转动受限。
鼻部出血
部分骨折会伴随鼻部出血现象。
头位偏移、斜颈
儿童眼眶骨折,因肌肉筋膜嵌顿,已出现严重复视,常常表现为头向左偏或右偏,还可出现斜颈。
并发症
视神经损伤
骨折部位压迫视神经,导致视力下降、视野缺损等。
感染
少见,骨折可能导致眼眶组织受损,细菌感染引发眼眶炎症[1-3]。
就医
出现眼眶淤血、疼痛,眼球凹陷等表现,应立即就诊于眼科、急诊科或耳鼻喉科。
您可以根据如下清单对症状、既往史、检查史进行回忆,以便准确快速回答医生问题,提高就诊效率。
就医科室
眼科
有外伤史,有眼部疼痛、肿胀、淤血(黑眼圈)、复视(叠影、虚影)、视力下降等症状时,建议及时到眼科就诊。
急诊科
如出现头面部皮肤裂伤或颅脑骨折、颅脑损伤,或严重视力下降,建议拨打120急救电话,或立即到急诊科就医。
耳鼻喉科
有外伤史,除了眼眶骨折,还伴有鼻骨骨折、鼻出血,以及眼眶骨折导致眼眶与鼻窦相通,影响鼻窦的通气和排液功能时,可能需要到耳鼻喉科进行评估和治疗。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建议家人或朋友陪同就医,避免自行驾车或骑行前往医院。
记录外伤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是否合并其他部位的损伤。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眼部或眼周是否感到疼痛?疼痛程度如何?
眼部是否出现肿胀、瘀斑?程度如何?
视力是否下降?有无复视、视野缺损等症状?
是否有眼球凹陷?
眼球是否能正常运动?是否有活动受限的感觉?
鼻部是否感到疼痛?有无流血?
是否有视力下降等其他表现?
何时受伤的?受伤当时的环境是怎样的?
受伤时在进行何种操作或活动?
致伤物是什么?如何致伤的?是否做过应急处理?
病史清单
以前是否有过类似的外伤经历?
是否从事对抗性运动、极限运动、机车驾驶等工作?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眼科检查:检查眼球运动、眼压、视力、视野等。
影像学检查:如眼眶CT、头颅CT、鼻窦CT检查、X线片等。
诊断
眼眶骨折的诊断主要依据病史、体格检查及影像学检查(如 X 线、CT检查),需要与其他眼部损伤、颅脑损伤及周围组织损伤等进行鉴别。
诊断依据
病史
有明确的外伤史,如车祸、摔倒、被打等。
临床表现
出现眼部疼痛、肿胀、淤血(黑眼圈)等症状。
有眼球运动受限,出现复视、视力下降等视觉问题。
有眼眶凹陷等表现。
眼科检查
病史询问及体格检查:医生首先会询问患者个人病史、外伤情况,并对患者进行眼部及周围组织的体格检查。这有助于医生了解受伤原因、时间和可能涉及的结构。
视力检查:评估患者的视力,了解视力受损程度以及受损结构,如角膜、晶状体和视网膜等。
眼压检查:评估患者眼压水平,了解是否出现眼压升高和可能的患有青光眼的风险。
裂隙灯检查:详细检查患者眼部结构(如结膜、角膜、前房、虹膜等),了解是否有损伤和炎症。
眼肌功能检查:评估患者受伤眼睛的眼球运动能力,了解眼肌及对应的脑神经功能状况。
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X线检查可以发现骨折部位及损伤情况。但对于眼眶周围的软组织损伤,X线检查不够灵敏,可能需要进一步进行CT检查。
CT检查:包括眼眶CT(三维成像)、头颅CT、鼻窦CT(三维成像)检查。主要征象早期为眶内软组织肿胀、出血,眶内积气,副鼻窦出血,眶壁骨折;后期表现为眶壁骨折、眶腔扩大、眼外肌移位、肌腹增粗、眼球内陷。
MRI检查:在部分情况下,如涉及到神经损伤,可能需要进一步进行MRI检查,更好地评估神经损伤情况。
其他检查
如有鼻部疼痛、出血等症状,可能会进行鼻部检查,以鉴别是单纯鼻部受伤还是眼眶骨折[1-3]。
鉴别诊断
眼部挫伤
相似点:均由外力导致,可出现眼部瘀斑、肿胀、疼痛。
不同点:眼部挫伤无明显的眼球运动受限、眼睑凹陷等情况,一般不伴有眼眶部位的骨折。影像学检查如头颅CT、X线片可鉴别骨折情况。
鼻骨骨折
相似点:均可出现鼻部疼痛、出血等症状。
不同点:鼻骨骨折通常与眼球运动不畅、视力下降等症状无关,但是眼眶骨折也可伴有鼻骨骨折,耳鼻喉科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可以鉴别骨折的位置和范围。
治疗
治疗目的:注意有无全身重要脏器的合并损伤,严重者以维持生命为基本原则,待生命体征平稳后再行眼科治疗[7]。
治疗原则:早期对症治疗,可进行眼眶重建,改善眼球外观及功能[12-14]。
一般治疗
适用于轻度骨折,无明显压迫性损伤、神经血管损伤及眼球移位的患者。患者需密切关注病情变化,如疼痛、视觉障碍等症状持续或加重,需及时就医[8]。
观察病情
对于轻度骨折,一定时间内可能无需特殊治疗。定期复诊观察病情发展,确保组织正常愈合。
需要注意的是,如怀疑或已确定有爆裂性骨折时,应禁止擤鼻。鼻腔的细菌或分泌物可经外伤的裂隙进入眶内,导致眶内感染或脓肿形成。
冷敷与消肿
在伤后24~48小时内,可使用冰袋冷敷眼部,以减轻肿胀、疼痛,缓解眼周淤血。
药物治疗
镇痛药
疼痛严重者,可根据医师建议使用止痛药物,缓解疼痛。常用药物有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
脱水药
眼眶压力较高者,可使用脱水剂。
抗感染药
如有感染风险,可能需要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常用的口服抗生素有阿奇霉素等。眼部可以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等药物。
手术治疗
适应证
适用于有复视或大范围骨折的患者;儿童青枝骨折的头位偏斜、斜颈应早期手术解除。
手术治疗的目的是修复骨性眼眶的容积;解除肌肉和筋膜组织嵌顿,改善眼球活动状况,改善或消除复视。
眼眶重建手术时机以伤后7~10天左右为宜[2]。
具体方法
骨折复位与固定
通过手术将骨折碎片解除或复位至正常位置,解除肌肉和筋膜组织嵌顿,使用钛钉、钛板等固定材料将骨折部位(眶缘)固定,保持稳定。
解压
如眼眶内壁骨折造成眼部神经血管受压,手术同时解除骨折片对神经的挤压。
眼眶重建
对骨折造成眼球凹陷患者,需要在手术中植入钛网等材料,重建眼眶结构,恢复眼球的正常位置[9-10]。
脂肪填充
目的:在眼球后、眼球周围填充自体脂肪,增加容量,改善眼部的凹陷畸形[12-14]。
手术时机
外伤后2~3月,眶周及眶内软组织变化趋于稳定,可行自体脂肪颗粒移植。
对于已行眶骨修复术的患者,同样需等待2~3月后,待出血水肿消退,再行脂肪注射[12-14]。
术后注意事项
术后可能需要佩戴眼部敷料,按医生要求定期复查、换药,预防感染。
在医生建议下进行眼球运动训练、注视训练等眼部康复训练,以促进眼球运动功能恢复。
根据伤情和医生建议进行面部肌肉功能锻炼。
你可能关注的问题
眼眶骨折复视需要做手术吗
眼眶骨折患者是否需要手术与患者病情有关,一般眼球凹陷、出现复视等,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眼眶骨折患者如果骨折区域附近的眼外肌受到损伤,甚至被骨折片卡住,可影响患者眼外肌的运动能力,可造成患者双眼不能同时转向同一个方向,从而引起复视。如果患者眼眶骨折严重,出现眼球内陷。这些情况下,患者可通过手术治疗,改善不适。
同时患者还要配合使用神经营养药物治疗,如口服甲钴胺片、胞磷胆碱钠胶囊等,改善不适。
建议眼眶骨折患者及时就诊,评估病情,遵医嘱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
眼眶骨折一年没有恢复怎么办
眼眶骨折一年没有恢复,考虑是发生了延迟愈合,可以考虑手术治疗,必要时,可以根据眼眶凹陷的情况行填充修复。
1.手术矫正:眼眶骨折患者一年没有恢复,需要尽快去医院做CT检查,如果发现软组织受伤或有眼外肌嵌的情况,通过手术治疗,如睑缘下切口入路眼眶修复术等。
2.填充修复:如果患者眼眶骨折手术治疗后,仍有眼眶凹陷等情况,严重影响美观,可以考虑手术填充修复,如注射胶原蛋白或植入软骨等,改善外观。
建议眼眶骨折的患者及时就诊,评估病情,遵医嘱进行治疗。
摔跤眼眶骨折怎么治疗
摔跤眼眶骨折后,可造成眶内组织肿胀出血、眼球内陷、眼球运动障碍等症状,可进行局部治疗、手术治疗等改善症状。
眼眶骨折,在早期症状轻微者眶内软组织有肿胀、出血、球结膜出血、水肿等症状,可进行局部冷敷,以减少出血及水肿,48小时后热敷,促血肿吸收,并禁止做擤鼻的动作,防止加重眶内积气;若眶内压力较高,可应用脱水剂如甘露醇治疗。
若眼眶骨折导致眼球内陷、运动受限或复视等情况,需及时手术治疗,还纳眶内软组织、填充材料修复眶壁,术后进行眼球运动训练。
摔跤后导致眼眶骨折应及时就医,进行检查如CT扫描后,确定治疗方案。
预后
眼眶骨折的预后情况取决于损伤程度、治疗效果及并发症。预后良好的患者可恢复正常视力和眼部功能,病情较重者可能导致视力下降、眼球移位和脑神经损伤等并发症。
治愈情况
眼眶骨折的预后因个体差异和骨折程度而异。
及时、正确地进行治疗,大多数患者可以恢复正常的眼睑形态和眼球功能。
然而在个别情况下,患者可能仍存在部分并发症,如眼球运动受限、视力下降等[1]。
预后因素
治愈概率与以下因素有关:
骨折程度:骨折程度较轻的患者预后较好。
治疗选择: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如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可以提高治愈概率。
治疗及时性:及时进行治疗有利于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预后。
危害性
眼眶骨折患者如果情况严重且未及时治疗,可能存在造成以下危害。
影响视力:眼眶骨折可能导致眼部组织(如角膜、晶状体、视网膜等)损伤,也可能伴随有脑神经损伤,如动眼动神经、视神经等,进而引起视力下降、视野障碍、眼球运动障碍等问题。
眼肌损伤:当眼肌组织或肌腱受损,可能导致眼球活动受限,影响眼部正常功能。
感染风险:眼眶骨折可能导致眼眶与鼻窦或颅腔相通,增加感染风险,严重时可能导致化脓性脑膜炎、脑脓肿等并发症。
功能障碍及疼痛:眼周组织受损,如眼肌受损,可能出现眼睑不能正常张闭、眼球转动困难等症状,患者会持续性疼痛,影响眼部功能。
外观改变:骨折导致眼球向后凹陷或向外突出,影响眼球在眼眶中的正常位置,损害外观和视觉功能;对于严重骨折,可能无法完全恢复眼部的正常外观,影响个人形象,还可导致自卑、抑郁等情绪。
日常
眼眶骨折患者日常应避免揉搓、碰撞受伤眼睛,尽量减少使劲咳嗽、擤鼻涕等可能加重病情的动作。
预防眼眶骨折,需注意遵守交通规则,进行运动和工作时需采取佩戴眼部、头部防护装备等措施。
日常管理
饮食管理
选择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瘦肉等,以提供身体所需的营养,利于伤口愈合。
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减少对伤口恢复的不良影响。
生活管理
遵医嘱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以防加重伤情。
尽量避免揉擦眼部,以免引起眼部感染。
尽量减少使劲咳嗽、擤鼻涕等可能加重病情的动作。
在医生建议下,适当戴墨镜或护目镜以保护眼部。
心理支持
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相信治疗效果和伤情恢复。
与家人、朋友进行沟通,寻求他们的支持与鼓励。
必要时可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帮助,以克服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
随诊复查
根据医生建议进行,一般在伤后1周、1个月、3个月等时间进行复查。对于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复查周期可能会更短。
复查项目主要包括眼科检查(如视力、视野、眼球运动等)和影像学检查(如头颅CT、X线片等),以评估伤口愈合、眼部功能恢复情况以及鉴别并发症。
预防
普通人群
遵守交通规则:驾驶汽车、骑自行车或摩托车时,确保遵守交通规则,戴安全帽以降低交通事故造成的伤害。
遵循安全措施:在从事工作、体育等活动时,确保遵循相应的安全措施,如佩戴防护眼镜和安全帽等。
注意平日环境安全:保持生活环境整洁,避免摔倒、撞伤等事故。
防止暴力冲突:尽量避免参与暴力冲突,减少因打斗等情况导致的面部伤害。
特殊人群
儿童
家长要密切监督儿童的玩耍活动,防止他们摔倒、撞伤等。
选择适当的安全设备,如在玩耍时佩戴护膝、护肘等。
运动员
在进行剧烈运动(如篮球、足球)时,佩戴相应的护具,如护目镜、安全帽等。
学习正确的运动技巧,保护自己免受伤害。
老年人
穿适合的鞋子,保持家庭环境整洁、无障碍,使用辅助性助行器具(如拐杖、助行架等),避免摔倒。
参考文献
[1]
杨培增,范先群. 眼科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2]
张志愿. 口腔颌面外科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20.
[3]
黄选兆,汪吉宝. 实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6.
[4]
刘洋,宁晋娜,常士平,等.264例眼眶骨折患者的临床和流行病学分析.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19,35(04):554-557.
[5]
原昊,赵素焱,周吉超,等.眼眶骨折与交通事故相关性分析.汽车与安全,2020,(01):84-90.
[6]
孙强,周游,郭澍,等. 非单纯性眼眶骨折的手术治疗.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20,36(03):294-297.
[7]
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眼外伤学组. 中国眼外伤急诊救治规范专家共识(2019年). 中华眼科杂志,2019,55(9):647-651.
[8]
CrozetA, Lebranchu P, Vabre B, et al. Management of orbital floor fractures inFrance: Results of a national online survey. J Stomatol Oral Maxillofac Surg.2023 Jun;124(3):101389.
[9]
SpinziaA, Renzetti P, Bongiorno A, et al. Orbital Floor Fractures Comparing DifferentKinds of Reconstruction: A Proposal for Restoration of Physiological Anatomy. JCraniofac Surg. 2021 Mar-Apr 01;32(2):e128-e134.
[10]
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外科专业委员会. 导航引导单侧眼眶骨折重建术技术流程及操作的专家共识.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19,54(7):440-444.
[11]
张沧霞,王义军,郑艳霞. 眼眶骨折急诊整复治疗的效果.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17,39(3):182-186.
[12]
Chen Hui, Zhang Qian, Qiu Qiu, Yang Zheng li. Autologous Fat Graft for the Treatment of Sighted Posttraumatic Enophthalmos and Sunken Upper Eyelid. Ophthal Plast Reconstr Surg. 2018;34(4):381-386.
[13]
Chen Hui, Wang Huan, Reply re: "Autologous Fat Graft (AFG) for the Treatment of Sighted Posttraumatic Enophthalmos and Sunken Upper Eyelid". Ophthal Plast Reconstr Surg. 2018;34(6):604-605.
[14]
邱秋,张茜,陈辉,自体脂肪移植治疗外伤性眼眶凹陷,中华眼外伤职业病杂志 2018,40(8),582-585.
[15]
Athanasiov PA, Prabhakaran VC, Selva D.Non-traumatic enophthalmos: a review.Acta Ophthalmol. 2008 Jun;86(4):356-64.
[16]
Grall P, Schlund M, De Massary M, Nicot R,Post-traumaticenophthalmos: Is it only about bone? J Stomatol Oral Maxillofac Surg. 2023 Sep;124(4):101435.
最新修订时间:2024.01.09 14:09
小荷医典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